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雍正年间的京都内城街市繁华热闹,游人时尚悠闲。中国有句老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所以在京城里最不缺少的就是饭庄和酒楼。因为居住在这里的人多,京城又是全国政治和文化的中心,高官云集,富商遍地,来往京城的客流量也相当大,人多了各种需求当然也就多。饮食行业不但是京城特有的一个大产业,同时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京味美食佳肴,还能让人们吃出当地的民风习俗,品味和了解京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柳泉居是一家在京城里很有名气的饭庄,它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历史相当久远。这里的菜肴被制作得十分精致,而且口味独特,食后叫人回味无穷,但是这里的烹饪制做工艺和流程一直都秘而不宣。柳泉居饭庄的看家招牌大菜有:干烧紫鲍、翡翠鸳鸯鱼翅、豆豉干烹大对虾等等。这家饭庄是品味美食,宴请家人和朋友的好去处。
一天晚饭后,王夫人和贾政坐在书房里边吃茶边说话。王夫人道:“我们搬来京城居住的时间也不算短了,但是咱们很少去外面的的饭庄里吃饭。都说这京味的地方菜肴甚是好吃,哪天我们进城去找一家像样的饭庄吃上一顿,也品尝一回这京城的特色菜到底是怎么样的。”
贾政说:“这个使得。前些日子我去袁大人的府上说话,他告诉我说,在京城的这些饭庄酒楼房中,顶数柳泉居饭庄的菜肴最好吃,口味也独特。等我们几时得了闲,一起去柳泉居饭庄瞧瞧,进一趟城里不易,必是要找一家有名气的饭庄吃顿饭才好呢。”
贾政一家人现在的日子过得比较清静,因为家里的人口不多,以前的那些族人和世交好友现在也不大走动,所以对外的应酬就少了很多,实际上贾政一家人现在更喜欢清清静静的过日子。毕竟是时过境迁,现在贾家在社会上也不得势,为人处事儿还是低调些的好。
早晨,王夫人用过了茶饭,她对小丫头荷香说道:“荷香,你去前屋把宝二奶奶找来,我有要紧的话儿要和她说。”
荷香笑着答应了一声:“我知道了,太太。”她说完便出去了。
这荷香姑娘今年只有十六岁,她皮肤细白,身材高窕,性格爽利,一双水杏眼左顾右盼,荷香走路的样子翩翩摇摇的。此时荷香身着蜜合色比肩褂,葱心绿的细纱长摆裙,她苗条的身姿越发显的飘逸了。荷香出了王夫人的上房内室,一径朝宝钗的屋里走来。荷香刚走到院子里,正巧遇上了贾环,荷香笑着问道:“大清早的,爷这是急急地往哪里去?”
贾环见荷香这般妩媚可人的样子,他的心里不由得一动,贾环拿眼睛上下不住地盯着荷香看,心里品度着:荷香这丫头近来出落得越发超逸了,她真是个天生的美人坯子。俗话讲得好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贾环思忖着,他身不由己地往前凑了凑,小声地对荷香说道:“我现在也没甚太要紧的事儿要办,你这急匆匆地是往哪里去?不如我们先在这里说会子话吧。”
荷香听了连忙回道:“不好,太太叫我去找宝二奶奶呢,她要和二奶奶说些要紧的话儿,太太还特意吩咐我要快去快回呢。如果我在这里拌住了脚,回去晚了,太太必得痛骂我一顿不可。”荷香一边说着,便急急地往前面去了。
荷香刚往前走了没有几步远,她又回过头来看了贾环一眼,这可真是美人一瞥百媚生。只这一瞧立马让贾环喜得有些六神无主和不知所措了,他站在那里想三想四的都有些挪不动脚步了。
贾环瞧着荷香那阿娜的身影,贪婪地嗅闻着她身后飘落的那一缕清香,贾环不由得想入非非。他站在那里楞了一小会儿才回过神来,贾环不见荷香回来,他只得悻悻而去。贾环边走边想:荷香可是太太屋里的小丫头,凡事都须仔细些才好呢,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不过自己如果能把荷香搞到手,这一辈子也就别无所求了。贾环慢腾腾地回到了自己的屋里,他躺在炕上不由得动起了小心思。
不多一会儿的工夫,宝钗和荷香一起来到上房,宝钗进了王夫人的屋里,向王夫人问好请安。王夫人道:“宝钗,且坐下说话吧。”
宝钗坐在炕沿一边的椅子上,用眼睛看着王夫人问道:“荷香刚才告诉我,说太太找我有要紧的事情?”
