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明连着病了好几天,就连圆坟都是强撑着病体去的。
“爸,你好点儿了吗?”
小四儿扶着炕沿,秀气的眉毛皱在一起,语气之中满是担心。
“爸没事,去玩吧!”
“我不去,爸,我守着你。”
小闺女的一句话,差点儿把李天明给说哭了。
还得是小棉袄啊!
不像甜甜那个大的,四下漏风。
“爸!”
正想着,甜甜风风火火的跑了进来,手上还拎着一筐鸡蛋。
“看,咱家分的!”
腊月二十三分红这个规矩,本来随着打破大锅饭已经被取消了。
可停了两年,乡亲们总觉得没有了分红,过年总像是少了点儿什么。
于是在大家的倡议下,从去年开始,又恢复了分红。
只是时间给挪到了腊月二十七。
大家伙热热闹闹的聚在一起,分粮、分肉、分菜、分钱。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能在外村人面前狠狠地显摆一把。
“拿厨房去吧,小心一点,别给甩了。”
“知道了!”
甜甜又跑了出去,从头到尾都没问一句老爹的病咋样了。
这闺女,真是白疼了。
心里刚抱怨完,李天明也不禁笑了。
他咋还矫情上了。
翻身坐起,脑袋还有点儿沉,但感觉已经不烧了。
“爸,你别起来,妈说了,让你老老实实养着。”
小四儿说着,伸手要来抓李天明的胳膊。
“爸没事了,好了!”
李天明笑着,一把将小四儿给拎了起来,亲昵的在小脸儿上蹭了蹭。
“你咋还起来了?”
宋晓雨这时候也回来了,手上的包鼓鼓囊囊的,里面都是村里年底的分红。
李天明也没问,家里的钱一向都是宋晓雨在管。
大男人只负责挣钱,管钱是女人的事。
“小蓉咋样了?”
本来圆完坟,小蓉就准备回京城的,出嫁的闺女大年三十不能回娘家,这是多少年的规矩。
只有小蓉出嫁前的那个春节,李天明为了全家团圆,才给打破了。
可这些天一直在下雪,小蓉的月份大了,李天明实在不放心,就把她给强留了下来,这些日子一直住在天亮那边,陪着靳小琪。
“前段时间还是给折腾着了,四叔刚给把了脉,让她静养,天明,等过了年还是送医院吧,小蓉头一胎,别再出事。”
“行,等过了年就送她去县医院。”
李天明说着下了炕。
宋晓雨见状,忙上前,把手搭在他的额头上。
“是不烧了。”
说着又想起了一件事。
“刚才在村支部,吴老师还问你呢,说等你好了,让你过去一趟。”
吴月华?
该不会是……
“我去看看。”
抓起大衣披在身上,刚出门就被冻了一哆嗦。
这些天一直在家,外面咋冷成这样了,之前不是还一直说暖冬嘛!
天气预报也是真没个准儿。
顶着风月,一路到了养殖场这边,吴月华哥孙嘉璐的小院儿。
“吴老师!”
正在厨房里忙活的孙嘉璐闻声走了出来,和他一起的还有一个中年人。
这是两人的大儿子孙铭,今天来村里和老两口一起过年。
随着上面陆陆续续的**冤假错案,不单单是孙嘉璐的孩子,郄国良,还有杜萍的亲属也都恢复了联系。
“天明,老吴在实验室呢!”
“那行,您忙着,缺啥和我说。”
李天明说了一句,便转身出去了。
“爸,您和我妈整天这么忙活,也没落着啥好处,钱都让村里人给赚去了。”
听到这话,孙嘉璐立刻沉了脸。
“这话你最好别当着**面子说,什么算好处?要是没有天明,没有李支书,没有李家台子的乡亲,我和你妈还能不能活着都不一定,保住我们这两条命算不算好处?”
孙铭虽然有些不服气,可终究没敢再说什么。
“人要懂得感恩,这些年要不是有乡亲们护着,我和你妈,还有你郄叔,杜叔两家人,还指不定要遭多少罪呢。”
对现在的生活,孙嘉璐非常满意,农村的生活虽然有些不方便,但胜在安静,他可以专心的搞研究。
最重要的是,他喜欢这里的
人。
“接着炸鱼去。
实验室这边,李天明找到吴月华的时候,小老太太正在一张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吴老师,您找我?
听到李天明的声音,吴月华立刻放下了手上的笔。
“你来得正好,看看这个!
李天明刚进来就注意到了。
工作台上摆着一大一小,一长一方的两个铁皮盒子。
虽然外观很粗犷,但是也能看得出来,这应该就是空调。
李天明这段时间一直在忙着杂七杂八的事,还真没顾得上吴月华这边,也只是听谢建设说过,吴月华经常去厂里,让他们帮忙做一些配件,还有采购一部分电子元件。
原以为,就算完成初步设计,也要用很长时间,没想到……
“条件有限,我只能先攒出一台样机,只能制冷,没办法制热,但大体工作原理,我已经摸清了。
吴月华之前只接触过窗式空调,分体式的,虽然曾在外国见到过,却没机会进一步了解。
说完,按下了长盒子上的一个按钮。
嗡嗡嗡嗡……
方盒子开始工作,站在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