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七零猎户奋斗日常 果汁清酒

7. 第 7 章

小说:

七零猎户奋斗日常

作者:

果汁清酒

分类:

古典言情

邵礼垚突然的癫狂将大家吓了一跳。

他平时总是摆出一副斯文、高深莫测的样子,开口闭口动辄“我们知青应该如何,不该如何”。

无时无刻不在显摆自己跟其他人的不同。

说话时自带一股泰然自若、自命清高的味儿,此刻完全破功了。

“老邵——“

“事情没坏到那个地步,笔试成绩再怎么作废总要参考一二。你的分那么高,不可能被刷下来!”

三百多分……

遵匀县排第二,怎么可能被推荐卡住?何况邵礼垚父母都是工人,论成分那是一点问题没有。

安永良不嫉妒。

邵礼垚虽然惯会躲在背后指挥他,但每次出的点子往往都有用。

人嘛,没有十全十美的。

这会子看他失态成这样,他不像谷军两人那般幸灾乐祸,而是绞尽脑汁安慰对方。

邵礼垚嘴唇颤动。

他脸色灰白,两眼呆滞的看着安永良,“……葛政委说我们私自进斑鸠岭,劳烦村民连夜进山冒险搜救,属于严重违纪。”

伤好后,不仅得挂上‘落后分子’牌接受批判教育。档案还有可能被注明‘政治不可靠’,势必影响升学和招工。

别说这次不行,以后可能都……

安永良表情立刻也僵在脸上。

喉结滚了滚,他把违纪的事忘脑后了。

“那,那怎么办?”

“就……完了?”

他嘴角掀起一个苦涩的笑,“早知道不该进山的。”

以为十拿九稳,没想到运气这么差。

如果不迷路,如果没被发现……

他低头,看着使不上劲儿的胳膊,心里的悔恨达到了顶峰。

安永良没有怪谁的意思。

可听在贺巧珍耳朵里,却不免咂摸出两分怨气。

她不服气。

当即嚷嚷:“是我提议进山打牙祭没错,但谁让你俩牛皮吹上天,我还没怪你们害我毁容呢。”

董婷完好的那只手臂往前够了一段距离,想拽贺巧珍让她说话注一点。

但贺巧珍已经上头了。

说着说着,哭了起来,“于医生说我是容易留疤的体质。都怪你们,明明连东南西北都不会辨,还吹嘘自己是森林专家。”

“呜呜呜……”

董婷看着她脸上不细瞧便看不见的伤疤,再看看自己开裂渗血的胳膊,登时没了当和事佬的心情。

而安永良早被怼懵了。

一米八高的壮汉委屈巴巴,小声还嘴:“我没说什么啊。”

“你还没说?”贺巧珍气得俏脸绯红:“话里话外不就是怪我牵头吗?”

“我没——”

“你有!”

“……”

两人吵起来,谷军、何志学当然帮贺巧珍。整个医疗站瞬间比赶大集还要嘈杂。

“吵什么?”

在隔壁房配药的于先敏“哐哐”拍门板上,沉着脸警告:“养伤都不老实,当医疗站是戏台子吗,想唱就唱??”

“这么精神那就都回去,我给你们开证明,出了医疗站想怎么吵怎么吵。”

于先敏个头不高,皮肤黝黑,瞧着就是个普通的乡下大嬢。

但气场却很足,眼神十分锐利。

一出声,几人全消停了。

“……算了,怪谁都没意思,只能说咱们大家都倒霉。”

“对,已经发生的事再争谁对谁错没意义。贺巧珍,你是听谁说县里发了新公告?更改录取规则的原因,有说吗?”

何志学没报名。

但谷军三人都报了,只不过谷军和贺巧珍分数低,走不到政治面谈那一步,只有董婷达标了。

这话显然是帮董婷问的。

董婷眼睫颤了颤,没说话。

直勾勾注视着贺巧珍,眼里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祈盼!

贺巧珍:“大队长亲口讲的,现在大队部办公室外的公告栏上应该贴好通知了。”

“我问为什么改得这么突然!”

“大队长说,好像是哪个省的哪个知青答了白卷,在试卷背面写了老长的一封信,这信被各省日报、人民日报转载了……”

“总之,现在文化成绩作废……哦,不叫作废,叫仅作参考,以政治表现为根本标准。”

她挑拣着把几项标准说给大家听。

首先得群众推荐,而后政治审查,看看是否红五类,是就批准,否就不通过。最后省招办备案,学校还需复审一遍。

听完邵礼垚心如死灰,彻底绝望了。

董婷嘴角耷拉。

哪怕做好了心理准备,当真正确定自己没希望时,依然止不住地难过。

就在两人陷入深深懊恼,埋怨老天不公时,贺巧珍又补了一句。

“其实就算不改,面谈也未必能过。”

“为什么?”