王夫人回道:“正是呢,我已得到了准信儿,说你母亲带着两个小丫头已经在路上了,再过些日子她们就要到京城了。这几天你赶紧抽时间叫人打扫出来一处空屋子,收拾得干净些才好呢,看着如果缺少什么日常使用的东西,也好提前预备着。别等她们一行人到了京城,一时缺这少那的不方便。”
宝钗道:“前一段时间我母亲叫人捎来口信说,她想来京城住些日子。没想到她们再过些日子就到了,我们这里还没一点准备呢。”
王夫人道:“叫人收拾出来个房子还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再说她们还要等些日子才能到京城呢,我们这边有充裕的时间做些事情。这一晃我和你母亲起码有两年多的时间没有见面了,咱们家在京城这边的亲戚也不多,妹妹来的正当时,我们在一起说个话儿,人多了还能热闹些。”
宝钗回道:“太太说的正是,这一阵子我也甚是惦念着她们。只是我现在带着个孩子,想去哪里都不方便。平时我还要教岩儿识些字,背诵几首古诗,学多学少都比不学强。这孩子的脑子也挺好用的,不管教他学什么东西,他都很快的记住了。”
王夫人听了笑道:“那就好,男孩子以后必是要走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最后入仕为官这条路的。所以岩哥儿的脑子好用比什么都强,以后他读好了书进了学,再做一个大官不但可以光宗耀祖,连我们大伙都跟着风光呢。”
宝钗笑道:“谁知道他是不是那个材料呢,但我平时是不敢太放任他的。”
王夫人道:“这就对了,小孩子是娇惯不得的。宝钗你可知道吗,直到现在老爷还时常埋怨我呢,他说宝玉是被我们从小贯坏了的,任由他整日混作乱闹,不务正事,还总是袒护他,小孩子不严格管教怎么行,娇儿就是害了他们。现在看来宝玉小的时候不肯用心读书,其后来的结果就是这样的,时至今日家里人还要替他操心。”
宝钗回道:“是太太说得这个理儿,小孩子是娇惯不得的。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吗。”
王夫人又说道:“老爷还说宝玉的这辈子都不会再有什么出息了。他现在已经把家族以后的希望都放在了贾岩的身上。老爷还对我说再过几天,他要叫岩哥儿去他的书房里背书呢。”
宝钗说:“老爷说这番话的意思也是恨铁不成钢,男孩子以后必是要成名立身的。但宝玉当初是含玉而生的,而且他从小的行为和举止就有些与众不同,有的时候他做事甚至还有些怪异,很多事情原本就是有因果定数的,实在是由不得旁人说了算。我们除了在心里替他着急,还能怎么样呢。”
王夫人道:“宝玉现在就是这么样了,我们也不去管他了。宝钗,以后你只管看紧了岩哥儿便好,你得了闲多教他识一些字,再背诵几首古诗和文章,也好提前预备着。说不准哪天老爷会叫岩哥儿过去给他背诵文章呢。”
宝钗说:“这个我知道了,太太也不必太过操心了。等过了年,我便打算把岩儿送到私塾里读书。”
王夫人说:“这个使得,老爷前些日子也有这个意思呢。”
宝钗道:“我这里一定会看紧了岩儿,太太只管放心吧。”
王夫人笑道:“等你母亲到了京城,咱们几个抽空一起去寺庙上个香,许个愿。京城这个地方大的很,我们多几个人作伴一起出去才好呢。”
宝钗说:“我记着这件事儿呢,到时候我会提前安排一下。”
王夫人问道:“宝钗,现在家里的日常开销怎么样?还能够应付得过去吗?我一直想着问问你这件事儿,总是给忘了。现在我的精神也短了,家里的事情总是懒怠过问,你平时就多操些心吧。”
宝钗回道:“总的来说还算好,咱们家在外城的那个当铺的收益还是稳定的,利钱虽然不多,但钱款都能按时到账。只是通州那边的几百亩典地的地租钱,现在还迟迟没有交过来。家里钱款的账面上还有不少余额呢,维持日常生活的开销应该是没有问题的,这个太太只管放心吧。”
王夫人道:“那就好,回头你打发阿福去通州那边催一催钱款。”
宝钗又小坐了一会儿,便起身一径回到了自己的房中。宝钗叫来了两个小丫头,一起去收拾那间空房子,并准备了一些铺盖和生活日用物品,只等着薛姨妈她们一行人到了京城后好使用。
