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枕月听云

42. 第 42 章

小说:

在北宋给苏轼当儿子

作者:

枕月听云

分类:

古典言情

从立春到入秋,狄云在苏家住了半年有余。

苏过已经十分习惯每天和狄云一起学习,玩耍,品尝各种好吃的。

这种陪伴和苏二哥的陪伴很不一样。

苏迨是个很好的哥哥,对苏过异常照顾,苏过做任何吃的都会捧场大肆夸赞(当然也的确很好吃),苏过想做任何事,他都会陪苏过去做,再鼓励夸奖,真真切切把他当作需要照顾的幼弟,虽然他们之间只相差两岁。

但狄云很不一样,不喜欢的食物和口味会一板一眼指出,不想做的事情直接拒绝,跟苏过聊天会充分发表自己的想法。这种相处,让苏过觉得,有一个真正同龄的朋友。虽然他也知道,很多时候,狄云让他有些看不透,而且肯定保留着一些秘密。

比如这么久,为什么他的家人还没有来接他,毕竟狄咏和清河郡主应该不是那等敷衍薄情的父母。

他们一起经历了挺多事情,就当苏过以为这样的日子会持续下去时,狄云竟然来道别了。

“我要回去了。”狄云看着苏过。

苏过有一些不知所措,“可是你的家人都还没有来接你呀。”

“早就来了,只是我没让他们露面而已。”狄云抛下一个让人惊讶的回答。

原来上次端午节,在小巷里跟狄云说话的两个人就是狄家派来接他的人,但狄云不肯回去,于是两人一直待在黄州,等狄云态度软化。

苏过正觉有些疑惑,狄云却又抛出一个重磅,“我其实不是南下探亲,而是离家出走。”

苏过惊讶的不知说什么好,难怪他们怎么找都没有找到狄云描述模样的家仆,老苏甚至连城门守卫都去询问过,原来根本没有这个家仆。之前也曾质疑过,但毕竟狄云只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汴京距离黄州近千里,他们怎么也无法想象一个小孩可以独自走这么远。

“你...你太胡来了。”苏过简直太意外了。连他这种芯子不是小孩的人都不敢独自走这么远,狄云一个真正的小孩竟然还离家出走,还走这么远。

狄云倔强抿着嘴,将前因后果讲了出来。

狄咏在庆州任权环庆路副总管,去年五路伐夏时,在高太后伯父手下带兵作战。

最后的结局大家也知道,这位外戚不懂打仗就算了,还贪功搞事情,把好好的局面弄的一团糟,整个战役都失败了。

狄云和清河郡主住在汴京,并未直面这场战役。当战败消息传回时,他难以接受印象里骁勇善战的父亲竟然打了这样一个败仗。

尽管事后神宗处罚了高遵裕与环庆路总管姚麟,将狄咏升任了总管,说明狄咏在此仗中并无过错,狄云依旧很惋惜。

他天生神力,从小便在父亲的引导下熟读兵书,习武练功。在这方面可以说是既有天赋又十分努力。

因此当西夏之战失利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父亲孤立无援,无人协助。想跟清河郡主说去庆州,陪父亲练兵,他日说不定能成为助力。

没想到平日里对狄云千依百顺的清河郡主十分干脆就拒绝了,还给远在庆州的狄咏修书一封。狄咏也给狄云专门写了一封信,呵斥他瞎胡闹。

狄云一时气不过,又仗着自己天生神力不怕危险,留书一封就离家出走了。

本想直接去庆州的,但狄咏信里的语气过于严厉,就算他去了也会被送回汴京。

思来想去,便决定别处走走散散心。

至于突然想到曾经收到的好吃的酱料,是来自被贬黄州的苏轼家小孩,突发奇想跑来黄州找苏过什么的,狄云便没有特别提起了。

之前谎称家仆走散,往汴京写信,他故意用的错误地址来着。结果竟然遇到蔡庄,还认出了他的身份。估计蔡庄回京后去找过清河郡主,才有之后端午前来找他的两名亲卫。

清河郡主早就担心的不得了,但又知道孩子性子倔,若强硬让带回来,说不准还会跑到其它找不到的地方,特地嘱咐了不要勉强,毕竟苏家还是能够让人放心的。

苏过听完经过,觉得又惊奇又疑惑,“清河郡主与狄将军是担心你年幼到边关会吃苦么?可是你这么有天赋,早日跟着狄将军历练,也能尽快继承衣钵呀。”

狄云的军事天赋是老苏都认证过的。且不说他那天生神力,光是狄云对兵法的学习速度与应用能力都让苏轼称赞,说来日必成名将。

别的小孩去边关可能真是添乱,但狄云过去十分合适并且顺理成章。狄咏夫妻这么宠爱孩子,舍不得狄云吃苦的么。

狄云脸上闪过一阵不自在,但很快掩饰了过去,“也许吧。”他回应苏过,但又立马很坚定的说道,“但这次不管怎样,就算再次离家出走,自己去庆州,我也要过去了。”

如果说之前离家出走,只是跟父母置气,那这次,他是真正下定了决心。

黄州水灾时,他跟着苏过忙前忙后,安置百姓。

他一边为百姓的苦难而难过,一边为自己的力薄而迷茫难过。

当时徘徊在他心里更多的,只是情绪。但当永乐城之战失败的消息传来,听说二十万军民丧命时,他感觉自己知道了应该怎么做。

他能做的,想做的,不是利用自己的力气去帮别人搬东西做些小事,而是真正将这份天赋用到最适合的地方,去边关,去挽救更多士兵以及边关百姓的性命。

虽然他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很难实现这一点。清河郡主等人也正是因为这个,才强烈反对他去庆州。

因为,她是女儿身。

北宋对女性的束缚并不算大,女性可以自由行动,甚至不乏自立女户,经商行走的妇女。

但官场,尤其是军队,从无女性涉足。

唐朝的平阳公主,独自带兵从百人发展到数万,协助父亲攻破长安夺取帝位。却没过几年就无故身亡,连身后事用军礼下葬都被礼官反对,说妇人之身用军乐鼓吹不合古礼。

她能做到什么地步,会有怎样的未来和结局,狄云自己也不清楚。

但她知道,现在的她,比离家出走时,更多了一份果决与目标感。

她想试一试。

“我支持你!”苏过也异常坚决的发声。

听了狄云的话,他也想到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