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油灯的光芒稳定而明亮,映照着萧青鸾苍白而震动的脸庞。
房间里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她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瘫坐在椅中,脑海里反复回响着“利益共同体”和“民心”这两个词。
过去二十年所学的帝王权术,在这一刻被彻底碾碎,支离破碎的废墟之上,却又隐隐看到了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可能性。
良久,萧青鸾才从那巨大的震撼中缓缓回过神来。
她深吸一口气,像是要将这满屋子的、属于另一个世界的新鲜空气都吸入肺腑。
她再次起身,对着李澈,郑重地行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弟子之礼。
“先生之论,振聋发聩。青鸾受教。”
她的眼中闪烁着前所未有的光芒,像是溺水之人抓住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只是……青鸾还有一惑。”
她借着自己那“盐商之女”的身份,将话题顺理成章地延续下去,声音里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困惑与请教:“家父在世时,常与我叹息,说朝廷的法度虽好,但一到了地方,总被那些贪官污吏念歪了经,反而成了他们鱼肉百姓的工具。先生的条例再精妙,终究要靠人去执行。敢问先生,如何才能选拔出能真正为民着想,又能将先生之法贯彻到底的贤才呢?”
这个问题,直指统治的核心――吏治。
李澈赞许地点了点头。
他看着眼前这个女子,内心却掀起了波澜。
盐商之女?
这眼界,这格局,这直指问题核心的敏锐,怕是当朝宰相都未必有。
这丫头,越来越有意思了。
他决定继续陪她演下去,看看她葫芦里到底还藏着什么药。
“你问到根子上了。”李澈舒服地靠回椅背,再次进入了“李老师”的教学模式,“世人选官,无外乎看三样东西:家世、名声、文章。”
“可家世能作伪,名声能收买,文章写得花团锦簇,跟治理能力更是八竿子打不着。所以我这桃源县,选拔管理者,从来不看这些虚的。”
他端起茶杯,慢悠悠地吹了口气,才不紧不慢地说道:“我这里,只有一套标准,我称之为‘桃源考成法’。”
萧青鸾身体微微前倾,聚精会神,生怕漏掉一个字。
李澈伸出三根手指,在明亮的灯光下晃了晃。
“第一,公开招考。”
“无论你是谁,是农夫的儿子还是落魄的秀才,只要识字,会基本的算术,都可以报名参加考试。”
他顿了顿,看着萧青鸾那双因惊讶而微张的凤眸,继续道:“考试分两门。一门叫‘基础知识’,考的就是桃源条例和加减乘除,保证你能看懂规矩,会算账。”
“另一门,叫‘申论’。”
“申论?”萧青鸾完全没听过这个词,忍不住轻声问道。
“对,申论。”李澈笑了,觉得这个词对她来说确实超纲了。他用更通俗的方式解释道:“就是给你一个实际的难题,让你写一份解决方案出来。”
他随口就举了几个例子,信手拈来。
“比如,‘如何重新规划东街集市的摊位,才能既方便百姓交易,又不影响街道卫生和通行?请写出具体步骤。’”
“再比如,‘黑石矿场新来了一百名需要接受劳动改造的**,如何安排他们的食宿、日常管理和劳动任务,才能在防止他们**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矿石产量?请拟一份管理章程。’”
“我不要你引经据典,说什么‘子曰’‘诗云’,那些都没用。我只要最实在、最接地气、明天就能照着办的法子。”
萧青鸾的呼吸,几乎停滞了。
考……考如何摆摊,如何管犯人?
这……这简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
大景王朝的科举,考的是经义策论,是诗词歌赋,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宏大理论。
何曾将这等“俗务”搬上过考场?
可她又不得不承认,这些问题,才是治理地方最真实、最琐碎,也最关键的核心!
李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