闲言少叙,且说薛姨妈她们一行人在去京都的路上走得甚是匆忙,可谓是人疲马乏,她们只想着能早些抵达京城才好呢。薛姨妈离家时带上了两个小丫头在路上陪着她,个子高些的小丫头叫翠微,她长得甚是端庄秀气,性格沉稳乖巧,平时话语也不多;矮个子的叫小青,人长得很是喜性,削肩细腰,鸭蛋脸儿,俊眼修眉,生性活泼爱动。她们几人打算从金陵坐马车到镇江,然后再坐客船沿着京杭大运河一路北上,走水路先到通州,下船后再乘坐马车,便可以直接进入京都内城。
薛姨妈这一行三人早起从金陵出发,现在她们已经顺利地抵达了镇江,并在这里休息了一日。然后几个人将改乘客轮继续北上,等她们登上了客船的甲板后,才发现船上的乘客很多,由于她们订的座位是在散客船舱里,这里就显得更加拥挤不堪了。
又过了些时候,这艘老旧的叫《客满隆》的客船便慢慢地起航了。薛姨妈此行带了两个丫头,那个叫小青的丫鬟坐在船舱里看守着她们的行李,一步也不敢离开。另一个叫翠微的丫头则是陪在薛姨妈的左右,二人偶尔的也会到甲板上放放风,观看一下两岸的风景。到了傍晚,她们几个在船舱里随便地吃了些自带的点心。
谁知到了第二天的早晨,这艘老旧的客轮刚走了还不到几里地的路程,它便坏掉了。船老大只得把客船停靠在岸边,并去找人进行临时的维修。他告诉船上的乘客:“这艘客船的维修工作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你们可以待在船舱里,或是上岸找一家客栈临时住上一夜。我估计得等到次日的上午,我们的客船才能被修好,到时候大家再上船继续赶路。”
虽然船客们听了都纷纷抱怨,牢骚满腹,但是他们也毫无办法。幸好在京杭大运河的沿岸,分布着一些小客栈和酒馆。薛姨妈她们几个人走下船来,住进了附近的一家叫《阿薇客栈》的小旅店。这家客栈的老板娘是个地道的广东人,名字叫陈若薇,今年她能有四十几岁大。她对入住的房客服务得十分热情、周到。她先把薛姨妈她们一行人安顿好了,随后便过来和薛姨妈说些闲话,她笑着问道:“几位女客主这是要往哪里去?打算在我们的店里住上几天?”
薛姨妈回道:“我们这是要赶往京城去,专程去看我的女儿和外孙子。我们只能在这里住上一夜,等明日客船修好了,我们便要启程上路了。”
老板娘笑道:“这可真是趟远门呢。你们住进了我的店里,就像是到了自己的家里一样。如果有了什么事情需要我帮忙的,千万不要不好意思对我说。”
“薛姨妈点头微笑道:“那敢自好,我们难得出门一次,能遇到你们这样整洁的店铺,和像你这么热心肠的老板娘真的是难得呢。”
老板娘又道:“我们的客栈里为客人们准备了一些既简单又可口的饭菜。如果你们嫌着不合口,附近也有一两家小饭馆呢,而且他们的饭菜价格也不算贵。”
薛姨妈回道:“我们女人家成天家呆在家里是极少出门的,这次我们住进了这么称心的好客栈已经知足了。再说我们娘几个走得实在是累了,今儿哪里都不想去了,只想在你们这里随便地吃顿饭,便要赶早歇着了。”
老板娘笑道:“从这里去京城的一路上,沿岸的风景是极好的。这回你们几个可以大饱眼福了,我保你们在旅途中会开开心心的。”
薛姨妈听了笑道:“那敢自好,到时候我们一定会看仔细些的。”
大家又说了一会儿闲话后,薛姨妈便和两个小丫头去了客栈的饭堂里用餐。她们点了两盘小菜,和三份小笼屉蒸虾饺,外加两屉清蒸五味凤爪,薛姨妈自己又吃了两小盅黄酒。几个人边吃边说笑,显得十分开心。两个小丫鬟都是头次出远门,她们自然高兴的什么似的。小青笑道:“这个蒸虾饺甚是好吃,以前我还从没吃过这么好吃的呢。”
翠微回道:“因为平时你吃贯了家里的饭菜,已经觉得腻烦了。冷丁一出门就会觉得外边的东西好吃,因为换了个不同的口味。如果天天给你吃这个,你就不会觉得它多好吃了。”
薛姨妈笑道:“这个五味凤爪的味道确实好得很,而且它还是个下酒的好东西,只是吃着费事些,她们这些广东人很会做吃的呢。”
大家出门在外,也顾不上什么规矩礼节了,薛姨妈和她带来的两个丫头,在同一个餐桌上吃过了饭。随后大家净了手漱了口,小青又给薛姨妈递上了一钟茶来,薛姨妈喝了两口茶后说道:“再过几日我们赶到了京城,便会暂时住在二老爷的府上,他们那里人多口杂,而且府上的规矩也不少。你们两个以后做事情一定要勤快些才好呢,如果叫人家说了什么不是,大家都没意思。”
