首页 > 古典言情 > 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云清浅

第二百九十八章 北境

小说:

夺回享福命,炮灰长媳夫贤妻贵

作者:

云清浅

分类:

古典言情


遇有重大军政决策,尤其是涉及边境防务、军队调动或大型工程需军队配合时,李睿仍会习惯性地召杜仁绍入紫宸殿偏殿。

有时是正式的召见,有时就是正常的闲谈。

这一日,秋高气爽,李睿在处理完一批奏章后,揉了揉眉心,对常恩道:“去请杜卿来,朕想问问关于北境四镇冬季布防之事,听听他的见解。”

“老奴遵旨。”常恩应声而去。

不多时,杜仁绍身着紫色常服走入殿内。

“爱卿平身,看座。”李睿摆手,语气随意,“此处并无外人,不必拘礼。朕今日看了兵部呈上的北境冬防方案,总觉得还有些不够周全之处,想听听你的看法。”

内侍搬来绣墩,杜仁绍谢恩后,仅坐了半边,腰背挺直,态度恭敬而不卑微:“陛下垂询,臣必知无不言。只是此事乃兵部职司,臣冒昧建言,恐怕有越俎代庖之嫌。”

李睿笑道:“诶,杜卿过谦了。你久在边关,放眼满朝文武,论及军务,谁能出你之右?朕是信重你的才敢找你来说话。但说无妨。”

杜仁绍这才从容道:“谢陛下信任,兵部方案可行,然臣观去年至今年草原气候,降水偏少,今冬恐有白灾之虞。游牧部族若遇灾,南下寇边劫掠之势必然比往年更烈。”

“故而,冬防不仅要固守,更需要主动预警,加强游骑哨探范围,尤其注意几条容易被人忽略的河谷小道。粮秣、柴炭、防寒物资也需要比往年多备三成,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可密令边镇,若遇到小股流散牧民乞食,可视情况救济,彰显我朝仁德,或许可以消除部分边境条形。”

李睿听得连连点头:“嗯,此言甚善!尤其是主动预警与酌情抚恤这两点,兵部的方案确实不是很成熟,就按杜卿所言,让兵部去重新修订,务求周密。”

他感叹道,“杜卿每每总能思虑于朕之先,有卿在,朕心安矣。”

杜仁绍躬身道:“陛下谬赞,此乃臣的本分,且方案具体执行,仍需兵部及边镇将士用心,臣不敢居功。”

李睿看着他谨慎谦逊的样子,心中更是满意。

他又与杜仁绍聊了些军中将领的考评、军械更新等事,杜仁绍皆依据实情,分析利弊,提出中肯建议,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始终把握着合适的分寸。

谈话持续了近一个时辰,杜仁绍方告退离去。

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李睿对常恩叹道:“杜仁绍,真是个忠臣,有功不居,有权不揽,事事以国事为先,又能恪守臣节。朕得此良臣,实乃天佑大胤。”

常恩陪笑道:“陛下圣明,方能识得杜国公这样的国之栋梁,杜国公对陛下的忠心,那确实是日月可鉴。”

杜仁绍离宫回府,并未因皇帝的格外器重重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警醒。

他深知位高权重者,疑心更甚。

回到书房,他将今日与皇帝的奏对内容仔细回味了一遍,确认没有僭越或者给有心人留下把柄才安心。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依旧低调行事。

除了必要的公务,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意见,将更多表现机会留给了周正卿、孟岩等新兴官员。

这一日,杜仁绍正在枢密院值房处理公文,一个书吏送来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函,低声道:“国公爷,北面来的,加急。”

杜仁绍神色不变,接过信函,挥手让书吏退下。

他查看火漆无误后,拆开信件快速浏览。

信是驻扎在北境的心腹将领通过特殊渠道送来的,内容不是正式的军情奏报,里面有很多隐晦的词语和只有杜仁绍能看懂的标记。

信中提到,近期边境贸易中,出现了一些生面孔的商人,虽打着收购皮货的旗号,但言行举止不似寻常商贾,对关防驻军情况的关注有些太多了。

此外,草原上几个大部落近来往来频繁,虽然没有明确联合出兵的迹象,但情况有些微妙。

杜仁绍的眉头微微蹙起,沉吟片刻,将信纸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

眼下朝局初定,边境无大战事,仅凭这些捕风捉影的消息,并不足以惊动朝廷,甚至可能引起不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