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虽然艰苦了些,但是现在也只能咬着牙忍受了。
其实考舍的环境大家都一个样,倒也没什么。
主要是臭号里的味道……
方子期这倒数第六排倒是还好,还算能苟得住。
他无法想象自己老爹的倒数第一排要怎么熬……
此刻的方仲礼也蜷缩着身体躺在板子上,心中莫名担忧。
“也不知道子期怎么样了。”
“这孩子性子倔,肯定不愿意弃考……”
“子期岁数小,若是身体撑不住,伤了根基可怎么好。”
“哎……”
“说起来…这会试虽然残酷了些,还算有点人性。”
“至少提前一天入考场,还能提前熟悉一下环境。”
“这一天下来,突然感觉这茅厕的味道也没有那么难闻了。”
“还好这会试不是在夏天……”
“这天冷,味道发散地也不算快。”
方仲礼心中嘟囔着,随即拿起一张烧饼就着水吧唧吧唧吃了起来。
因为昨夜没睡觉,所以方仲礼在贡院的第一晚特别困,睡眠质量也是极好的。
不多时,就传来了响亮的呼噜声。
至于方子期……
他认床……
确实有点睡不着……
一直过了子时,靠着数绵羊才让自己沉睡。
第二日,二月初九,卯时(早上五点)。
鸣炮开考,正式发放题纸。
考生需要在题纸上填写好姓名、籍贯和考舍等等信息。
至于题目,此刻发放下来的题纸上都写好了,只需要另外作答即可。
会试第一场主要有四道题,其中三道经义题,也就是从四书五经中抽题,还有一道策问题。
方子期通览了一遍,先看经义题。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第一道经义题出自于《论语??季氏》,大概意思是:我听说那些拥有家族或者是邦国的人,从来不担心财物多寡,但是会担心分配不均,不会去担心贫困,而是去担心不安定。这是因为只要分配均匀了,就不会有贫困,只要关系和睦了,就不会有人觉得分配得少,如此一来,社会安定了,国家自然不会倾覆。
其实这道题的核心就是在强调‘公平’和‘安定’在对治理国家上的重要性。
其核心就在于‘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其中‘不均’、‘不安’才是祸乱之根源!
‘均’、‘安’才是治本之核心。
方子期仔细思索了一下。
以前他每逢考试肯定都是要大书特书陛下隆恩的……
但是现在陛下比他还小好几岁,就是个孩子,尚且还没有亲政,尬吹…有些吹不动。
而且这主考官和副考官的身份也比较复杂。
如果放在三年前,方子期还真有些棘手。
但是通过这几年的学习,方子期不说对百家学说彻底融会贯通,倒也差不多了。
明白了其中意思,率先破题……
“有国者治邦,有家者理族,所忧非财之寡、人之少,而在分际之失均、上下之失安;盖均则财虽薄而无贫,和则人虽稀而无寡,安则基虽弱而无倾也……”(释义:治理国家或管理家族,所担忧的并非财富少、人口少,而是名分等级失却公平、上下关系失却安定;因为公平则财富虽微薄也不会显得贫穷,和睦则人口虽稀少也不会显得短缺,安定则根基虽薄弱也不会倾覆。)
“夫财之寡、人之少,天时地利之或有穷也……”
……
……
“盖均之为用,在平其势而杜其争。昔管仲相齐,行“相地而衰征”之法……”
……
“昔孔子论政,尝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为要……”
……
洋洋洒洒近千字搞定。
写完第一篇经义题,方子期不停歇,继续写第二篇…第三篇……
等三篇经义题写完,也到了下午了。
方子期没急着继续写策问题,而是伸了个懒腰,吃了点东西。
稍事休息后,目光再度看向策问题……
“今南北分治,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