翠微笑道:“我们刚到了京城二老爷的府上,又是初来乍到的,哪里敢不尽心尽力的做事情呢。这个太太只管放心就是了。”
小青道:“我长得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去京城呢。这一回我倒是要看看皇上居住的地方到底是怎么样的。”
她们吃过了饭后,薛姨妈便由两个小丫头陪着,到外面散步和消遣。她们看了一看周围的风景,便回客栈里歇着了。这一晚上,她们几个自是睡了一个好觉。
第二天的上午,船老大已经找人修理好了客船。大家又重新回到客船上,等船客全部都到齐了,客船才徐徐地驶离了岸边。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旅途基本上是一帆风顺的,外面风和日丽,沿岸的风景如画,大家见了自是十分的开心。
几天过后,客船终于顺利地抵达了通州码头。一时间大家都忙了起来,下船的、接客的、招揽生意的,人们拥挤的不得了,船上船下顿时乱得一团糟。
薛姨妈和两个小丫头也拿着自己的行李,匆忙地走下船来。她们往前还没有走出几步远,就看见一个几岁大的小男孩穿了一件破旧的衣服站在路边,另有一个老婆子跪在一旁,她哭天抹泪的向过往的行人作揖想讨些钱花。薛姨妈走上前去问道:“你们这是怎么了?大白天在这里哭哭啼啼的,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儿了吗?”
那个老婆子回道:“我们的家乡发了洪涝水灾,家中没有一点吃的东西,我们娘俩只好出来讨一口饭吃。这孩子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了,求太太行个好吧。”
薛姨妈听了,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她看那孩子怪可怜见的,薛姨妈也没有说什么,她上前给了那老婆子几吊子钱。那老婆子接过了钱,口中不住地念叨着:“感谢大恩人,好人一定会长命百岁。”她说完,又跪在地上给薛姨妈磕了一个头。
和薛姨妈一起来的小丫头翠微又朝那个可怜的孩子摆了摆手,她们一行三人才出了通州船站码头。她们租用了一乘四轮大马车,一路直奔京城而来。那匹白色的高头快马不停地跑了些时候,一座漂亮的大都市便出现在她们的眼前了。高高的城门楼,宽敞笔直的街道,金碧辉煌的皇宫,道路两旁随处可见青砖瓦房的京式四合院。大街上的行人既时尚又悠闲自在,他们说话办事有条不紊,讲着地道纯正的京腔儿,轻声细语的还带着一点尾音儿,京城这边的人文景观看着自是和别处不同。
晌午天刚过,薛姨妈她们一行人就来到了贾俯的大门外。王夫人和宝钗听小丫头传过话来,说姨太太已经来到大门外了,她们便匆忙地起身接了出来。大家见了面,自是互至问候和寒暄了一番,随后她们一起来到大厅里,各自都归了座。大家相互问长问短说个不停,自家人到了一起总是有说不完的知心话。这时一个小丫鬟过来给大家递上了茶水。
王夫人笑着说道:“这两天我老是和宝钗叨念你们,也不知道你们走到哪里了。这不,说着说着妹妹就到了。”
薛姨妈笑道:“我们在路上也不想多耽搁时间,出门在外哪里都不如家里方便,心里只想着能快点到京城才好呢。”
宝钗在一旁说道:“太太昨日说了,等你们一到了京城,她要特意摆下一桌酒席给妈妈接风洗尘呢。”
王夫人道:“吃饭的事情不用着急,叫他们先歇两天。妹妹这一趟长途跋涉甚是辛苦,身子可吃得消?我现在一想着出远门心里头便打怵。”
薛姨妈笑答:“我感觉着还算好呢,我们妇道人家成天家待在家里,难得有个机会出门去瞧瞧外面的风景。我们出了这趟远门不但长了些见识,也开阔了眼界呢。身上觉着疲乏些,但心里喜欢。”随后,薛姨妈又讲述了几件她们在旅途中见到的新鲜事儿,大家听后纷纷大笑不止。
这时王夫人屋里的丫鬟银玲领着贾岩进来了,王夫人笑着对薛姨妈说道:“妹妹倒是瞧得仔细些,宝钗的这个儿子现在长得像谁?”
