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西域行商记 桃花女

17.第十七章

小说:

西域行商记

作者:

桃花女

分类:

古典言情

赵娘子被平淡的话语震撼到,瞬间双眼发光,整个人都精神焕发,声音陡然拔高了八度,“阿妹,你竟然会织丝绸?!”

这一声惊呼引得那些搬东西的妇人们纷纷侧目,都好奇地朝这边张望,涂妙真无奈地拉了拉她的衣袖,压低声音:“阿姊,小声点。”

“哦哦,不好意思!”赵娘子尴尬地笑了笑,依然两眼放光地盯着她,急切地追问:“阿妹刚才的话可当真?”

“我骗你做什么?”涂妙真好笑地说,可一想到目前的困境,眉宇间又萦绕起一抹愁绪,“只可惜,现在到处都买不到蚕丝,就算我有纺织的手艺,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赵娘子见她发愁,也收敛了刚才的兴奋劲,摸着下巴沉吟道:“我没听过敦煌有人养蚕,倒是张掖那边,有不少种桑养蚕的大户,其中规模最大的,当属何财主——诶,对了!何家在敦煌也开了间铺子,叫何记什么坊,娘子要不要去看看?”

“何记素绵坊。”涂妙真叹了口气,失落地说:“我昨天刚去过,店铺已经关四五天了。听说何家出事了,店家一时半会儿怕是回不来。”

“那可就麻烦了……”赵娘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跟着沉默下来。

两人并肩站在院中,愁眉不展,一时间都被这难题困住了。日头渐渐升高,毒辣的阳光晒得涂妙真后背发烫,她担心自己这具虚弱的身体经不住暴晒,正想开口告辞,赵娘子却突然兴奋起来:“等等!我想起来,我们社邑有个小娘子是从张掖嫁过来的,家里颇有些家资,人脉也广。说不定能托她联系上那些养蚕大户,现在生意难做,你主动上门买蚕茧,他们断没有拒绝的道理!”

涂妙真闻言大喜过望:“那什么时候能联系上她?”

“阿妹别着急。” 赵娘子露出胸有成竹的笑容,“我待会儿就登门拜访她,一定帮你问个准信。”

听她说要亲自跑一趟,涂妙真感激不已:“真是太麻烦阿姊了。”

赵娘子赶紧摆摆手,爽朗地笑道:“你要是真拿我当姊妹,就别说这种见外的话!阿妹若真能在敦煌开出第一家织坊,那可是咱们这儿开天辟地的头等大事!以后若是有合适的生意,别忘了提携你阿姊一把就行。”

涂妙真听出了她的言外之意,恰巧自己也正想找个靠谱的合伙人,当下便热情邀请道:“等什么以后呀!阿姊如果对丝绸生意感兴趣,不妨现在就入伙,我正愁身边没帮手呢!你也知道,我刚嫁过来,在这边无依无靠的,空有一身手艺,却连买蚕丝都找不到门路,开织坊是桩大事,还不知道有多少艰险在前面等着呢!若是能有阿姊在旁帮衬,那真是我的福气了!”

这一番推心置腹的话,说得赵娘子心花怒放,她这些年迎来送往,见过不少大世面,自然知晓这丝绸生意里的利润有多高。刚才她听涂娘子提起,就动了心,只不过她本就真心想帮涂娘子排忧解难,若是这时候贸然提出入伙,未免有“邀功请赏”之意,反而有损姊妹情谊。她与涂娘子相识虽短,但早已看出此女子绝非池中之物,是能成大事的人。

此刻听到涂娘子主动相邀,赵娘子喜不自胜地说:“阿妹说的哪里话!阿姊只不过是虚长你几岁,多认识些人罢了,真想办成事,那还得靠阿妹这身好手艺!蚕茧的事包在我身上了,一定给你办得妥妥当当!”

涂娘子听到这话,心里也是激荡不已。她穿越过来之后,简直是步步有难、处处该灾,头一次知道想做成一件事能这么难。古代不比现代社会,什么资讯都能在网上查到,在这里,想要找什么都要靠人脉,偏偏原主还是个飘零至此的外乡人,做什么都两眼一抹黑。如今有了赵娘子和金兰邑的人脉加持,她终于对开织坊这件事有了些底气。

俩人越聊越投机,只觉相见恨晚。院外天气炎热,赵娘子便邀请她到社邑堂小坐,边吃点心边细谈生意。涂妙真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把其中的风险与利害都摊开来,讲得明明白白。

赵娘子思维敏捷,很快就理清了脉络,总结道:“所以阿妹的意思是,先买些蚕茧织出一匹丝绸做样品,再去鸣沙县找胡商谈生意,等拿到定金,再用这笔钱置办织机、订购更多蚕茧?”

涂妙真拍手笑道:“正是如此!和明白人说话就是痛快!”

赵娘子沉吟着点头,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这确实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丝绸生意早被那些大人物垄断了,能做这种买卖的,哪个背后没人撑腰?如果不是中原的丝绸断货,就算织坊能开起来,也不会有订单落到我们手里。阿妹的顾虑,我都明白了,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赶紧织出样品,和那群胡商敲定这笔买卖!”

涂妙真听得连连点头,紧紧握住她的手,殷殷嘱托道:“织机很快就能打出来,这生意能不能成,就全看阿姊了!”

赵娘子素来雷厉风行,当即站起身:“放心吧!我现在就先安排好金兰邑的事,然后马上去找那位小娘子!”

“等等!”涂妙真赶紧喊住她,想把买蚕丝的钱给她,却想起钱袋子还在摩诃身上,只好道:“阿姊在这里等等我,我去取些钱来。”

“取钱做什么?” 赵娘子疑惑地问。

“自然是买蚕茧的钱。”涂妙真解释道,“钱袋子不在我身上,我得先回去拿。”

“阿妹又跟我见外!” 赵娘子假意嗔怒,“你阿姊虽说不上多富裕,但这点钱还是出得起的!既然我要入伙,那总不能空着手来,这笔钱就当是我的投名状。收了这笔钱,往后咱们就是一条船上的人了,做生意讲究同舟共济,你若是不收,就是看不起我!”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涂妙真自然没理由拒绝,况且赵娘子的家境比她好太多了,再推辞就显得惺惺作态了,只好笑着应下。

赵娘子迅速安排好金兰邑的事务,便急匆匆地出发了。涂妙真解决了压在心头的大事,心情豁然开朗,连炎热的天气都没那么令人烦躁了。

下午四点左右,裴容清风尘仆仆地赶回了妙法庵。这里是尼姑庵,碍于规矩,他不能进入后院,便在前院待客的房间坐下,托小尼姑念善去唤涂妙真。

此时涂妙真正在客房里和摩诃玩六博,就是一种两人进行的棋类游戏,双方先轮流掷博箸,根据掷出的结果决定行棋步数。

方桌上这些博箸、博局等器具,都是摩诃找赵娘子借的,涂妙真虽在古籍中见过记载,却是第一次亲身体验,在摩诃的耐心指点下,玩得不亦乐乎。

般若对这个兴趣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