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八月,桂花飘香。
进了秋日,时间很快来到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夜晚,多兰收拾妥当和胤俄一起从乾西五所出发去乾清宫赴宴,秋日的夜晚萧瑟,已然有了几分凉意,胤俄走着走着便悄悄的拉住了多兰的手。
胤俄宽大厚实的手,能直接将她的手完全包裹住。
多兰见状,便由着胤俄牵着她。
【人肉暖手炉,何乐而不为。】
胤俄默默地翘了翘嘴角,他的小贴心,福晋果然是满意的。
半路上,多兰与胤俄偶遇了胤禟和董鄂氏,四人便作伴一同往乾清宫去。
经过多兰的观察,发觉胤禟和董鄂氏的夫妻关系好像融洽了不少,或许是董鄂氏酒后的一抓,阴差阳错成了润/滑/剂/了。
胤俄知晓自家福晋又在关心别人的夫妻关系,便拉紧了多兰的手。
福晋的专注力什么时候能在他身上多停留一些。
胤俄想到这里,便有了主意,嘴角一弯,用指甲轻轻的挠向多兰那白嫩绵软的手心。
多兰感受到掌心处传来的酥痒感,知道是胤俄故意为之,便松开了胤俄的大手。
胤俄愣了愣,多兰的反应在他的意料之外,手里陡然空了,秋夜的风好似无声无息的钻进了他的手心里,在肆意的吸走他手心的温度。
当着胤禟与董鄂氏的面,胤俄自是不好意思再将多兰的手牵回来。
而多兰将胤俄的小表情收入眼底之后,露出了旁人瞧不见的是得逞之后的狡黠笑容。
【小猫爪不乖,是该治一治。】
小猫爪?
福晋是在说他?
胤俄的一双眸子立刻望向了多兰,而胤俄得到的是多兰嗔怪的表情。
胤俄的嘴角在此时疯狂上扬,心里比吃了桂花蜜还甜。
福晋原来是故意的。
多兰四人说说笑笑很快到了乾清宫,康熙的御驾尚未驾临,殿内的气氛倒是活络,多兰立马化身营业模式,与一众妯娌寒暄起来。
七福晋的肚子已经显怀了,一旁的八福晋抬着手,眉眼温柔的抚摸着七福晋鼓起的小腹,意在沾一沾七福晋有孕在身的喜气。
等多兰笑得脸都快要僵硬的时候,康熙的御驾终于降临了。
大殿内的气氛瞬间安静下来,只见整齐划一的请安动作。
龙椅上的康熙抬起右手:“都平身吧。”
以往的中秋家宴康熙与仁宪太后的圣驾是一同出现的,只是仁宪太后身子抱恙卧床养病,高位上的主子便是康熙一人了。
待康熙叫起之后,多兰按照长幼顺序入坐。
丝竹一响,舞姬入场,多兰桌案上的酒壶被宫女手执,壶身倾斜倒进酒杯里是扑鼻的香。
多兰迫不及待的用右手端起酒杯,左手斜挡在酒杯前,低眸掩面浅饮了一口,桂花的清香和酒的醇厚完美融合在一起。
【果真是好酒。】
正当多兰在感叹这佳酿时,胤俄却偏着脑袋凑过来:“福晋你酒量浅,可别贪杯。”
福晋前些日子醉酒之后的言行,如今他还历历在目呢,他倒不是不喜欢醉酒后的福晋,只是如今是在宴席上,他怕福晋醉酒在御前失仪,会惹得汗阿玛不悦。
若是在乾西五所,福晋想怎么喝便怎么喝。
多兰本来挺高兴的,听了胤俄的话只觉得扫兴,旋即剜了胤俄一眼,压低声音道:“我有分寸。”
【上次在胤俄面前大醉了一场,那也是事出有因,我又不傻,哪里会在今日这场面上醉酒。】
胤俄听着多兰心中的牢骚,提起筷子讨好的往多兰的碟子里夹菜。
是他多虑了。
因殿内的舞乐未停,多兰与胤俄说话的声音本也不高,旁人并不清楚二人在说些什么,但眼波流转间,让不远处坐着的五福晋瞧了去,却看出了二人蜜里调油的意味来。
一阵艳羡从五福晋眸中快速划过,虽然她与五爷胤祺的夫妻关系较从前有了好转,但她在胤祺面前谦卑惯了,做不到多兰那般的坦荡与从容,更不如格格刘佳氏在胤祺心中的分量,可以随意的撒娇卖乖,但她愿意努力去向胤祺靠拢。
今晚的中秋家宴又是个机会,她若什么都不做,岂不是等着出宫回了五贝勒府,再眼睁睁的瞧着刘佳氏将胤祺从她面前截了去?
