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嫁暴君 一个小孩儿

1. 入宫

小说:

嫁暴君

作者:

一个小孩儿

分类:

现代言情

长安已经很久没有下雨了。

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的徐意润裹紧了衣领。

二十日的路程早颠簸得她心烦意乱,这会儿终于到了长安,刚刚松开手车身就猛地一停,害得她差点磕到头,下意识掀开帘子查看。

泥泞的道路上,一位大娘拦住了去路。

“我说大娘,你讨饭到路边讨去,直直地朝车上撞,撞着孩子了可怎么办?”

“可怜可怜孩子吧,他已经几天没吃饭了,我们实在没法子了……”

阿柳叹了口气,转过身,“小娘子,你常年在边关不甚清楚,近来京畿多有盗匪作乱,搅得百姓们鸡犬不宁,这才出了这么多难民。”

她不解:“宫中的郎官、卫尉呢,小小匪徒而已,还能乱了京师?”

这问题他自然没法解答,她也没打算刨根问底,便拿出一钱袋递给他,“把人扶起来吧。”

“诶。”

阿柳利落地跳下车,不过徐意润还没来得及将脸收回,车身却又是一摇,头上的木簪差点被甩掉,这一次冲击是从后方来的。

“既然是外乡人,就不要对京师的事多嘴了,万一说错了话,怕是十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一道不逊的声音传来,她掀起一角,回过头,看到一个骑着黑马的男子,身姿挺拔,一脸傲气,一身宝蓝色常服,看起来应该是长安大户人家的郎君。

她还未回话,阿柳便挡在身前,不屑地扬着头,“你可知车内何人,竟敢这样口出狂言?”

对方也不是好惹的,趾高气昂道:“妄议卫尉就是妄揣国策,妄揣国策就是不满圣意,不管是谁,按例律都该押送大牢。”

听他话里的意思,此人官职不低,瞧瞧天色,她决定还是赶快离开,不要惹这些没必要的是非。

“郎君言之有理,是我唐突了。”她对家丁说:“快驾车吧,张伯还等着咱们呢。”

家丁对着那匹黑马哼了一下,转身拽车去。

“慢着。”

听到他的马蹄哒哒得绕到了前面,徐意润心中生出一丝不妙。

“你们从何而来?”

眼看阿柳一句“关你何事”就要脱口而出,她赶紧抢先回到:“定襄,我们是从边关来的。”

这二字听得他眉头轻轻抬起,对马车的打量也深了些。

“进京所为何事?”

所为何事?想起那封不容拒绝、快马加鞭而来的立后诏书,徐意润垂下眼,不着痕迹地蹙起眉。

“返乡探亲。”

“哦?家住哪里?探什么亲?”

听到这明显为难的盘问,她不免心中苦涩。她本就是长安人,却因父亲要守国在边关待了六年之久,第一次回家,便是来嫁人的,夫君是天子,而整座城的子民都是她的亲人。

“你不要欺人太甚!你有什么资格盘问我家娘子?”

“阿柳!”徐意润想制止他,却还是晚了一步。

“我有什么资格?既然你问了,那我就告诉你。”他站在她面前,高声道:“我乃宫车司马令付破之,排查进城人士是我的职责。怎么,你有什么意见?”

付破之?她不动声色地抬眼,一寸寸扫过面前的青年,原来是当今太后的侄子,大司马之子、光禄勋之侄,怪不得如此不可一世。

这样说起来,他和她也算沾亲带故。

“原来是付郎君,”她将遮掩的帘子全部撩起,修长的手指捏着令牌伸到他面前。“大司马原是派你叔父护我进京的,不过让那么多将士送我一人实在大材小用,我便推脱了。没想到他思虑得如此周全,还让你在城门接我。”

她的眼神慢慢落在他脸上,“那便有劳了。”

她清楚看到,他的瞳孔难以抑制地放大,那股视线丝毫不加遮掩地直直盯着自己。

“你是……”

徐意润脸上印着挑不出毛病的笑。“看来郎君是认出我了,令尊应该告诉过你我家在何处吧?”

“回……娘子的话,这事大司马没同臣说起过。”

“无妨,让阿柳告知你就好。”

他拧着眉,似乎不敢相信似的,又踌躇良久,才双手平举,接过了那令牌。

家丁将帘子放下,她却听见了外面翻身下马的动静。

缝隙中,她看见付破之单膝跪地。

“臣——遵旨。”

有宫车司马令在前,回家一路畅通无阻。

老管家得到她要回来的消息,早早等在了门口,一见着她的车,就赶紧下来迎接。

“老奴恭迎娘子回家。”

她连忙搀住他佝偻的身子。“快别多礼,一晃六年不见,张伯瞧着一点没老。家里一切可好?”

“都好都好。”他不着痕迹地抹了把眼下,道:“小娘子平安到家就好,快快,咱们进来说。”

“阿柳,你先扶张伯进去。”

她转过身,走到垂头待命的付破之跟前。“麻烦郎君替我向令尊问好,就说我已平安到家,请他放心。”

“遵命。”他的头埋得更低,见状,徐意润没有多说什么,转头进了府门。

她回来没有带什么行李,于是很快就收拾完了,等阿柳把马牵走,她在外面张望一圈,才关上门。

“小娘子怎么突然回得这么急?等暖和了再动身也不迟嘛。”

她神色淡然,“张伯应该知道阿翁打了胜仗的事。”

“啊,这事我岂能忘?将军回城那天,万人空巷,全城百姓都好奇那颗敌军首领的人头长什么样,浩浩荡荡的一队人马好不威风。只是可惜我没和将军说上一句话,他就急着进宫面圣了。”

他无奈地摇摇头,忽而又抬起,“老奴还是不懂,这和小娘子回家有什么关系?”

张伯不懂,徐意润自然也不明白,为什么明明打了胜仗,父亲志得意满地回京复命,再回来时却满脸沧桑。

“阿翁回定襄时带回一封诏书。”她取出那精美的木匣递给他。

张伯恭敬地接过,却道:“这……老奴也不识字啊。”

徐意润只好告诉他:“圣上接受了大司马的举荐,封立徐家女为后。”

他愣了一下,随即站不稳一般紧紧抓住那木匣。“你、你说的是真的?”

她点头的瞬间,一阵狂喜席卷了他的五脏六腑。“祖宗保佑,祖宗保佑!这是光耀门楣的天大好事啊。”

徐意润向屋内走去,老管家也紧跟着她的脚步,在身边提到:“我就说当年你出生时太史令的预言是真的,如今一看,果然神算。”

她止住步子,无奈道:“张伯,当年的话就不要再提了。”

毕竟说出“此女天人,当配贵人”的太史令三日后就因夜观天象言明皇权旁落、天下大乱而被扒光衣物示众游行,于正午时分问斩刀下。

“只是奉承之词罢了,何必当真。”

老管家却不以为意。“既然是奉承之词,怎会成真呢?”

听着他的疑问,她笑着摇摇头。

“与所谓天命无关。”

“那和什么有关系?”

她沉思一刻,开口:“方才护送我到家的那个人,你可看见了?那人是当朝大司马的独子,太后的亲侄子。”

他也琢磨出点不对劲:“小娘子刚刚说是大司马举荐的我家……”

“是。大司马向来广结善缘,提拔各路人才,世人皆知其尽忠尽职大公无私。至于立后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