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零章二小姐回来了
未时过半,烈日高悬。
昌隆的天气不仅闷热,而且夹带潮湿。
秦亦在鸿胪寺中冲凉后换了一身长袍,结果在街上走了不多会,便感觉热汗直流,衣服又透了。
来到内阁府外,秦亦自报家门。
“麻烦通禀一声,在下秦亦,拜访祝姑娘。”
内阁府的门倌面面相觑,他们之前并未见过秦亦,也没听说过昌隆有这么一号人,再加上早上楚王府的亲兵来过,因此有些犹豫。
“怎么回事?”这时,一道雄浑的声音从身后响起。
秦亦回头,便看到一位身材高大、面容俊朗的男子走了过来。
门倌见状,立马说道:“少爷!这位公子说来拜访小姐,但是我们从未见过他。”
秦亦听闻,瞬间知道了来者身份。
于是躬身作揖道:“在下秦亦,见过祝将军!”
此人便是南楚内阁首辅祝永利的独子,镇军大营大将军祝想华。
“秦亦?”
祝想华微愣,他总感觉这个名字有些熟悉,好像在哪里听过,但一时又想不起来。
突然,他想到刚才门倌所说,这人是来找他妹妹的,瞬间反应过来,瞳孔睁大,盯着秦亦。
“你就是秦亦?大梁京都的秦亦?”秦亦点头笑道:“祝将军,正是在下。”
看来自己还是有些名声的,就连这位镇军大营的主将都听说过。
就在秦亦窃喜之时,谁知祝想华眉毛一挑,冷笑出声:“好啊,原来就是你小子,骗了我妹妹两千两银子?”
说着,祝想华的大手伸了过来,一把就扯住了秦亦的胸襟。
祝想华常年练武,天生神力,而秦亦又不能在这里跟他动手,眼睁睁的被他提起,抵在墙上。
“祝将军,你搞错了吧?”
秦亦面色不改,既然对方知道自己的身份,肯定不敢真的动他,于是沉声道:“当时都是你情我愿的事情,况且我也履行了约定,怎么能算骗呢?”
“骗没骗,你心里清楚!”祝想华也只是故意吓唬吓唬他,可是看到秦亦根本没有害怕的意思,心中还是有些惊讶又有些欣赏的,随即松开了他的胸襟。
“你怎么来的昌隆,跟谁来的?”
这才是祝想华最为关心的事情。
早上他也在朝见堂中,对于朱彦锡的计划,他自然猜的出来,不就是想在中秋诗会上,光明正大的赢了宁国韬,争回一口气?
但这必须建立在秦亦没来的前提下才行!
秦亦整了整长袍,笑道:“使团出使,在下自然是跟使团一起来的。”
“你要参加明日的中秋诗会?”
祝想华眉毛一挑,冷声问道。
秦亦眼珠一转,感觉这一幕似曾相识:“中秋诗会啊?在下可参加,也可不参加。祝将军这是不想让我参加中秋诗会吗?”“……”
这一反问,主动权回到秦亦手中,祝想华还想再说,这时候一道熟悉的声音从门里传来。
“大哥怎么站在那里,不进门呢?”
格外熟悉,又无比亲切的声音响起,秦亦猛然回头,便看到一身素白色长裙的祝想容,俏生生的站在院子中间。
不知是不是错觉,虽然上午刚见过,也听过她的声音,但此刻再听,秦亦却有一种跟上午截然不同的感觉,无论音色还是音调,仿佛都有变化。
秦亦仔细打量,这才发现,不止是声音,祝想容此刻无论是从穿衣打扮还是妆容发饰,跟上午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倘若不是这张脸一模一样的话,秦亦都怀疑是不是换了一个人!
呵,这女人变装怎么跟变脸一样快呢?本来秦亦还担心,祝想容会不会担心楚王府的亲兵还在内阁府,躲在听风苑不回来,谁知她不仅回来了,而且还从头到脚换了个遍…
看来是自己白白担心了,祝想容的胆子,比他想象中大的多。
在秦亦打量祝想容时,祝想容也看了过来。
她本来是在看祝想华的,同时也在好奇这位背对大门的少年是谁,她总感觉熟悉,脑海中突然飘过一道熟悉、让她又爱又恨的身影。
一定是自己眼花了,怎么能是他呢?
就在她这么想着时,秦亦回过头来,四目相对之下,两个人都愣住了。
祝想容率先回过神来:“你怎么…在这?”
从京都回来的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祝想容时常想起在京都度过的那段日子,每每回忆,秦亦的身影总是不自觉的跳出来。
想到他坑骗了自己两千两银子,最后却还是以另外一种身份参加了七夕诗会,祝想容便会被气的浑身难受,恨不得给他几拳方可解气。
这么说来,两人似有深仇大恨。
可不知为何,偶尔她也会想起,秦亦跟她讨价还价时的场景,虽然无赖,但却真实,每每想到这些,她都忍不住傻笑。
她觉得自己一定是病了。
而今,秦亦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往日那一幕幕回忆便突然浮现在眼前,如同回忆杀,祝想容仿佛连生气都忘了。
“祝姑娘,不是你让我来的吗?”
秦亦瞥了祝想华一眼,暗道你这是报复我?上午明明说好,有本事就来府上找你?现在我来了你又开始装上了?
呵,女人,变脸确实比换装还快!
“我让你来的?胡说!”祝想容双手叉腰,声音冷了几分,但脸上出现的片片红晕出卖了她。
“祝姑娘,早上在听风苑外,你亲口跟我说让我来这里找你的。怎么成我胡说了?”
秦亦叫冤道。
“我一上午都待在府中,未曾外出,何时…”
说到一半,祝想容微微蹙眉:“听风苑?”
随即,祝想容和祝想华对视一眼,仿佛猜到了什么。
这时,祝想华说道:“想容,这些事,还是等会再说吧!父亲呢?”
祝想容冰雪聪明,虽然没有入仕为官,但每天在父亲祝永利和兄长祝想华的耳濡目染下,他对于南楚目前的局势,格外透彻。
明日便是中秋佳节,诗会在即,之前大梁出使南楚的使团名单,早已送抵昌隆,名单上全部都是大梁官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