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寒门科举奋斗日常 栗银

35. 035

小说:

寒门科举奋斗日常

作者:

栗银

分类:

古典言情

沈仪从余家取芋头回来,谢峥听到动静,从东屋冒出个脑袋。

见满满一竹篮芋头,谢峥惊呆了:“这么多?”

沈仪无奈道:“我原本只要四五个,兰英婶子硬是塞给我,接下来几日咱家都得吃芋头了。”

好在芋头做法多样,蒸煮,清炒,或是丢进灶膛里烤,各有各的美味。

谢峥蹲下身,指尖轻戳芋头:“阿娘,我忽然想起芋头的一种新吃法,不如让我试一试?”

“满满亲自做?”沈仪略显迟疑。

谢峥完全不给她反对的机会,蹬蹬跑进灶房,故意卖关子:“阿娘阿娘,您捡几个个头大还漂亮的,今晚我亲自下厨,请您和阿爹吃大餐!”

大餐=螺蛳粉/火鸡面+炸串+小甜水!

可惜条件有限,家里连糖都没有,只能做个低配版小甜水。

沈仪见谢峥正在兴头上,也不泼冷水:“那阿娘给你打下手。”

“好嘞!”

芋圆的制作方法很简单。

芋头蒸熟后捣烂,加入木薯淀粉,搓成条状投入沸水,烧至浮起即可。

大周朝并无木薯,好在福乐村依山傍水,每逢夏日,河中生出许多莲藕,引得村民争相采摘,或清炒凉拌,或将其制成藕粉。

沈仪素来手巧,去年也做了些藕粉,保存在陶罐里,谢峥便取来,用它替代木薯淀粉。

搓芋圆的功夫,谢峥让沈仪煮一锅红豆汤。

待芋圆煮熟,过凉水后切成小段,谢峥将其放入盛有红豆汤的碗中,放到沈仪面前。

谢峥忙得有些热,仗着在自个儿家,敞开衣襟散热,而后捏着嗓子,抬手示意:“阿娘,请用餐。”

沈仪被她搞怪的语气逗笑,柔声应着,捏起汤匙浅尝一口。

红豆汤熬煮得软糯出沙,透出红豆本身的香甜。

芋圆顺滑且有嚼劲。

二者混合,构成一种颇为新奇的口感。

沈仪忍不住多尝几口,只听得“叮”一声响,汤匙触及碗底,她才惊觉一整碗汤全都下肚了。

谢峥捧着脸,笑眯眯坐在沈仪对面:“怎么样?好吃吗?”

沈仪有些赧然,轻咳一声:“好吃。”

谢峥眉开眼笑,倾身道:“阿娘,您觉得如果摆摊卖这个,能挣到钱吗?”

沈仪怔了下,回味口感:“大钱挣不到,小钱可以。”

民以食为天,只要味道好,卖相佳,总会有大批食客为此买账。

“好极了!”谢峥一拍桌,侃侃而谈,“阿娘,待我考入书院,您可以试着在书院门口摆摊,卖这种小甜水。”

“除了小甜水,您还可以卖煎饼、饭团之类简便快捷的小食。”

“书院内富家子弟甚多,阿娘的厨艺又这样好,想来比卖豆酱卖笋酱更挣钱。”谢峥忽然想到一点,挠挠头,小声道,“只是可能比现在更辛苦一些。”

“做饭而已,算不得辛苦。”沈仪回想起书院不远处成片的摊位,很是心动,“满满你说的这个煎饼和饭团......”

谢峥简单说了它们的做法,又道:“煎饼可以用杂粮面粉,低廉又健康,饭团可以用白米和糙米,端看食客如何选择。”

沈仪放下汤匙,若无其事道:“满满说得这般头头是道,可是在哪里见过或吃过?”

