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的亲戚是纺织厂行政办公室的主任,名叫李镇海,杨君苏跟他聊得十分愉快。
李镇海表示羡慕他们农场的物产丰富,内部人员竟然还有买鸭子鸭蛋粉条的机会。
杨君苏说道:“我们今年把养殖场扩大了,到了年底,将会为职工供应更多的肉食和鸭蛋。”
李镇海听得心中一动,他不动声色地说道:“我们纺织厂的仓库里有一批瑕疵布料。咱们是不是可以互相帮助一下?”
杨君苏笑道:“咱们想到一块儿去了,也别到年底了,为了表示我们的诚意,我这就让人去安排一下。”
杨君苏让人去安排,答应给李镇海五百个咸鸭蛋,二百斤粉条,十只鸭子。
李镇海大为惊喜,赶紧去打电话通知厂里,那边答应等参观结束后就把瑕疵布送过来。
杨君苏如法炮制,又从鞋厂弄了几十双断码鞋子,凉鞋皮鞋解放鞋都有。
之后,还从机械厂弄了一批拖拉机配件。食品厂也答应年底跟他们合作。
四分场的工人知道后,满怀欣喜,他们的杨科长就是厉害。
不过,相比较纺织厂和鞋厂的人来说,钢铁厂的同志就比较高冷。好像他们不是来参观的,而是来指导工作的。
对方高高在上,杨君苏也没上赶着,态度礼貌冷淡,让你难受还挑不出毛病。
总的来说,这场接待十分圆满。
大家参观完新家属区后是赞不绝口,记者一路咔嚓咔嚓拍照。纪**对于大家的反馈十分满意,特意表扬了杨君苏和谢秘书,就连主持绿化工作的杨为民也表扬了几句,杨为民长这么大,第一次受到农场最高领导的重视和表扬,激动得语无伦次。
杨君苏在旁边打圆场:“我这个大伯,就知道埋头苦干,他还不适应纪**的肯定。”
纪**宽容地一笑,这种人职工他见得多了。
杨为民受到表扬后,更加卖力地干活,整个人焕发了第二春。
杨大宝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说道:“爸,你都退休了,这么辛苦是图啥?”
杨为民红着脸说道:“你这个蠢货,纪**表扬我了,你知道不?”
杨大宝:“我知道啊,可是表扬就那么重要
吗?还不是得劳动?”
杨为民彻底绝望了。他这个大儿子是真的油盐不进啊,一个人连领导的表扬都不重视,还有什么能激发他的进取心?他怎么就这么倒霉,生了这么一个没出息的儿子。为什么利民那么差的人,竟然能生出君苏那么有出息的闺女,真是命运不公。
大宝跟杨为民的对话,通过杨利民传到了杨君苏耳朵里。
杨利民半是遗憾半是炫耀:“这个大宝是杨家长孙又如何,他还比不上你一根头发丝。所以说,生儿生女真不重要,有没有出息才最重要。”
看着大哥那绝望的眼神,杨利民胸中油然而生一种优越感,对杨君苏也愈发重视。他这个闺女就是脾气差点,嘴毒点,手段狠点,其他的都挺好。
杨君苏突然对大宝有了新的看法,她说道:“我觉得大宝真是坚守初心,敢于为理想而奋斗。”他达到了庄子所说的至人境界,全世界都鼓励他,他也不上进;全世界都打击他,他还是不动弹。他这种人若是活鱼,就很能蹦跶,若是咸鱼就咸得彻底。
杨君苏再见到大宝时,把自己更新后的看法告诉了他。
杨大宝:“……”
他沉默了一会儿,问道:“那你说,我的这种理想叫理想吗?”
杨君苏笃定地答道:“当然叫啦。”
杨大宝也对这个堂妹有了新的看法,不得不说,她的眼光真的挺独特,总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东西。以前,他觉得杨君苏抢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关注和重视,现在已经麻木了。反正他们家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也没什么可争的。随便她抢,她能抢走什么?
杨大宝这一瞬间,似乎想通了某些东西。
他冷不丁地说道:“我以后不跟你作对了,你能不能别让**活了?你想忽悠别人,随便。只要别忽悠我就行,反正不管你怎么说,我就是不想干活。”天天累个半死,被夸成一朵花又有什么用?