思及此,五福晋拎起酒壶往胤祺那还有半杯酒的酒杯里添酒,待酒满,五福晋又提起自己的酒杯来敬胤祺,胤祺也很给面子的端起了酒杯。
丝竹停,舞姬退,龙椅上端坐着的康熙开始讲话,众人纷纷停了手上的动作。
【领导开始发表重要讲话。】
胤俄的脑袋上缓缓冒出三个问号来,“领导”是何意?
不待胤俄思索出答案,康熙的话音刚落,太子胤礽站起身来,以月为题,当即做了一首诗,紧接着便是康熙的赞赏之言。
【大型才艺秀开始了。】
大阿哥胤褆不甘落后,立马站起身要向康熙献上一段舞剑。
胤褆是上过战场的人,提起一柄长剑,整个人的气场直接拉满,动作行云流水间又不失力量与豪迈。
多兰看进去了,按捺不住的想要鼓掌。
【此处应该有掌声。】
只是殿内并无人鼓掌,多兰也不好做这个显眼包。
康熙对长子的这段舞剑也是褒奖了一番,便叫胤褆入座,胤褆抱拳行礼后,便将长剑交给了御前的小太监,旋即大马金刀的入座,且对胤礽露出了一个挑衅的眼神。
胤礽并不理会,自顾自的喝酒。
胤礽的漠视让胤褆心中窝了一股火,偏他又无法发作,只好一个劲儿的往嗓子里灌酒,一旁坐着的大福晋金佳氏瞧着自家爷喝的太猛,压低声音劝道:“爷,慢些。”
胤褆望了金佳氏一眼。
虽然胤褆什么都没说,但金佳氏读懂了胤褆的眼神,是让她别管。
金佳氏在心中叹了口气,自家爷明里暗里的一直与太子爷较劲,不知什么时候才是个头。
胤褆与胤礽都献上了才艺,三阿哥胤祉坐不住,现场写了一幅字献与康熙。
龙椅上的康熙瞧着一左一右两个小太监将胤祉写的宣纸拉开,微微点头:“老三的字又精进了。”
胤祉颔首:“谢汗阿玛夸奖。”
这厢,胤祉刚入座,便听胤褆一声嗤笑:“舞文弄墨,华而不实。”
胤褆说话时的一双黑眸是对准胤礽的,可见是借机在嘲讽胤礽,但刚刚卖弄了一番文采的胤祉,对此奚落之言,自然是不乐意的:“大哥于诗书文采上差些,自然不懂其中精妙。”
胤褆说他的字不好,他又何必再言婉转。
多兰羽睫一闪。
【纷争要开始了。】
此时的胤俄也瞧出了气氛变得不对劲了。
胤褆掀开眼皮望向胤祉,眼眸之中有些迷离之意:“书读得再多也是纸上谈兵,到了战场上,是要凭真刀真枪的。”
他是有军功在身的皇阿哥,是在噶尔丹的战场上靠真刀真枪拼杀过,流过血的。
十三岁的十四阿哥胤禵在此刻出了声:“大哥说的对。”
他听过胤褆在战场上的英勇事迹,小小少年对曾为将军的大哥是有些崇拜之情的。
德妃额间一跳,忙唤道:“十四。”
这小祖宗,可别搅进这摊浑水里。
胤禵一抬眸便对上了德妃暗示他别再多嘴的眼神,胤禵虽不知自己的话又何不对,但还是听话的闭了口。
四阿哥胤禛将这一幕看在眼里,面上虽无变化,但眸底却暗了一瞬。
胤祉对上胤褆的眼神,缓缓道:“文以治国,这里可并非是战场。”
胤褆懒洋洋的望着胤祉,说话的声音却是浑厚:“若无武安邦定国,何来的治国一说。”
胤祉一时语塞。
胤礽从容不迫的站起身,面朝向龙椅上的康熙,双手捧着酒杯,一字一句道:“中秋乃团圆之日,我朝百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