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林慕慕回到自己房间,心情却久久不能平静。她再次摊开那张北京市地图,指尖在洼里乡的位置上来回摩挲。
这一带现在还是大片农田和低矮的平房,谁能想到,短短数年后,这里将崛起一座座现代化的体育场馆,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窗外月色如水,林慕慕的思绪飘得很远。她想起前世偶然路过奥林匹克公园时,那些气势恢宏的建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周边房价更是寸土寸金。
如今能以如此低廉的价格提前布局,确实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第二天一早,方家菜馆刚开门,方丽君就把张琴叫到办公室。两人对着账本仔细核算,不时低声交谈。
"新公司的注册资金要留足,下个月的货款也要预留出来......"张琴一边按着计算器,一边低声念叨,“这样算下来,能动的钱大概有四十五万。"
方丽君点点头:”应该够用。等慕慕明天放假,咱们就去洼里乡看看。"
这时,方圆端着刚出锅的包子进来,听见这话好奇地问:“姑,你们要去洼里乡干嘛?那地方可偏了。"
方丽君和林慕慕对视一眼,含糊其辞:”就去看看那边的市场。"
早上上学的路上,林慕慕特意绕到报亭,买了几份最近的报纸。
课间时分,她仔细翻阅房地产板块的信息。果然,洼里乡一带的房价还处于低位,一套农家院的价格还不到十万,这让她更加坚定了投资的决心。
周六一早,方建军带着张琴开车来接方丽君和林慕慕母女。
车子驶出城区,越往北开,周围的高层建筑就越发稀疏,大片大片的农田映入眼帘,偶尔能看见几处低矮的农舍。
"这地方可真够偏的。“方建军看着窗外的景象,忍不住嘀咕,”在这儿买房能行吗?"
"大舅,您等着看吧。“林慕慕信心满满地说,”用不了几年,这里就会大变样。"
车子在洼里乡转了一圈,最后在一个挂着"房屋中介"牌子的小门店前停下。
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正坐在门口晒太阳,看见有车来,连忙起身迎了上来。
"几位是来看房的?“他热情地招呼道,"想找什么样的房子?"
方丽君道:“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小院儿,最好是能马上过户的。"
中介眼睛一亮,连连点头:”有有有!正好有几处急着出手的,价格也合适。要不我现在就带几位去看看?"
跟着中介看了几处院子后,林慕慕相中了位于村东头的两处相邻的院落。
院子虽然旧了些,但占地都不小,房子加上院子起码要三百平米以上。
不远处还有一处略小一些的院子,约莫二百多平的样子,院里还有一颗山楂树。
林慕慕拉着方丽君等人到一旁商量:"妈,我觉得那两个挨着的院子不错。位置好,面积也够大。"
方丽君看了看女儿坚定的眼神,又环顾四周。
这里现在虽然偏僻,但确实如女儿所说,紧邻亚运村和望京,未来有很大发展前景。
"好,就听你的,这两个咱都要了。"
张琴站在一旁,凑到方建军耳边轻声提议:“另外那个小一点的,带山楂树的院子,要不咱要了?"
方建军眼睛一亮,压低声音:”正有此意!"
临近中午时分,她们已经和中介谈好了价格。方丽君母女购入那两处相邻的院子,总共十八万;
方建军一家买那一处略小些的,七万五。
双方约定好第二天就来办理过户手续。
夕阳西下,返程的车上众人都难掩兴奋。方建军一边开车一边说:
"这下好了,咱们两家在四环外也有产业了。要是真像慕慕说的,将来这里发展起来,那咱们可就赚大了。"
张琴笑着接话:"可不是嘛!就算不发展,这价钱买这么大院子,也不算亏。收拾一下可以过来小住几天,院里那么大地方,还能种种菜,多惬意!"
房子顺利买下,林慕慕心里的一块大石总算落了地。这笔投资不仅能为家里积累财富,更重要的是,这是她凭借前世记忆为家人谋划的又一条稳妥的退路。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