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毒杀沈云阳的事很快就传开了,沈家宗亲只有沈大人这一支全部入狱,还有一部分认定沈夫人不会这么做,积极上奏替沈家求情。
“沈氏和沈云阳无冤无仇,为何要**?沈氏沉稳端庄,绝不会因为沈云阳三言两语的挑衅,下毒**,此事一旦败露,沈氏又该如何交代?”
“说得有理,沈氏犯不着跟个小丫头斤斤计较,为了出口恶气,连累整个沈家。”
沈家族人不信,纷纷上奏替沈家开脱。
一时间奏折堆积如山。
就连南和那边也是积极要个交代,答应了和亲,南和诚意给足了,却被人给谋害了。
南和使臣咄咄逼人。
前朝都吵开了锅。
凤栖宫乐晏却是不急不慌,看了一个多时辰书,红栀劝她别累坏了眼睛,这才放下,喝了水润润喉:“外头怎么样?”
“回皇后娘娘,吵的不可开交,沈家族人煽动了不少大庆旧臣上奏,要求给沈家一个公道,还有人私底下传,这事儿是有人背后主使的,谁占了便宜,谁就是主谋。”
红栀小心翼翼的回应,生怕乐晏一着急惊了胎。
乐晏坐了一上午也有些乏了,起身挪去了院子散散步,嘴角勾起;“还不急,再等等。”
沈家族人现在很慌,将沈家抄家了,下一个说不定就是沈家族人了,他们现在抱成团替沈家开脱,也在情理之中。
还有那些旧臣,被沈家族人煽动的。
一个个急不可耐地跳出来,也正好让乐晏一个个费尽心思地找了。
“皇后娘娘,这事儿会不会影响百姓?”红栀问。
乐晏摇头:“边关战事捷报不断,皇上接连攻下两座城,打得北燕节节败退,百姓只关心日子能不能安稳,可没闲工夫关心沈家究竟有没有下毒,这是两回事。”
不涉及百姓民生问题,都是小事。
更何况,沈家还是大庆的皇亲国戚,现在可是南牧,新臣没有一个敢替沈家说话的。
旧臣么,人人自危。
一个公主的死,还不至于让金陵城乱起来。
说起边关,红栀笑:“皇上现在恨不得马上就回来陪陪娘娘,娘娘替皇上解决了很大的麻烦。”
乐晏轻叹,她庆幸自己是盛家后人,母后给了她足够丰厚的陪嫁,撑起了国库。
否则,存粮的事哪有这么容易稳住。
七月
她的身子有些笨拙了,一只手扶在后腰抵着,听着有经验产婆的话在院子里来回走动。
沈家的事情还在持续发酵,被关押一个月的沈太妃染了重疾,在牢里日日嚷嚷着要见皇后一面。
乐晏大抵能猜出她要说什么,吩咐道:“老太妃最疼爱的便是两个孙儿和重孙,提出来,单独放在牢房,再找个大夫给老太妃瞧病,人别**。”
红栀应了。
才一日,提走了沈融和沈争后,沈老太妃果然就消停了,也不敢嚷嚷着见皇后了。
次日南和使臣抵达金陵城,一同来的还有冰棺封存地沈云阳。
京兆尹负责接待。
谁料南和使臣执意要入金陵城:“南和为了不辜负大庆皇帝临终所托,不惜耗费千金将七公主迎回,你们可倒好,竟谋害了七公主,辜负了我们南和的一片信任!”
一路走一路骂。
就差指名道姓,戳脊梁骨了。
倒是有不少百姓凑过来看热闹,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沈家族人也早早赶来。
“此事定是有误会,一定有误会,七公主是沈家之后,沈家怎会谋害她?”
一群人围着棺椁痛哭流涕。
嘴里嚷嚷着七公主死得冤,才九岁啊,就香消玉殒了。
“都说皇宫**不吐骨头,果然不假,一个九岁的孩子能懂什么,留下一命又能如何?”沈老族长扯着嗓子嚎,时不时还能挤出两滴眼泪。
南和使臣见状便问:“我们皇上也不相信是沈家做的,多此一举,必定是有人担心**公主会复仇,所以才会栽赃嫁祸。”
两边一唱一和的,恨不得将皇后两个字写在脸上了。
此时黎夫人走了过来,脸上露出冷笑:“当初南和求娶时,皇后娘娘第一个不同意,南和皇帝一把年纪了,还不知羞的强娶,是你们用外祖,托孤逼着皇后娘娘妥协的,至于聘礼,谁人不知皇后娘娘出嫁时,*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