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厅长不再绕弯子,开门见山。
“姜芷同志,你的暖棚技术,意义非同凡响。”
“如果能在全省推广,解决的是千万百姓冬季吃菜难的大问题,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他语气一顿,看似诚恳,实则带着重压。
“所以,省里研究决定,希望你能把这项技术贡献出来。”
“当然,组织不会亏待你。省城户口,农科院专家岗,我们都可以为你争取。你看如何?”
这条件砸下来,陈支书和赵大山眼珠子都红了。
省城户口!
铁饭碗!
专家待遇!
这是祖坟冒青烟的好事!
赵大山急得直给姜芷使眼色,那眼皮都快抽筋了。
然而,姜芷站在那里,身上沾着泥土气息,眼神比棚外的积雪还要清冷。
她连京城的户口都不在乎,何况省城?
姜芷脸上连一丝激动都懒得伪装。
“王厅长,感谢组织的看重。”
“但是,恐怕要让您失望了。”
什么?
王厅长脸上的笑容瞬间消失,眼神变得锐利。
陈支书和赵大山的心跳都停了半拍。
“我不能接受您的提议。”姜芷重复了一遍。
“理由。”王厅长声音冷了下去,“姜芷同志,这关乎国家建设,个人情绪和保留思想,是要不得的。”
一顶大帽子,就这么扣了下来。
棚里的气氛瞬间沉了下来。
姜芷像是没感觉到那股压力,她直视着王厅长。
“王厅长误会了。”
“我不是有保留思想,而是这项技术,根本不具备推广的条件。”
她这话说得太绝对,王厅长身后的农科专家刘老立刻皱眉:“小同志,话不要说得这么满,有什么困难,我们可以一起克服嘛。”
“克服不了。”
姜芷摇头,伸出一根手指:“首先,是‘天时’不可控。”
她指了指脚下的黑土。
“这片地,叫‘鬼见愁’,是方圆十里阴气最重的乱葬岗。"
”我用的,是以阴养阳、以毒攻毒的法子,才把它变成如今的沃土。这套方法,换个地方,
就是废纸一张。您能在全省找出第二块‘鬼见愁’吗?”
王厅长和刘专家同时一愣。
他们只看到了结果哪里想过这土里还有这等邪门的道道。
姜芷又伸出第二根手指。
“其次是‘地利’不可控。”
她又指了指棚顶的塑料布和地上的火龙。
“这塑料布是县里王医生托了天大的人情才弄来的稀罕物金贵得很。”
“这火龙烧的也不是寻常柴火而是几种特殊木料配比火性温而不燥。需要专人昼夜不停地盯着
她看着王厅长问了一个最实际的问题。
“这成本谁来出?这人力谁来供?全省推广您算过这笔账吗?”
王厅长彻底说不出话了。
他身后的秘书额头已经见了汗。
“最关键的”姜芷伸出第三根手指语气更冷“是‘人和’不可控。”
“暖棚里种的不是大白菜是药。”
“不同的药习性天差地别。藏红花喜阴湿能在这里长好。如果换成喜阳的药材所有东西都得推倒重来。”
她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最后停在刘专家身上。
“这背后需要的是对药理、土、肥、水、火的精深理解是日积月累的经验而不是一本操作手册。”
“刘专家”她点名道“我请问您您有把握单凭一本手册就种活这一棚金贵的药苗吗?”
刘专家老脸涨得通红张了张嘴一个字都吐不出来。
他没有。
他连这土里的门道都看不透谈何种活?
姜芷的三问如三记重锤把王厅长一行人砸得晕头转向。
“所以”姜芷做出总结“我不是不想为国家做贡献而是我的精力实在有限。我是一个医生不是一个农学家。”
“我的本职是治病救人而不是种地。让我负责全省的农业技术推广我做不到也没这个能力。”
她这番话说得坦坦荡荡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
我就是一个医生搞出这个暖棚是为了我们村。
你们想推广那是你们农业部门的责任别想把担子甩
到我头上。
王厅长脸上青一阵白一阵,他想发火,却发现自己像个外行一样可笑。
他想利诱,可人家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一时间,气氛有些僵持。
陈支书和赵大山急得手心全是汗,大气都不敢喘。
生怕姜芷把省里的领导给得罪了。
就在这僵局中,王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