宝钗往前推着贾岩,并说道:“岩儿,过去向姥姥问好。叫姥姥仔细地瞧瞧,你长得到底像谁。”
贾岩应了一声,往前走了两小步,他站在薛姨妈的面前,小声地说了一句:“姥姥好,我们大伙都想你了。”
薛姨妈笑着伸手将贾岩拉到自己的身边,摸了摸他的头顶,又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说道:“好一个乖巧伶俐的孩子,你今年几岁大了?”
贾岩回道:“姥姥,我已经五岁了。”
薛姨妈侧过身来对王夫人笑道:“我看这孩子长得像宝玉,你瞧他那小脸蛋儿长得圆脸宽额的,和宝玉小的时候几乎没什么两样。我听说宝玉再过些日子要回来,这话可是靠谱的吗?”
宝钗回道:“应该是一准的,这是宝玉自己亲口说的,他现在是个出家人不会混说乱道的,只是我们现在还不知道他回来的准确日子。”随后宝钗把宝玉前些日子云游至京城,还特意回来认了家门的事情,告诉了薛姨妈。
薛姨妈听了立马笑道:“那敢自好,这一晃宝玉已经走了好几年,他现在应该回来了。家中上有老下有小的,他总是不着家怎么使得。宝玉不在家里,大伙的日子都过得不痛快。”
王夫人听了,叹了一口气说道:“一提起宝玉这个不争气的东西,便叫我心里觉着闷得慌。我为宝玉操了半辈子的心,只怪我的命苦也罢了。可是宝丫头和他成亲过了还不到一年的时间,他便不辞而别了,而且这一走就是好几年,谁都没有料到这小子会来这么一手。我是觉得宝玉这么做,着实是叫宝丫头受到了莫大的委屈,而且也对不住岩哥儿,我的心里头都在为她们感到不平呢。再过些日子宝玉果真能回来,以后在家里好好地过日子,大伙的心里才会觉得踏实呢。”
薛姨妈听后回道:“姐姐也不必太过烦恼了,现在我们好歹是有个盼头了。凡事都有个定数和前因后果,这是咱们自家人的事情现在也怨不得谁。事到如今,也算是苦尽甜来了。这几年虽然大伙的日子过得都不开心,但是只要宝玉能回来,这便是个团圆美满的好结局呢。”
王夫人又道:“妹妹来的正是时候,有件事情我们正好在一起商确一下。再过几日便是老爷的七十岁大寿,又是个整日子。我们原本的打算是在家里置办上几桌酒席,请大伙过来好好的乐一乐。这几天我已经和宝丫头合计了好几次,想着给老爷办一个像样些的生日酒席,但是宝丫头嫌弃家里的厨子不中用。正好妹妹也赶到了京城,不如我们在一起把这件事情定下来吧,也好早点预备着。”
薛姨妈道:“给老爷办寿辰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吗。在家里置办上几桌子酒席,叫大家过来开心地吃上一顿。再出去找个小戏班来,到家里给老爷唱上几出好戏听,大家好好的乐一乐不就得了,老爷见了必会喜欢的。”
宝钗在一旁说道:“事情并不像妈妈说的这么简单,我们厨房里的那两个厨子不太中用,她们平日里做的那些家常便饭,现在家里已经有人吃得腻烦了,就更别提叫她们置办酒席宴会的事了。我的意思是,不如大家一起进城去,找一家比较有名气的饭庄吃一顿酒席。这样既可以品尝一下地道的京城美味佳肴,也省去了很多麻烦事儿,岂不是更好。而且城里的戏园子也有好几个呢,那里高朋满座,精彩剧目轮番上演,喝彩之声不断,不但热闹更是喜庆呢。”
王夫人对薛姨妈说:“我觉得宝丫头才说的这个主意可行,只是不知道老爷是否愿意。自从我们搬来京城居住这几年,平时就很少去城里的饭馆吃饭,我老早就念叨着要进城品尝一下地道的京味菜呢。妹妹现在来的正当时,再过几日不如我们一起进城去,一是给老爷过七十岁大寿,二也顺带着给妹妹接风洗尘了,这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我看此事就这样说定了,等会儿我过去和老爷说一声,看看他是个什么主意。”
薛姨妈道:“京城这个地方这么大,那好些的饭馆哪里是容易找的。”
宝钗笑道:“这个妈妈只管放心,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