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封疆悍卒 宿言辰

第104章,青州战祸

小说:

封疆悍卒

作者:

宿言辰

分类:

现代言情

大雨过后。

雨水浸透的土地泛着黑红的泥泞,像被血反复浇透后又晒干的破布。

秦知县——哦不,现在是秦同知,踩着黏稠的淤泥,满脸悲苦地往前走了几步。

几日前还冒着炊烟的村落,如今只剩焦黑的骨架。

几根未烧尽的房梁斜插在废墟里,雨水顺着焦木滴落,坑里积着暗红色的水,不知混了多少血。

尸体横七竖八地歪着。

有个妇人蜷在井台边,半边身子焦黑,另半边却苍白如纸。井绳断了,轱辘上缠着半截发辫,不知是她的,还是孩子的。

秦同知蹲下身,望向黝黑的深井。几具孩子的身体漂浮在下面,已经看不出模样。

随行的衙役中,已经有人干呕了起来。

那气味确实令人窒息。

雨后的空气本该清新,此刻却蒸腾着令人恶心的味道。那是焦糊的皮肉、沤烂的粮食、还有浸泡在雨水里慢慢膨胀的尸体,所有味道糅在一起,扯得人肠胃翻搅。

山坡上传来马蹄踏碎枯枝的声响。

三名骑士立在林边,为首者一袭青衫,在这脏乱的世界里干净得刺眼。秦同知眯起眼睛,看见那人正用毛笔在册子上勾画。

“知府大人从监察院请来的。”老衙役低声道,缺了门牙的嘴漏着风,“专司绘录战祸……”

“绘录战祸?”秦同知皱起眉头。

老衙役嘿嘿一笑,露出黄黑的牙根:“战祸越惨,朝廷银子拨的就越爽快。去年大旱,知府大人让灾民在城门口排着队饿死,监察院画了三日,最后拨下来三十万两赈灾银……”

秦同知沉默地点点头。

山风突然转向,送来断断续续的对话。

“……那边树上……”青衫人用笔杆指点着,“再多吊几具尸体……看着更凄惨些……”

秦同知的手猛地攥紧。

他看见两名随从翻身下马,走向村口那棵老槐树。树上已经吊着三具尸体,在风中轻轻摇晃。随从们从泥泞里拖起两具孩童的尸首,麻利地系上绳索。较小的那个孩子最多五六岁,脑袋软绵绵地耷拉着。

“大人……咱们该走了。”老衙役催促道。

秦同知抬手止住他的话。他的目光钉在那青衫人身上。

对方正专注地调整画本角度时而皱眉摇头时而满意颔首像个在斟酌画作的文人雅士。

“再往左挪半尺……”青衫人比划着“对就这样……”

孩童的尸体被风吹得转了个方向露出青紫的小脸。

秦同知闭上眼睛努力平复着心情。

“大人?”老衙役的声音有些焦急“知府大人该等急了。”

秦同知转过身表情恢复如初。

“走吧。”他语气平静道。

青衫人听见动静抬头看见个满身泥点的官员正带人离开。

他合上册子眉头皱起。

“那是谁?”他问道。

“新上任的秦同知。”身边的随从显然知晓秦同知的身份。

“就是张参将提到的那位秦知县?”

青衫人微微一愣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

“大人前方就是青州城了。”

马车碾过官道最后一道山梁老衙役的声音响起。

秦同知掀开车帘青灰色的城墙陡然撞进眼帘。

三年前他押解税银入城时只记得城楼上的戍旗猎猎作响。

如今以同知身份赴任才真正看清这座边塞雄城的全貌。

五丈高的城墙全用黑石垒就女墙齿堞间探出密密麻麻的**床铁戟;护城河引的是活水河面浮着带刺的铁蒺藜网;城门洞上方“镇山门”三个漆金大字已斑驳剥落。

“大人这就是镇山门。”老衙役指着城门上方的匾额

秦同知微微颔首。清平县的城墙不过两丈高城门是用厚木板包铁皮做的。而眼前这座边塞雄城光是瓮城就比清平县衙还要大上三倍。

马车在城门前停下。

秦同知取出吏部文书守门的把总仔细验看后突然恭敬起来:“原来是秦大人。张参将吩咐过您到了直接去府衙不必排队。”

秦同知心头一动。

他不过是个新上任的同知张参竟然特意关照。

想来是因为此前与张员外的关系……

目光扫过城门处发现寻常百姓入城都要解衣搜检而几个军汉却畅行无阻领头的还朝把总抛去一袋铜钱。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