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穿为美艳遗孀,四个亡夫铺我青云路 水生染

37. 第 37 章

小说:

穿为美艳遗孀,四个亡夫铺我青云路

作者:

水生染

分类:

穿越架空

丁卯悄悄派人提前回来知会一声,启朝使者跟随航队回程,启使全程宝贝着一个锦盒,不许任何人触碰,里头疑似装着圣旨。

彼时,夏知霜正在聚贤庄和丁原对账,听到消息后,她直奔总督署。

她极少到总督署来,一来准有要紧事,傅杭看到她时,边行礼边道:“属下马上通知主君,夫人可到厢房歇……”

夏知霜打断他:“不必了,即刻带我去找夫君。”

傅杭猜到她定是有刻不容缓的急事,正了正脸色,火速引她到偏厅。

刘宁正在偏厅和幕僚议事,高淙近来蠢蠢欲动,大有和睢国结盟的架势,更有一同吞并中熙的野心。

若如此,他们观东不能眼睁睁地看高淙和睢国结盟,得想办法遏制高淙壮大。

虽说上次微生湘来时,观东和淇南议定了许多条盟约,但局势频频变动,他们不得不多想出几套预案。

幕僚之一吕麟提议:“我四郡论幅员、兵力和财力,比之高淙有过之无不及,还与睢国行商往来,观东与睢国的渊源,比高淙跟睢国的更深,何不先与之加深交好?”

另一幕僚张廷提醒道:“暂且不论睢国对观东如何作想,淇南那边的意愿不可忽视啊。”

淇南最不愿观东与别家结盟,观东若与别家结盟,观淇九地可能会分崩离析。而观东不与睢国结盟,把高淙推向睢国,那便是养虎为患。

近有虑,远有忧,观东的局势不容乐观。

刘宁摩挲着茶杯,看向鲁元:“军师有何见解?”

鲁元捻了捻胡须,正欲发言,就见夏知霜风风火火登堂了。

刘宁也看到了,讶然迎上去,眉心紧蹙:“出了何事?”

夏知霜道:“原不该打搅各位议事,只不过事发突然……”

她简明扼要说明原委,整个偏厅鸦雀无声。

刘宁揣度这圣旨中的内容,眉头一直打结,难得的显露出几分紧张。

一旦启使抵达里兴,观东四郡就不再由总督署说了算,他这个总督都要听朝廷的调令。

正常来说,刘氏一族为朝廷死守观东,且是在动荡不安的局势中,朝廷理该嘉奖刘氏一族,稳住观淇九地才是。

然而当今的祎坤帝昏庸无道,喜爱听信谗言,被无辜赐死的忠臣良将不知凡几。

偏偏刘氏并不“无辜”。

观东跟朝廷断联的这几十年,为了维持四郡的正常运转,也为了在乱世中自保,刘氏被迫代行了很多超越总督权限的事。

光是一个私自屯兵和调兵,就够刘氏掉几回脑袋的。

若皇帝想杀鸡儆猴,执意要追究刘氏的僭越罪行,那最好的结果是罢免刘宁,安插另一个傀儡坐上总督之位,最坏的结果是下令刘氏自灭,从底下的人挑一个提拔上来,以示天威和天恩。

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真到那个地步,刘宁若想保全刘氏一族的清誉,别无选择,唯自裁谢罪。

以刘氏一族在观东中的声望,皇帝清算刘氏之后,观东要乱了。

关于这些问题,其实早在海运解禁,瑜记的第一批航队出发后,他们幕僚就探讨过对策了。

但事到临头,难免会有所顾虑,是依照计划行事,还是随机应变,两种决策截然不同。

当下所有人看向刘宁,等待他下达指令。

刘宁不是坐以待毙之人,他只沉吟数息,转头对傅杭说:“尽快封锁消息,不可将此事透露出去半句。”

观东有很多别地的奸细,如今旨意不明,必须封锁启使到访的消息。

他再招呼杜川进来:“速去暗中护佑来使,务必保其周全。”

启使代表的是皇帝,他不能在观东出事,或者说,不能让任何人知道启使在观东出事,否则不管刘氏反不反,朝廷都要治罪。

傅杭和杜川领命离开。

夏知霜一直在旁围观他决策,思索他这样做的原因,不经意间撞上他沉沉的目光时,她忽然顿悟了他下达那两个命令的原因。

倘若皇帝嘉奖他,那观东暂时维持现状,万事大吉。

倘若昏君清算他,那么外人不会得知启使踏上过观东的土地。

丰瑛郡到睢国的海陆单程要走八日,每次航行,海员都有被大海吞噬的隐患,水土不服加上波涛巨浪,启使在途中折陨再正常不过。

什么,你说圣旨?

没听过,不知道,没见过,巨浪都把大活人给卷走了,随身物件怎么可能还好好存留着。

简而言之,只要消息封锁得当,到时死无对证,反正他们总督署说没见过启使就是没见过。

夏知霜放了一半的心,原本她还担心刘宁会为了保全家族声誉而向启朝妥协,若朝廷要他们死,那刘宁可能会带她赴死。

老实说,她并不愿意这么窝囊的死去,定会想方设法劝刘宁。

现在确认刘宁不是那等愚忠的人,她便没有这个顾虑了。

左右他们有兵有粮,若皇帝不仁,他们索性真的反了,最坏也是兵败一死,好过死在昏君的随口一言。

夫妇二人默然相顾,明了了彼此的决心,交换了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鲁元出言:“敢问夫人,航队何时到港?”

“只比信使慢两日,”夏知霜胸有成竹,保证道,“丁掌柜有七窍玲珑心,知道此事不能声张,航队知晓启使真实身份的人屈指可数。”

准确来说,仅有丁卯和信使知道内情,现在瑜记和刘氏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瑜记绝不会把这个消息泄露出去。

况且航队靠岸后,瑜记的人该怎样行事,她早已遣人去指示丁卯了,确保万无一失。

众幕僚闻她所言,稍有慰藉。

旁人散去后,刘宁握住她微凉的手,轻声问:“害怕吗?”

如果事不如意,她会一起担上谋逆的罪名,假如不幸身故,可能会遭人泼尽脏水,背负莫须有的罪名,她积攒的美名将烟消云散。

夏知霜抬头撞上他的目光,无所谓地灿笑:“你在我身边,我何惧之有。”

她根本就不在乎那些身外虚名。

刘宁观她明媚的笑颜,心中的阴霾散去些许,情绪跟着亮堂了不少。

瑜记航队这边,丁卯为了稳住启使等人,使出了浑身解数。

启朝的使者是六大内监之一的宦官袁修,他以便掩人耳目,只带了三个小太监同行。

丁卯说是为了保他安全,忽悠袁修隐藏身份,劝他闭门不出,对外称两人是老友——袁老友因战乱而滞留在睢国,此次是带上子孙三人,搭瑜记的顺风船回乡探亲的。

既是大掌柜的私交友人,那大掌柜总是陪友人窝在船舱中,整天叙旧,几乎不露面,也就不奇怪了。

袁公公对这个安排没什么意见,他也深知各地的势力有自己的盘算,多的是不乐意朝廷和观东续上联系的人,尤其是那些个称王的逆臣,最见不得朝廷来人,个个恨不得要他的小命。

所以尽管船上吃着不合口的膳食,晕船晕个七荤八素,他也不敢耍半点大太监的派头,就怕航队里有反王安插进来的细作,夜里溜进来给他抹了脖子。

终于熬到船队靠岸,袁公公抬头挺胸,心想海上已经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