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王夜袭,董知府下令紧闭城门,抗命不遵出城者,杀无赦。
赵十武到天明才得知消息,还是云州府城外货栈里设的暗桩,见云州城火光冲天,快马来报。
赵家军即刻出兵援救,可到了云州城下,守城兵将却拒绝开城门。
南北相对,北门激战惨烈,死伤无数,蛮王军投火箭,架云梯,发起数**势。
城内卓知州和同知大人率千余兵将,严防死守,浇火油,扔滚石,总算守到了天明。
可守城兵将死的死,残的残,只剩下不到一半,城墙下蛮王军,乌央乌央地看不到头。
那蛮王似乎也不着急,远远地扎营,策马遥望。
打前阵攻城的,都是被他俘虏的老百姓。
父母妻儿在后面,刀架在脖子上,不上前就杀。
哭声滔天,哪个做儿子做丈夫父亲的,能不往前冲?
刀山火海也得上啊。
卓知州听闻南门有赵家军援助,城门却不开,赶紧下了城墙,打马去求董知府。
董知府正催着家人收拾细软,准备从地道出逃呢。
听卓知州说要放赵家军进城,两眼一瞪,怒吼道:
“你怎知道,他不是趁人之危,又或许与那蛮王军私下勾结,要占了云州城?”
卓知州被气得仰倒,反身回到北城门,见蛮王手下已经不少攀上墙头,眼看守不住。
他一介文官,怒发冲冠,从地上倒毙的兵丁手里捡起**上前厮杀。
卓知州身边曹师爷也有些武艺在身,带着两个家丁护着他。
可惜攀上城墙的蛮王兵越来越彪悍,前面送死的都不过是老百姓炮灰。
等云州兵**得差不多了,再冲上来的才是蛮王嫡系。
多是土匪山贼,以及山民,个个强壮如蛮牛。
眼看不敌,曹师爷在卓知州耳边大喊:“主子,咱们得退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卓知州绝望地看了一眼城下百姓,城外蛮王军如蝗虫一般奔袭而来,他推了一把曹师爷,大喊道:
“我不能走,同知大人已死,知府潜逃,我若再弃城而去,蛮王将势如破竹,云州不保,百姓遭殃,你快去南门,让他们放赵家军进来,或许我还能留得一条性命!”
曹师爷再不敢耽误,几步下了城墙,抢了一匹战马,往南门疾驰而去。
南门守将是董知府嫡系,曹师爷打马上前,也不多话,只大喊一声:
“董知府已携家眷潜逃,北门已破,云州城不保,各位自行逃命去吧!”
守将还在迟疑,手下兵丁都扔了刀枪,纷纷逃窜。
守将哀叹一声罢罢罢,也不逃命,与曹师爷合力,将城门打开。
赵十武领着骑兵营,奔驰而入,听闻北门已破,他下令让老百姓立即回家中躲避,远离街巷,以免误伤。
骑兵直奔北门,蛮王军盘踞宣州深山,多是步兵,擅长肉搏赌狠,却少有擅骑者。
赵家军很快与进城蛮王兵丁杀到一处,**战马,来回奔驰,如入无人之境。
火弹营紧随骑兵营之后,悄悄地上了城门,将火弹投往城下,远处蛮王军营里也投了几枚。
火弹**威力四射,城外死伤一片,蛮王惊惧,很快就下了退兵令。
已经翻过城墙进城的,被赵家军关门打狗,死伤一半,剩下一半成了俘虏。
云州城暂时安全,可惜卓知州守城捐躯。
死前手里还握着**,仰躺在城墙之上,两眼怒睁,死不瞑目。
赵十武跪在他身旁,默哀片刻,伸手为他合上双眼。
又下令将尸首送回杨柳镇义庄,好生安葬。
另一位同知大人则安排家人将尸身带回去,董知府不见踪影,只余空无一人的知府衙门与府邸。
赵十武安排属下清理尸首,云州守城兵将好生发丧。
至于蛮王军死者,堆一起点火烧了,以免发生瘟疫。
一直忙碌到深夜,赵十武布置一番,在知府府邸找了间房随便睡下。
半夜果然又响起号角,蛮王不死心,趁夜再次袭击。
昨日那火弹赵十武没舍得多用,只投了数十枚便停手。
蛮王军从未有人见过这等武器,大概以为此物稀罕,断不能再有。
趁夜派出最厉害的几百兵将偷袭,想快刀斩乱麻,拿下赵家军主将,不战而胜。
可惜他低估了赵家军实力,强将手下无弱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