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月后,印度,德里。
这座曾经是莫卧儿帝国心脏的古老都城,今天,被装饰成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金碧辉煌的……巨大舞台。
红堡那巍峨的城墙上,挂满了巨大的、由金线和丝绸编织而成的“V&A”徽记,和同样巨大的米字旗。城内的主要街道,被铺上了长达数公里的、从波斯进口的昂贵地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郁的、混合了玫瑰、檀香、咖喱和……一丝丝**味的奇特香气。
因为,今天,一场史无前例的、将决定整个南亚次大陆未来命运的盛典——“德里朝觐大会”(DelhiDurbar),将在这里,隆重举行。
在这场大会上,一位来自遥远西方的、全新的“皇帝”,将在这里,接受整个印度大陆,所有王公、土邦主和宗教领袖的朝拜和效忠。
……
“我的天……这……这排场也太大了吧?”
在红堡城楼上,一个专门为英国观礼团搭建的凉棚里,首相皮尔爵士的秘书,看着下面广场上,那如同潮水般涌来的、穿着各种华丽服饰的印度王公们,看着他们身后那牵着大象、骆驼和各种奇珍异兽的仪仗队,忍不住,发出了没见过世面的惊叹。
“这才哪到哪?”他旁边,一位在印度待了十几年的老殖民地官员,则一脸“你们这帮伦敦来的土包子”的鄙夷表情,不屑地说道。
“待会儿,等那些从拉杰普塔纳来的土邦主,把他们家祖传的、跟西瓜一样大的钻石拿出来‘献宝’的时候,你才知道,什么,才叫真正的……富得流油。”
……
印度总督,亨利·哈丁爵士,此刻,正穿着一身专门为今天这个场合定制的、挂满了各种勋章的白色总督礼服,意气风发地,站在红堡中央,那个临时搭建的、高达数米的巨大“觐见台”上。
他的心情,好到了极点!
在收到了林亲王殿下和首相皮尔爵士的“最高指示”之后,他立刻,就动用了整个英属印度的行政力量,以一种近似于“强盗”的效率,开始筹备这场“加冕大会”。
他广发“英雄帖”,邀请(或者说,是“命令”)全印度所有大大小小的土邦主、王公、部落首领,必须,亲自,或者派自己最重要的继承人,前来德里,“觐见”他们未来的“新皇帝”。
有不从者?
可以。
哈丁爵士会立刻派出一支由“皇家炮兵实验连”和“第五**团”组成的“皇家宣旨仪仗队”,去他们的宫殿门口,“友好”地,帮他们“校准”一下最新的“阿姆斯特朗”大炮。
在亲眼见识过锡克人那“血的教训”之后,整个印度,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不长眼的蠢货,敢于违抗来自伦敦的这份“善意邀请”了。
……
德里月光集市旁的一家露天茶馆里。
几个裹着头巾、皮肤黝黑的平民,正围着一张小桌子,一边喝着味道辛辣的马萨拉茶,一边压低了声音,议论纷纷。
“喂,阿米特,”一个看起来像个小商贩的男人,神秘兮兮地对他旁边的同伴说道,“你听说了吗?今天,所有的大君和那瓦卜(印度王公的称呼),都得去红堡,给那个从海上来的……新的‘女皇帝’,下跪磕头!”
“怎么没听说?”名叫阿米特的车夫,咂了咂嘴,脸上露出了一个幸灾乐祸的表情,“我今天早上,还拉了一位从斋普尔来的小王公呢!你没看见他那副样子,跟要去奔丧一样,脸都绿了!哈哈!活该!让这些家伙平时在我们面前作威作福,现在,也有他们磕头的时候了!”
他们的对话,引来了旁边一个正在修补鞋子的老皮匠的注意。
“嘘……小声点!你们不要命了!”老皮匠看了一眼四周,紧张地说道,“那可是‘皇帝’!咱们还是对他们……尊敬点好。”
他指了指不远处,一个由“未来工业集团”设立的、正在免费发放“奎宁片”和“清洁饮用水教学传单”的医疗站。
“我只知道,”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发自内心的感激,“自从那个新的‘林亲王’,接管了我们这里之后。我儿子前几天发高烧,就是吃了他们发的‘神药’,一天就好了!以前,这种病,是要**的!”
“没错!”一旁的车夫阿米特,也激动地附和道,“还有粮食!你们发现没有,最近德里的米价和面粉价,比以前便宜了至少三成!我听说,是那位亲王殿下,从一个叫‘美利坚’的地方,运来了堆积如山的便宜玉米!现在,连我们这些拉车的,每天都能吃上一顿饱饭了!”
“我……我也听说了。”一个路过的、挑着水桶的妇女,也忍不住插嘴道,“我还听说啊,在加尔各答那边,建立了一个什么‘印度事务部’。他们竟然还在招工,说要修建什么叫‘铁路’的东西,只要去干活,不仅管饭,每天还能拿到好几枚安娜(印度旧货币单位)的工钱呢!我表哥都准备全家搬过去了!”
这番话,让周围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
他们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只会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的平民,或许不懂什么叫“**”,也不懂什么叫“朝觐”。
他们只知道,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能让他们在生病时有药医,谁能给他们一份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
谁,就是好人。
谁,就是值得他们去效忠和拥戴的……“青天大老爷”,或者说,“新皇帝”。
“所以啊,”最开始的那个小商贩,看着周围众人脸上那渐渐认同的表情,做出了最后的总结,“管他新皇帝是男是女,是白皮还是黄皮。只要,她能让咱们这些穷苦人,过上好日子。那她,就是好皇帝!”
“我们,就认她!”
“没错!就是这个理!”
周围,响起了一片压抑的、但却充满了真诚的附和声。
……
上午十点整。
在三百门礼炮齐鸣的、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这场“德里朝觐大会”,正式开始!
总督哈丁爵士,亲自,走上那个用白色大理石和黄金打造的、极尽奢华的“觐见台”的最高处。
在他的身后,是两幅巨大的。一幅,是维多利亚女王的全身画像,画中的她头戴皇冠,端庄、美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