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瑞,我在这里!”
听到有人喊自己名字的苏瑞转头一看,发现是另一个好友——同样住在平安巷的韩宏义。与张家是做生意的不同,苏家和韩家都是读书人家。韩宏义亲爹韩郢和苏瑞亲爹苏桐年幼时还曾是同窗,现在一个考中了举人一个考中了状元。
也因为这个缘故,两家的交情还不错,两个小孩也能玩到一起。
苏瑞高兴地朝今天同样穿了新衣裳的小伙伴招手,“宏义你快来,这里还有位置!”
“爹,我们坐这!”
“我要坐在苏瑞的旁边。”
兴奋的韩宏义一边说一边拉着自家亲爹往苏瑞他们这桌靠,险些将韩郢拉了个踉跄。至于他娘自然是和孙氏一样,早就被迎到了内院与其他女眷们一起,并不与男宾一道吃席。
被儿子拉得险些摔跤的韩郢虎下脸,怒道:“急什么,毛毛躁躁的!我教你的礼仪呢?!还不快给长辈问安。”
韩宏义被训斥了也不生气,嘿嘿笑了两声后便站直了身子向苏曜问好:“宏义见过苏爷爷,给苏爷爷问安。”
苏瑞也向韩父行礼,“见过韩叔父。”
相互见过礼后,苏曜和韩郢也寒暄了起来。一个招呼他们坐下,另一个则询问苏樑和苏桐在京城可好,远远看着是一派和睦景象。
而韩宏义和苏瑞,则在大人的客套声中低头交谈。
韩宏义神秘兮兮地道:“苏瑞你听说了吗?”
苏瑞不解:“听说了什么?”
韩宏义压低声音:“就是张胖他大伯,张大老爷前几天在杭州花了三百两买了株菊花的事。他们说那是世间难得一见的墨菊,那花瓣比墨还黑呢!”
苏瑞震惊,“三百两一株?!”
祖父和祖母这些年给爹攒的买房钱也才六百两啊!
“是啊,就是三百两。”
韩宏义肯定点头,并道:“你这几天没出门不知道,外面都传开了。”
“他们有的说那墨菊是用墨水染的,不值这个钱。有的又说那是祥瑞,还说只要吃了那墨菊的花瓣就能满肚子墨水,变得才高八斗,因为它聚集了天地间的文气!”
“吃了就能去考状元了!”
苏瑞张大了嘴巴:“……啊???”
考状元这么简单的吗?吃几片花瓣就行,连书都不用读不用背?那祖父一边教一边跑到他脑海里的知识算什么?
祖父说了,想要在科举上得到一个好名次,得读好多年的书呢。
“我不信,他们骗人!”
苏瑞板起小脸,认真道:“考状元要先读书,我曾祖父和我爹就是这样。”曾祖父读了四十年,他爹读了二十年,不会错的。
韩宏义其实也不信,所以他道:“我也不信,我觉得苏瑞你说得有道理。你曾祖父和你爹就是状元呢,你肯定比外面的人要懂怎么才能考上状元。”
“但你不好奇吗?”
“黑色的菊花啊,我没见过,反正我挺好奇的。”
他越说越起劲,鼓动道:“要不我们去看看吧?就让张胖带路,这里是他家啊,他肯定知道那株墨菊被放在了什么地方。”
“我们就看一眼!”
苏瑞同样好奇三百两的菊花是什么样子的,他不但没在现实里见过,就连在‘丞相系统’那边也没见过呢。
祖父曾说五百两就能在京城外城买一座小宅子了,一朵菊花居然能值半座宅院?那如果他也有一朵黑色菊花,是不是祖父和祖母就不用再攒钱了,想买什么就能买什么呢?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他是不是可以考虑长大后不做大商人,而是和009绑定?
毕竟009给的技能卡是真的好用啊,祖父都钓上来两条鱼了!
苏瑞的眼睛亮了起来。
“好啊!那我们快点吃饭!”