杨君苏:“……”
她飞快地考虑一下,这个杨大宝也就是条干蚊子腿实在没有肉,费劲拉下一条腿也没啥用。对他,自己早已放弃。既然如此,还不如放弃得再彻底些,让他躺一边睡大头觉去,别挡了自己的路就行。
杨君苏说道:“可以,我下次跟你
爸妈说一下。”
杨大宝松了一口气唉他就想混吃等死也不容易。
杨君苏说到做到抽了个机会就跟大伯杨为民说道:“大伯我觉得大宝哥可能是天生精力不足有些人就这样倒也不是大病就是容易犯懒。反正只要他不招灾不惹祸就行了其他的随他去吧。一块田里你不能指望都是好苗子你们家的二宝值得培养。大宝就放过他吧他不想干活就不干干好他的本职工作就行了。”
杨为民长长地叹息一声大儿子就是烂泥扶不上墙他还能怎样?只能如此了。从那以后他真的不逼着杨大宝干活了他自己干。
杨大宝没想到这个堂妹行动如此迅速还如此管用。他爸再也不揪着他干活和上进了。他也乐得清闲。
他忍不住跟弟弟感慨道:“君苏这人竟然说话很算话。”
**宝翻了个白眼:“不然呢为什么这么多人跟着她混?就是因为她真给你好处。君君姐向来说到做到特别讲信用说给你好处就给好处说打你就打你比我认识的男人都果断。”
杨大宝觉得杨君苏既然守信用他得讲信用便拍拍弟弟的肩膀:“二宝你以后好好跟着她混吧。”
**宝诧异地看着自家大哥这人发烧了?他忍不住伸手摸大宝的脑门还是凉的。
杨大宝拍开弟弟的爪子:“滚。”
反正从这以后杨大宝很守信用再也没有给杨君苏捣过乱遇到家人上头时他也不泼冷水就在旁边静静地看着就是有时会生出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寂寞。
大家见他这样还以为他们兄妹感情变好了呢。
接待完兄弟单位的参观杨君苏和朱明成还要给内刊写稿内容就是此次参观的总结和感想。
说到写稿朱明成不禁开始发愁。他只能做到文字通顺写材料还能将就看但写成稿子发表在内刊就不行了。
但是领导的命令他硬着头皮也得执行。朱明成熬了两晚憋出两篇文章交上去张**一边看一边皱眉。他可是研究过农场内刊的就大朱这水平别说跟杨君苏比了就是内刊上的其他文章也比不上呀
他说道:“大朱啊你拿回
去重写吧我对你的要求不高达到内刊文章的平均水平就行。”
朱明成回家后愁眉苦脸唉声叹气。他媳妇杨梅问清楚情况后说道:“说到写稿子杨君苏最擅长了。人家可是上过报纸的。你怎么不找她帮忙?”
朱明成说:“我跟她不熟怎么好意思找?”
杨梅笑道:“你整天拉着个脸跟人家熟才怪。这事包在我身上我去找她。”
杨梅带着朱明成的稿子去找杨君苏杨君苏一听就爽快答应了:“姐这事要是别人来说我不一定答应。但你既然开口了那我肯定得帮忙。你把朱同志的稿子拿来我看看我帮他改改。”
杨梅把稿子递过去杨君苏一目十行地看完心说怪不得不过审写得跟材料一样枯燥无味毫无特色。
她说道:“稿子先放到我这儿我明天改好拿给朱同志。”
“好的麻烦你了。”
杨梅走后
写完朱明成的她顺便把自己的那两篇也写了。
第二天早上她特意早去了20分钟把改好的稿子交给朱明成朱明成飞快地浏览一遍不由得心生佩服。这哪里是改稿这是重新写了两篇吧?写得真好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关键是还挺符合他的行文特点。
他感激地说道:“杨同志太谢谢你了。”
杨君苏淡然道:“小事一桩不用在意。”
说完她就去忙自己的事了。
等到上班朱明成把稿子交上去张**看罢频频点头:“写得不错以后就照这个格式来。”
朱明成连声答应。
王宏声也上交了两篇稿子上去张**看完最终还是采用了朱明成的。
王宏声傻眼了昨天他听到张**让朱明成重写稿子就憋着一口劲熬了半夜吭哧吭哧写了两篇打算今天把朱明成给比下去。哪里想到会是这种结果?
他一打听才知道朱明成的稿子是杨君苏改的气得咬牙切齿。
杨君苏和朱明成的文章同时上了内刊。
当朱明成看到自
己的名字出现在内刊上时,既高兴又心虚。
下班时,遇到杨君苏,他再次表示感谢。
杨君苏不在意地道:“没事没事,不用放在心上。
朱明成觉得总让人改稿也不好,这之后,他有空就琢磨怎么写稿子,有时还会向杨君苏请教。虽然他天份一般般,但胜在态度认真,杨君苏又会教,慢慢地他也能琢磨出一点门道。
张**十分惊喜,夸赞了好几回,愈发看重朱明成。
王宏声暗地里气得直咬牙,他没忍住,便在朱明成面前说杨君苏的坏话:“朱同志,你忘了杨君苏怎么忽悠你弟的事了?没想到你也重蹈覆辙了。
朱明成淡声道:“你想被忽悠都没那个资格,可能是人家杨同志不屑于忽悠你。
王宏声:“……你被忽悠你了不起。
王宏声最后连朱明成这个中立派盟友也失去了,在四分场可谓是彻底的孤家寡人一个。他越是着急融入,大家越是见了他就躲。
朱明成跟杨君苏的关系也逐步正常化。杨君苏也不急,仍旧跟往常一样,也并没有急着拉拢他。
朱明成也开始反省自己是不是过于草木皆兵了?他渐渐地对杨君苏放松了警惕。有时王宏声在张**说杨君苏的坏话酸话,他还会提醒几句。朱明成性格稳重,说话谨慎,他替杨君苏说话就显得更加可信。张**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