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燕子迴时 梦日万

第275章 思考

小说:

燕子迴时

作者:

梦日万

分类:

历史军事

范珞珠等在宫道上,这样林媛从凤仪宫出来,到出宫的一段路上,母女俩能说说话。

“碰上烦心事了?”林媛笑着看向女儿,平日里她才不会利用这样琐碎的时间,都是光明正大去凤仪宫,或是邀请她去东宫坐坐。

什么事两处都说不得,只能借路上这点时间。

“现如今值得人烦心的事还有哪件?”范珞珠说的是高项的事。

“高项的事和你有何关系?”林媛问,“还是太子问你的意见了?”

范珞珠点头又摇头,宫人知机的越走越慢,留下母女两说悄悄话的空间,范珞珠对母亲耳语,“如果殿下和娘娘意见相左,我要不要做些什么,要提醒娘娘吗?”

林媛有些惊讶,“哪个意见相左?”

“这个我没细问,但是察觉出殿下有些事不想和娘娘说。”

“这很正常。”林媛点头,“你弟弟如今大了,也不会什么事都同我说。”

“可是。”范珞珠拧眉,太子和母后的关系应该是最紧密的才是,现在太子还未长成,就对母后有了嫌隙,等到日后年长,只怕缝隙越来越大,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能让你警觉的关系,定然是有不好。”林媛看向远方,“既然有不好,娘娘就一定能看出来,她会自己去解决。”

“你是媳妇,婆婆和夫君之间的事,你最好不参与,因为亲母子之间怎么样都能说的通,但是你,无论是得了婆婆的厌,还是得了夫君的厌,都是得不偿失。”

林媛告诫女儿。

范珞珠点头,“我就是怕娘娘一时不查,或许我能提个醒,母子间早些说开,就没事了。”

“你觉得娘娘事务繁重,所以会忽略太子的想法?”林媛轻笑,“那你就是小看娘娘了,漫说娘娘的精力应付得来,就算精力有限,陛下,太子,都是娘娘的重要项,娘娘不会轻忽的。”

“如果太子以后和娘娘对着干怎么办?”范珞珠不可避免的陷入恐慌,自她察觉太子对母后有心结,她就越想越害怕。

“不要为了未发生的事烦忧,这是自寻苦恼。”林媛安抚的拍拍她的手,范珞珠现在是从无忧虑的少女转变为妇人,从少女无畏到谨言慎行,不可避免的会多思多虑,“就算有一日太子真的和娘娘势同水火,你也必须站在太子这边。”

“娘。”范珞珠不解

娘和娘娘的关系亲密无间,怎么会劝说她不站在娘娘那边。

“夫君才是和你共度一生的人,你这一生最要紧的只有三件事,做好你自己,做好妻子,做好母亲,此外的关系,能维持是最好,如果维持不了,也没关系。”

“那女儿呢?”范珞珠停下脚步,她看向林媛,不当个好女儿也没关系吗?

“看你要怎么定义好这个字?”林媛没有停下来,而是慢慢往前走,“世俗以为的标准,他人期望的标准,你自己内心的标准,人这一生啊,最开始的期望都只是当个好人。”

范珞珠想问母亲要个意见,最后只得了一个闷闷不乐,虽然她已经嫁人,但是内心并没有把自己和母亲分开,她还是范家的小娘子,但是母亲的意思很明确,她会觉得迷茫是因为认知不清晰,娘娘不是她母亲的至交好友,也不是对她亲切疼爱的姨母,太子和娘娘之间她更亲近娘娘是不应该的。

她要认清自己的位置。

她的娘家,已经不是她的归属。

范珞珠因为这一认知默默垂泪,说她归属于太子,她又不甘心。

太子听说她心情不好,特意过来看她,见范珞珠眼眶红红,就故意搞怪逗她笑,范珞珠不由自主的被逗乐,但是心里悲伤一点都没少,眼前男子还是孩子心性,就要背负她的归属,他自己知道吗?

太子去给周洄请安,周洄让他来看,吏部户部呈上来的一些东西,太子看是些储粮情况还有军队调动。

“父皇已经决定要打了吗?”

周洄摇头,“不能打无准备之战,不管打不打,这些东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才好。”

太子点头,没接话。

周洄看他,“东宫对此事就没有异议?”

“东宫自然以父皇马首是瞻。”太子道。

“还学会和父皇打官腔了。”周洄轻笑,“说说吧,你心里是个什么想法。”

“不打当然最好。”太子说完,看了一眼边关巡防图,突然又改口,“如果高项意图不轨,出手给他们点教训也是极好的。”

周洄看到他的神色变化,“你看的懂边防图?”