贺巧珍道:“刚刚我给我妈打了电话,她说我们院儿有人面谈没过,分数没邵礼垚高但也有二百八,原因是父母工龄低了,没满十五年,加上本人很少参与批斗,拿不出足够的发言记录,政治表现不突出。”

“虽说每个省具体要求不一样,但应该大差不差吧,有的还要求知青手掌老茧厚度必须大于3毫米……这,咱们哪点符合啊?”

许是有了对比,邵礼垚和董婷终于从溺水状态脱离了一点点。

从觉得百分百脱离苦海却被自己作掉机会的痛不欲生中,过渡到‘原来面谈标准如此严格,本来就不一定能通过’的恍惚中。

新规带来的伤害无形中被削弱。

两人情绪渐渐平静下来,不再觉得天塌地陷。

“……算了。”

董婷低头,摊开手,细长的手指上已长出一层薄茧。

她突然轻笑一声,故作轻松道:“既然高考已经放开,那肯定不止今年这一回,现在不达标,大家也不能气馁,万一明年行呢?”

“对,不要以一次成败论英雄,我们还年轻,一定等得到。”

“那我也给家里去封信,让他们把初高中课本寄过来。”

“……”

邵礼垚沉默着,一声没吭。

半晌。

他突然问:“……相亲在哪里报名?”

这话题转得太快,大家齐齐一愣。

“开玩笑,还是认真的?”

“你真打算在这里落地生根?”

安永良担心他自暴自弃,忙不迭劝慰:“老邵,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一旦跟当地女同志结婚,你就彻底被困死在这片土地了。”

这回集体相亲是兵团和大小于村。

小于村大家族少,管得宽松,位置却偏僻,日子更苦;

大于村地势开阔,各方面条件都稍好一些,但家家沾亲带故。连隐隐存在分歧的昌于、汉于两大支中都互有嫁娶。

这意味着大部分时候整个村子都一致对外。

可想而知,一旦跟本地青年结合,只要出现负对方的苗头,必然招致全村人的敌视,日子怕是难过得很。

邵礼垚摘下眼镜,闭目缓缓说道:“他们有选择,我没有。”

这句话是对董婷几人说的。

“兵团的违纪记录消不了。”邵礼垚顿了顿,看向安永良:“上大学这条路子……我们走不通了。”

只要存在面谈,需要推荐,档案有污点的他们必然被刷掉。

同时在兵团内部也没了晋升空间,尽管知青的晋升概率原本就低。

邵礼垚向来擅长为自己打算。

发完狂,伤心懊恼完,确定结果无法挽回、未来也难以补救后,便迅速给自己换路子——

他要在大于村找一个条件过得去的姑娘结婚。

如此,便有两个选择摆在面前。

一,户籍保留在兵团;

二:户籍转入生产队。

邵礼垚打算选第二条。

留在兵团固然有每个月的28元补贴,但默认必须交12元伙食费。同时还要承担生产队的农活。

双倍劳动指标,他可完成不了。

第二条弊处就很明显。

没补贴,扎根农村,理论上回城不用再想了。

但优点也非常突出。

村里是个讲人情的地方,他们对自己陌生,那他就有的是机会改头换面,重新树立“上进努力”的正面形象。

等得到大家的认同,彻底被当成自己人后,他再想法子拿到村里的推荐名额。

反正,工农兵大学也是大学,不是吗?

邵礼垚心底弯弯绕绕一堆,表面上却仿佛将一切都看淡了。

他眼神放空。

半颓废半豁达道:“命该如此,强求不得。”

随即叹了口气,冲大家摇头苦笑,“国家一直鼓励知青跟贫下中农结合,或许……在这里结婚生子、落地生根也不错。”

“……”

这年头娶媳妇嫁闺女都看成分。

一个犯小错的人想开了,打算找个成分好的找补找补,也无可厚非。

众人面面相觑。

还是觉得邵礼垚被刺激狠了,竟丁点回城的念想都不给自己留,一想到他文化成绩那么好,如今却……

原本人人都觉得自己最惨。

心里多多少少怨怪邵礼垚吹牛皮,害得大家一道犯错。此刻却什么难听话都说不出来了,只觉得他实在可怜。

毕竟自己只要表现好点,明年、后年还能继续参加高考,大队长很通情理,从不无故刁难他们。

邵礼垚和安永良却机会渺茫。

哎,太可怜了!

谁都想不到邵礼垚恢复这么快,眼珠转一转就开始立新人设了。

更想不到的是——

七三年高考不过昙花一现,接下来又彻底退回了推荐制。

*****

集体相亲的日子定在公粮征购结束后。

八月底,高考录取结果出来了,整个遵匀县共录取一百六十三人。

其中三成是退伍军人特招,五成是三线工厂子弟捆绑录取,剩下两成则是各个生产队推荐出来的知青和本村劳模。

大于村有七个名额,知青分到了一个。

那人叫毛玉堂。

六五年下乡,至今已待八年。

小福山下那片石坎梯田就是他主持修建的,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