谢峥面不改色甩锅:“夫子家中有许多书,准我随意翻阅,我从书中所见,并未吃过。”

沈仪心下一松,扬唇笑道:“原来如此,不过就算真的去摆摊了,豆酱也能继续做,顺手的事儿。”

谢峥尊重沈仪的决定,自个儿也美美吃上一碗,捧着圆滚滚的肚皮走两圈消消食,回东屋继续练字帖。

沈仪在后边儿吆喝:“把衣服穿好,天还冷着,莫要着凉了。”

“知道啦,这就穿上!”

......

傍晚时分,谢义年乘船归家。

进了门,先洗手擦脸,将自个儿收拾干净。

沈仪盛一碗小甜水:“这是满满用芋头做的,你尝尝。”

“满满做的?那我可得好好尝尝!”谢义年大马金刀坐下,浅尝一口,眼前顿时一亮,“好吃!”

沈仪将抹布洗净,挂在灶台下的细绳上,同谢义年说起摆摊的事儿。

“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虽说早起贪黑辛苦了些,可我正年轻,有一把子力气,现在不挣钱,难道等七老八十,不能动弹了再去?”

“在书院门口摆摊,离满满近些,我也放心。”沈仪手肘戳谢义年,“年哥,你觉得怎么样?”

谢义年捧着碗,吨吨几口喝光,一抹嘴说道:“我觉得行,不过咱家没有芋头,如果真要卖这个,一开始得跟村里人买,煎饼饭团倒是问题不大。”

沈仪应是:“买芋头花不了几个钱,我打算二月里种些芋头,即便摆摊不成,自家也能吃,我看满满很喜欢吃这个芋圆。”

谢义年素来支持自家娘子的决定,当即拍板道:“满满二月底考书院,这期间我们可以先准备起来。”

定制推车,准备食材,顺便练练手。

摆摊卖小食听起来简单,实则最考验熟练程度。

“我也得练起来,若是生意不错,便停了码头那边的活儿,我们俩一块儿摆摊,娘子你也能轻松些。”

沈仪正有这个打算,爽快应好。

“不过娘子。”谢义年捧高碗,眼巴巴地瞧着,“好喝,还想喝。”

沈仪嗔他一眼,这语气,倒像是她又养了一个儿子。

“等着,我去给你盛。”

“嘿嘿,娘子你真好。”

沈仪回首,谢义年笑着看她,眼里的温柔一如多年前,从未变过。

沈仪眼神放柔,一颗心都被填满,安定而满足。

-

真是怕什么来什么。

翌日,谢峥在公鸡打鸣声中醒来,发现自个儿头昏脑涨的,喉咙里仿佛有火在烧,鼻子也喘不过气。

“呀!满满的脸怎么这样红?”

沈仪见时辰到了,谢峥却迟迟未起,便来东屋瞧瞧。

发现谢峥满脸通红,心里一咯噔,再上手摸一把,烫得灼手。

谢峥烧得晕乎乎,眼睛也湿漉漉,直勾勾盯着沈仪:“阿娘?”

沈仪欸了一声,将谢峥塞进被窝,掖好被角,着急忙慌地去黑岩村请朱大夫。

朱大夫来了,一诊脉便说是受了风寒:“她身子本就虚,出了汗又见风,寒气入体,自然就病了。”

又是扎针又是灌药,一套流程下来,谢峥浑身软得跟面条似的,迷迷糊糊睡过去,还欢快地打起了小呼噜。

此后三日,沈仪向余夫子告了假,谢峥一直都在炕上度过。

朱大夫给她开了三副药,一日三次,连喝三日。

第九碗苦药下肚,谢峥捏着鼻子,瓮声瓮气,一脸我终于解脱了的表情:“阿娘你闻闻,我是不是已经被这药腌出苦味儿了?”

沈仪嗔她一眼,见谢峥好不容易养出来的一点肉都没了,禁不住心软:“莫要胡说,下次可要穿好衣服,生病了可遭罪,阿娘见了也心疼。”

谢峥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乖巧表示:“阿娘我知道错啦,以后一定注意保暖,绝不让阿爹阿娘再为我操心了。”

最开始她烧得不省人事,一直都是沈仪在照顾她。

后来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