“这个也不难看懂吧。”太子抓抓头皮,他抬下巴示意边境,“如今西北方向的高项态度不明,但是他的问题不大,嘉兰关的位置卡在那,这么些年他的国

土并没有变大,相反,东北的女贞和大蕃,现在看他们好像泾渭分明,相安无事。”

“但是只要他们达成合作。”太子说着皱紧了眉头,那就会对大周形成极大的威胁。

“从你皇祖父后期开始,就没有大型的战争,虽然说以和为贵,但是一个国家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就如小儿抱金入闹市,无法自保。”周洄看着边防图,“比起高项,现在是女贞和大蕃在边境多有试探,他们不会一直老实,或早或晚,总有一战。”

“所以我认同你母后说的,高项我们是打熟的,用来试试手正好。”

太子猛地看周洄,“是这个原因吗?”

“有很多原因,这只是其中一个。”周洄笑着看他,“等到日后你成了这个做决定的人,就会知道,利弊都是条件,你要掂量,再做出取舍。”

太子若有所思。

晚饭后晏子归让太子陪她走一走,走到空旷处,晏子归让人拿**来,“许久没有和你对战了,不知道你如今的水平如何。”

“母后,这不好吧。”太子婉拒。

“怎么不好?”晏子归笑问,“还是你疏于训练,怕在母后面前露怯?”

“我每日都有练功。”太子不服气道,“只是不知道母后疏于训练,儿子胜之不武。”

晏子归大笑,“你母后我可是经年的童子功,小看我?”

母子两在湖边对练,太子的枪法承自晏子归,最开始学是为了让晏子归开心,后来太子日日苦练,久而久之,也成了习惯,每日不练上一段就难受。

小时候晏子归还经常和他对练,后来就是武夫子陪练,有时候太子觉得他们没下力气,就会出宫找他三舅切磋一下。

谁也没希望太子成为一个枪术高强的人,但是太子枪术不差。

晏子归和他对挑了二三十来回,跳出圈外,握枪的手都在抖,小孩子,还是力气大啊。

太子虽然刚起兴,这会收起枪,“今日切磋到此为止吧,母后的枪术不减当年。”

晏子归没有逞强,干脆认输,“母后已经打不赢你了。”

太子抿唇得意。

“母后还记得,你那时候小小的,说要替母后打高项。”晏子归亲手给太子拭汗,“你说母后不喜欢的人都该死,你现在还是这么想的吗?”

“我还

是这么想的。”太子很认真的说,“母后要打高项,我绝无异议。”

“但是你先生没告诉你,这是不对的吗?”晏子归温柔的看他,“你身边汇集天下名师,要教你做明世贤德之君,不能意气用事。”

“那明君也不能保证一辈子没做过错事啊。”太子诚实道,他先前确实是因为此事别扭,他心里是乐意支持母后的,但是所谓的大义拉扯着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年轻孩子遇到支持母后和支持正确的问题,只是在心里为难几日很正常。

但是太子今日突然就想明白,虽然母后不等于正确,但也不是完全不等于,他们说母后要打高项是私人恩怨。

但是事实是就算是私人恩怨,那也只是诸多条件里最不起眼的一条,母后并不是那种私心重的人,如果要开打,绝对不会是因为私人恩怨。

他不相信母后,却相信别人的过激之言,恰是因为被正确两字给绑上了,他要做好太子,做明君,就要做正确的事。

少傅说的事就是正确的事吗?事事做正确的决定就能成为明君吗?

太子觉得不尽然。

纵观史书上的明君,他们做的事显然也有不正确,但是不影响他们的千古名声。

“总要先做了错事,才知道怎么做正事。”太子冲晏子归露出如儿时一般的笑容。

是这么想的。”太子很认真的说,“母后要打高项,我绝无异议。”

“但是你先生没告诉你,这是不对的吗?”晏子归温柔的看他,“你身边汇集天下名师,要教你做明世贤德之君,不能意气用事。”

“那明君也不能保证一辈子没做过错事啊。”太子诚实道,他先前确实是因为此事别扭,他心里是乐意支持母后的,但是所谓的大义拉扯着他,告诉他这是不对的。年轻孩子遇到支持母后和支持正确的问题,只是在心里为难几日很正常。

但是太子今日突然就想明白,虽然母后不等于正确,但也不是完全不等于,他们说母后要打高项是私人恩怨。

但是事实是就算是私人恩怨,那也只是诸多条件里最不起眼的一条,母后并不是那种私心重的人,如果要开打,绝对不会是因为私人恩怨。

他不相信母后,却相信别人的过激之言,恰是因为被正确两字给绑上了,他要做好太子,做明君,就要做正确的事。

少傅说的事就是正确的事吗?事事做正确的决定就能成为明君吗?

太子觉得不尽然。

纵观史书上的明君,他们做的事显然也有不正确,但是不影响他们的千古名声。

“总要先做了错事,才知道怎么做正事。”太子冲晏子归露出如儿时一般的笑容。

是这么想的。”太子很认真的说,“母后要打高项,我绝无异议。”

“但是你先生没告诉你,这是不对的吗?”晏子归温柔的看他,“你身边汇集天下名师,要教你做明世贤德之君,不能意气用事。”

“那明君也不能保证一辈子没做过错事啊。”太子诚实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