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掌门说得没错,幼儿丐门的核心成员中,这变态可是占了不少,他们有的像门主杨前志一样喜欢观看动物或者人类截肢的全过程,有的则不论男女,都有极强的歧视残疾人心理,常常对门徒们进行变相的区别对待,他们门徒中的不少幼儿或者残障人士,长期遭到不平等的待遇,或是人身权利没有得到保障,或是没有足够的粮食配比,总之,这群残障人士和幼儿的健康状况有些堪忧。
对此,井底一族的总舵台似乎从不过多管制,支系契约上写得很清楚,入了哪个门就终身属于哪个门的人,除非退出井底一族,不然门主们想怎么玩弄你,想怎么对待你,你都不得反抗。
不得不说,一个最最普通的人的生命消失,不管在何时何地,其实,连空气中的一丝涟漪都惊不起,更不可能惊动了总舵台。
或许,会换来一句:这人啊,总归是要死的,怎么死不是死。不这样死,难道他就会有更大的价值。
所以,只要不是太过分,只要没有牵涉到井上的人类世界,总舵台一般都不会过问。
不过,七大门的门主一般来讲都不会歧视门徒,谁都不愿意由于门主自己的原因而搞得全门退族,但是杨前志是个例外,幼儿丐门本是二十年前老门主用于接纳智力或身体有缺陷的流浪儿童间断性乞讨的门派,但当老门主去世后,杨老三因为长年保护流浪人群免遭人贩子倒卖有功,而被提拔为新任掌门。
杨前志上任后,一边在接纳最新流入六安市的流浪人口,一边在策划如何满足自己的变态欲望。他通过5年之久的大换血,将幼儿丐门的权力职位全换成了地底世界知名的变态来担任。因为他提前预见到了,如果自己的欲望真有一天得到了实现,那么终究会有价值观正常的人站出来反对他的做法。
但是,要怎么做到不停地歧视一个人而这个人也不会退族始终是困扰杨前志的一大难题。最终在前两年的时候,杨前志终于找到了能实现他变态欲望的对象。
儿童,尤其是走失、流浪的人口,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如果退出井底一族基本就等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资本。于是,杨前志将他的魔爪伸向了这些孩子们,以充分的生活保障为由,诱惑他们加入幼儿丐门。
太阳底下从来没有新鲜事儿,这个世界,总有阳光无法普照的地方,人人幸福的大同世界,或许有一天,会真正实现,但现在,却不会。
这群原本就是社会里的弱势和无人关注的群体,在这里受到区别对待后,其实大部分都知道结束这份歧视的方法,但是没有一个愿意退族的。因为他们也同样知道,退族就意味着失去生命保障,运气好的,会被送到就近的孤儿院,六安市所有的孤儿院都是临江集团开办的慈善机构,本来是作好事,可是,在昌武秦的运作下,却变了味儿。临江集团长期从这些慈善机构里挑选出一部分很会打架或者体质还过得去的小孩,有的拿来训练成打手,有的则被安排到临江集团各个工厂的最基层生产线去做廉价苦力。
在打手的训练和廉价苦力工作的期间,训练的残忍和苦力工作的条件艰苦,表面上看似给了这些人一个过生活的机会,但实际上,很多少年来,在残酷的压榨下,这些孩子死得死、伤得伤,而几乎所有流浪的孤儿都没有完整的身份证明,所以即使近年来临江集团害死了上百个少年都没有什么人知道,人们都以为,这些少年都是因病因伤或者其他合理的原因,而正常死亡的。
但是,对临江集团的作派,井底一族的少数掌门人则是知情人士,杨前志更是为了达到深度虐待幼儿门徒维持门派人数只增不减的目的,对此类事件的真相添油加醋地说给单纯的幼年门徒们听。
郑易这么有潜力的“天选之子”,杨前志都只是想来做“生死实险”,何况门下其他人员,除了能够填饱肚子,那真是一无是处了。
但人的生活就是这么悖论,填饱肚子,或许才是绝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而理想,往往都是那么高高在上,虚无缥缈。
杨得志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头子,歧视一个类群并加之以区别对待的态度,对他而言比截肢现场不知道要快活多少倍。
最奇葩的是,他还是这个类群的乞丐头子。
所以,在那些悲惨的门徒受到虐待后总会这么想:现在顶多是三餐不能吃好但能吃饭,再加上受点折磨,至少还有工作可做,有饭可吃,小命还在。但是如果退族被送到孤儿院的话,按临江集团的凶残,十之八九就是死,即使没有被送到那里,没有身份证明和足够的岁数,自己照样是死路一条。
这个世界的善意,并不能维持每一个孩子,从幼小长到成年足以养活自己。那种穿百家衣、吃百家饭长大的,不能说万中之一,但确实是千中之一的特殊案例。
现实的世界中,如果一个孩子,没有了父母亲人的庇护,绝大多数,没有成长起来,就会陨落了。
这样一来,只要杨前志不把这群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