……
想要早点偷溜去看菊花的两小孩饭吃得飞快,中途不管是长洲县令派了师爷前来贺寿,引来一场喧闹,还是下人们端上来一条和大人手臂差不多长,煮得香喷喷的大鱼都没有让他们的目光停留多久。
不一会儿,大人们还在推杯换盏呢,他们就已经吃完了。
中途韩宏义还趁人不注意,跑到另外一桌拉住张成一阵嘀咕,商量好了等饭吃完就让张成悄悄带他们去看一眼黑色菊花的事。
而此时,因为大人们还在说话闲聊,已经吃饱了的小孩子们无所事事,便在旁边的空地上开始了追逐打闹,场面渐渐混乱起来。
见状张家人便引导他们去花园玩耍,并让自家的几个孩子作陪。为了避免发生意外,除了孩子们自带的奴仆外,张家的几个小厮还被管事命令着跟在旁边看护。
苏瑞和韩宏义也在其中。
因为张家富庶,而且家里每逢红白之事时都爱给平安巷的其他人家下帖子,宴席摆了一次又一次,所以来赴宴的孩子们对张家的花园都很熟悉了。他们一听说可以去花园玩,个个都兴高采烈,开始呼朋唤友。
“我要去假山那边玩躲猫猫,你们要不要去?”
“加我一个!”
“我不去,我要去看大鹅!”
“那我也要去!”
“张家的大鹅刁人可疼了,我不要去。”
“那我也不去了……”
乱糟糟的声音过后,来赴宴的十几个孩子分成了三、四个队伍,分别由不同的小厮引着分开了,去往了不同的地方。张家的几个孩子也不例外,他们各自带着与自己玩得好的小伙伴尽地主之谊,没冷落下哪一个。
苏瑞几个也和人群分开了。
因为要悄悄地去看菊花,他们这一队里只有因为长得胖乎乎而被韩宏义称呼为“张胖”的张成,以及韩宏义、苏瑞、刘忠四人。其他想要同行的小孩,都被他们三人拒绝了。
而跟在他们身边的木讷小厮,是一个生面孔。
这人年龄并不大,也就十四五岁。人长得又瘦又小,回起话来也是支支吾吾的。不过他虽然长得瘦小,力气却很大。早上下过雨,中途有段路积了水不好走,他弯腰就把张成和韩宏义两个都抱起来了,还一点都不吃力。
这场景顿时把抱着苏瑞的刘忠都惊到了,他还打算走过去后再回去抱另外两个孩子的,没把木讷小厮放在眼里,没想到一回头人都在他旁边放下了。
他好奇询问:“小兄弟你叫什么名字啊?你这大力气是怎么练的?我见过的人里就没有你这样大力气的。”
依照管事吩咐,一直都紧跟在三个小孩身后的木讷小厮挠挠头,憨厚地回答:“俺叫赵大牛,爹娘说俺有一股牛劲,就给取了这个名。大力气是因为俺从小就吃得多,到处找吃的,吃着吃着力气就变大了。”
刘忠感慨,“那你是天生神力啊。”
赵大牛苦笑,“吃得多,时常饿肚子哩。”若不是这样,他也不会出来干活。
刘忠拍拍他,“那得好好干,饿肚子的滋味可不好受。”他自己也是农家出身,可太知道饿肚子是什么滋味了,事实上他也是来到苏家之后才能顿顿吃饱的。以前在家里,一天只吃两顿不说,三顿里就有两顿是稀的。
走在前面的苏瑞听到两人的对话,好奇地回头看了一眼。
他想起饭前跟祖父讨论过的事,便小声地询问张成,“张成,他是你大伯买来的还是雇来的?我祖父说是雇来的,等寿宴过完就走,是这样吗?”
张成不以为意地道:“是雇来的。”
“我大伯母说现在雇人比买人上算,等祖父的宴席办完,就能让他们走人了。花钱买的话不但要给卖身银子,还要有四季衣裳、每个月还要发月钱。”
“现在不是灾年,买人的价儿都涨了。还是雇的好,像他这样的一天只需要五十文,再给两顿饱饭就行。”
“我娘也这么说。”
旁边的韩宏义边走边道:“我娘还说,好后悔前几年其他郡县发大水的时候没有给家里买几个人,七八岁的男童当时只要二两银子一个呢,而一些老的只要给口吃的就行,跟白捡的一样,不像现在都要十两一个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