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慈快被她狂得说不出话来了,但偏偏人家以一己之力将算上何柳幺在内的三十七个高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这种狂,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实力的正确认识?
这样的高手,叶慈在敬佩之余,不禁从心底里生出点好奇来。
——她到底是怎么长的,才能变得像如今一般这么强。
于是,叶慈问:“前辈,我看你用判官笔作武器,你是十方派的?”
夏欺英摇头:“我是弃徒。”
叶慈目瞪口呆,一是不知道十方派哪来这么多弃徒,二是……连夏前辈这种高手都要逐出门外,那十方派掌门究竟长没长眼睛?
夏欺英看出她的诧异,毫不在意地笑了一下,解释道:“没什么好惊讶的,那群臭男人,明明看不起女子,还非要赚个‘男女一视同仁’的美名,我看不惯,便自请退出了门派。”
她挑眉,见叶慈有力气问问题了,便当她的毒已经解得差不多了,于是抬手一抽,判官笔从青丝间滑落掌心,束好的发髻又重新散开。
“来,咱俩比试比试。”
夏欺英一手背在身后,一手用判官笔笔尖在虚空中轻点,看着仿佛方才挥毫泼墨完成一幅巨作的丹青圣手。那笔在她手中,不像杀器,反倒像个文器。
叶慈捡起千钧。
赵明予见状,虽然知道自己此时该阻止她,毕竟刚刚解完毒,身体恢复需要时间,不宜立刻动武,否则气血沸腾,反而容易加速未清毒素的蔓延。然而,他看着夏欺英的眼睛便知道,这两个人的眼神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两个都是武痴,就算他劝了也是白费口舌。
他这样想着,识相地为两人让开了地方。
叶慈刚起手,夏欺英便眼前一亮。
她的判官笔在手中转得飞快,一侧身,尖端戳中了叶慈腕骨。千钧剑正劈山断流般地当空劈下,被这个巧劲一敲,叶慈险些没站稳。
“劲走偏了。”不等她站正,笔杆已经顺势敲在她的肩井穴,酥麻感瞬间卸去七分力道,“你这剑法重意不重形,你且看这一招——”
她笔锋忽转,点向赵明予咽喉,“若对手攻你情郎要害,你当如何?”
叶慈顾不得为“情郎”二字感到羞赧,旋身回护的刹那,判官笔已抵住她后心:“愚!你当弃剑换掌,击膻中,踏中宫!”
说罢,她亲自为叶慈掩饰了一遍,掌风擦着赵明予耳畔掠过,十步外的青竹应声而断。
叶慈眼睛瞪得像小猫一样圆:“原来如此!”
二人的兴奋劲都上来了,夏欺英一抬下巴,问:“你这剑法可有名字?”
叶慈想了想,想起这剑法的起源,颇为不确定地道:“劈柴剑法?”
谁知夏欺英听了居然豪爽地大笑三声,喝道:“好!就叫劈柴剑法!”
她从怀中掏出盒胭脂,叶慈没来得及细想夏欺英这般看似不修边幅的人身上怎么会随身带着胭脂,便见她用笔尖蘸了朱砂,一抖,仿佛又要为她演示什么。
“看好了!”她在山壁画出九宫八卦,每处阵眼皆指叶慈招式破绽,“你那劈柴剑法的‘樵夫问路’接‘挑灯看剑’,中间缺了半步腾挪——”
胭脂随笔锋泼洒,她随口便替叶慈将剑招取了名字,偏偏取得还挺到位,叶慈一听便知道她说的是哪招。
她说罢,突然用笔杆挑起赵明予的静思剑,剑尖点在图示“乾”位:“此处换气,可省三成内力。”
叶慈听得如获至宝,二人一直边打边探讨到太阳都落山了。
夏欺英分出嘴来对赵明予吩咐了一句“这附近的兔子挺好吃”,赵明予得了暗示,去打了两只野兔,回来生好火时,她们还在继续。
暮色渐沉,夏欺英的攻势陡然凌厉。判官笔出招快得挥出千重影,招招直指叶慈箭伤未愈的左肩。
叶慈下意识躲闪,却越发左支右绌。
“你怕疼?”笔杆抽在她格挡的剑脊上,震得虎口渗血,“敌人的武器可不管这些!”
“以攻为守,以进为退,知道为什么习武之人最怕‘武痴’、‘武疯子’吗?”夏欺英的声音如雷贯耳,“因为他们无惧!”
“唯有无惧,才能无畏!”她喝道,“你若怕死,便会第一个死!”
叶慈闻言瞳孔骤缩,千钧剑突然脱手旋飞,身形如豹子般矮身突进——
因着这断尾求生、不要命的打法,夏欺英的判官笔第一次被逼退半步,她墨发沾着竹叶,抚掌大笑:“不错,这才是年轻小崽子该有的样子!”
赵明予眼见着她们终于停下来,见缝插针,终于有机会说出那句:“二位,比了一下午了,来吃饭吧?我等得花都谢了——”
“来了。”夏欺英倒是自来熟,重新将判官笔插入发中,走了过来。
叶慈跟在后面,随口开了个玩笑:“前辈,您这放武器的地方还真别致。”
夏女侠恣意地一笑:“小崽子,这你就不懂了,比武时,比亮剑更重要的,是藏刃。敌人不知道你的武器在哪,不知道你从哪出手、从哪起势,如此一来,不管遇上怎样的对手,占上风的,都会是你。”
叶慈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赵明予分给二人一人一只野兔子,夏欺英用牙撕下一块肉来,突然问:“小丫头,你用的是剑,使的却是刀法,从来只用单刃破敌,这是为何?”
叶慈一愣。
她从没想过这个问题,或者说,她连意识都从没意识到过,下意识看看自己的剑,又看看自己的手掌:“原来……我用的是这样的剑法吗?”
夏欺英见她茫然的眼神,解释道:“刀唯一刃,剑有二边。刀行的是截断众流之势,剑用的是随波逐浪之潮。你的武器虽然是剑,可你出剑时气势劈山断海,且仅用单刃破敌,这是刀的用法。”
“那我这是……”叶慈学武这段时日以来,喂的是百家招,行的是野路子,第一次被人如此系统地灌输这些武学知识,忽然对自己的路数有些不自信起来,“……用错了?”
夏欺英失笑:“怎会。”
“武学之道,本就是个人有个人的门路,有些宗师的路子,你想学,还学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