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儿听她表姐提醒,好似明白了,又好似没明白。
总之一句话,如今不是她爬床的机会。
得哄好宁时毓,让他心甘情愿要自己。
福儿觉得难道有些大,可她也没更好的办法,暂且按她表姐的方法来。
今日她哥嫂回了娘家,家中来了客人,福儿在灶房帮她娘亲择菜。
文氏神色狐疑见福儿心不在焉,“你翠翠姐方才给你说了什么?”
“可是为你找了户好人家。”
“今年八月一过,你就十六岁了,婚事也是该定下来了。”
福儿知道自己娘亲接下来要说什么,随意找了个借口,便出了灶房。
没过多久,尤翠翠的爹娘一家人也到了。
文氏做了一大桌好菜招待。
福儿爹娘是外乡人,往日一家只在镇上做豆腐买卖。
后来福儿的舅舅在陵阳站稳了脚跟。
便把福儿一家也带了出来。
那时福儿才二三岁,这一晃眼她都成大姑娘了。
这些年她们家,得她舅舅不少照顾。
罗寻春把自己平常舍不得喝的好酒,拿了出来款待自己的大舅哥。
尤翠翠怀有身孕,在自己府上挑食得很。
吃着她姑母做的菜,连连说好吃。
曼儿手上抱着乐哥儿,气色好了很多。
人也乐观了不少,主动开口提醒自己表妹一些注意事项。
文氏则边为自己哥嫂夹菜,边聊自己两个孙子。
突然,院中传来一阵脚步声。
接着就听到,屋外传来徐元爹娘的声音。
“亲家,我们来看看我的孙儿。”
曼儿听后手中的竹箸掉落在地,当即抱着乐哥儿就去了自己厢房。
罗寻春纵然对这一家人再有意见,也不做不出正月就把人往外赶的事。
他开门一看,竟然见徐元和他的爹娘都来了。
文氏却没这么好脾气,连明明上都不愿估计,冷声问道:“你们来做什么?”
徐母态度柔和了不少,直言道:“亲家,今日我们除了想看看乐哥儿外,还有事与你们相商。”
文氏一口回绝道:“乐儿睡着了,再说了,你我两家如今也无事可说。”
“你们还是请回吧。”
自从上次欧阳老夫人帮忙出面,解决徐元的磨缠后,徐家只能放手。
可二老一心念着乐哥儿,内心也没有真正放弃。
虽不会再来明目张胆地抢了,但隔三岔五就来看几次。
见乐哥儿长得越来越像徐元,别说徐家二老了,连徐元都忍不住想再次认回去。
却又不敢忘记县衙县丞的警告。
看一屋子人都冷冷地看着自己,徐元接着说道:“岳母大人还请息怒,今日我来,就是想与曼儿破镜重圆的。”
徐元本以为他说明目的,罗家人便会对他改变态度。
哪料,还不等文氏夫妇俩表态,福儿当即说道:“我姐姐不可能再回你们徐家。”
“别以为,你们打的什么坏主意我不知道。”
瞧又是福儿来横插一脚,徐元心中恨得牙痒痒,“福儿你替你姐姐做不了主,今日我要见曼儿。”
“我已经休了辛氏,曼儿她回我们徐家,依然是我徐元的正妻。”
“吃喝不愁。”
“我们徐家的家产,日后也归我乐儿一人。”
“你们若不信,可以与我回家去看看。”
徐家的确家境优渥,在陵阳有好几间粮油铺子。
往日文氏和罗寻春同意这门亲事,也是看重徐家的家底。
却忽视了徐元的人品,这才让自己女儿受了不少委屈。
此次夫妇俩也不会再轻易相信徐元。
就在这时,曼儿从厢房走了出来。
她态度坚决道:“徐元我不愿与你合婚。”
“更不会与你回徐家,乐儿的户籍已经登记在我爹爹户头上了。”
“他如今姓罗。”
说罢便把罗寻春的户籍册子拿了出来。
翻给众人看,
徐元一家脸色苍白,瞪大了双眼,震惊往日胆小没主见的曼儿,会来这么一招。
只好气急败坏离开。
此事不但徐家人吃惊,就连文氏和罗寻春也错愕不已。
还有文氏的哥哥,他一脸欣喜问道:“曼儿你这一招高明,连舅舅都佩服。”
“这也断了徐家以后的纠缠。”
“是哪个高人给你出的主意?”
曼儿不作声,只是神秘一笑。
福儿嘿嘿道:“舅舅,我就是你口中的那个高人,没想到吧,还没你高。”
“不叫高明,叫福儿。”
众人见她一脸憨样,都忍不住笑出了声。
乐哥的事情,福儿知道徐元一家不会真正善罢甘休。
上次和洪叔去县衙缴税时,听到户册登记的衙役与人谈话。
受到启发,才想到用此办法。
*
过了初十,秦王才等到朝中传来的消息,得知他皇兄的龙体越来越虚弱时,心情沉重。
“毓儿,你也看看吧,你心中念着你皇舅,这封信你也等了很久。”
随后把手中的信笺递给宁时毓。
年初二京中的暗探来信,说是元和帝昏厥在自己寝宫。
秦王和宁时毓的心就没平静过。
对西楚的百姓来说,元和帝不是一个合格的君王。
他昏庸无度,年轻时太过宠溺自己的皇后,才导致如今外戚干政,朝□□败的局面。
可对宁时毓和秦王来说,元和帝对他们不薄,是他们的血脉至亲。
几年前秦王受崔丞相的打压,夺走了他手中西北军的兵权。
并把他一家囚禁在云州封地。
元和帝暗中给宁时毓去信,派她去秦王身边帮扶。
得他皇舅的支持,宁时毓就更能放开手脚。
西北军原是由宁时毓的父亲统帅,后来他父亲去世后,便由秦王接手。
秦王手中军权被夺,崔丞相趁此交由他的大女婿魏绍接管。
西北军中很多将领心中不服。
突厥大军来袭,西北大败。
连失两座城池。
宁时毓暗中游走周旋,同军中重要将领一起密谋,强烈要求由秦王统领西北军出征。
并秘密处决掉军中崔家安插的将领。
在面临着西北即将失守的境况下,崔丞相只有妥协。
计划等着收回西北失地,再次囚禁秦王。
宁时毓早料到崔茗岫会来这么一招。
一边拔高军中将领要求秦王回归西北军的气焰。
一边又提醒他小舅早做防备,若圣旨上没有注明战后的去向。
那么秦王必须申明,无论此次战事输赢如何,战后他都必须回西北驻地。
若朝廷不同意,秦王便拒绝此次出战。
西北一旦失守,突厥的兵力,便可长驱直入西楚的中原腹地。
长安岌岌可危。
秦王常年跟随宁时毓的父亲在军中历练,带兵打仗经验丰富,又熟悉突厥战况。
在这个关键时刻,崔丞相不敢拿国家的疆土,当他争夺权力的筹谋。
身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即便知道秦王的心思,崔茗岫不得不再一次妥协,答应秦王的条件。
秦王也不负众望,只用了半年的时间,收回了两座城池,把突厥兵赶出西楚疆域,让他们兵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