狭窄的小巷里因着常年见不到阳光导致阴暗潮湿自带着一股水汽。
虽然是大白天但因为小巷两边都是高高的墙进到其中就像是进到了黄昏入夜一般。
一中年女子挎着竹篮竹篮中放着一些青菜她对巷子里的阴暗看不清**以为常熟练踩在泥泞的路上进到了一**木门民居中。
“从林娘子家回来了?”
屋内正垒灶台的中年男人听到动静从破旧的灶房探出头:
“王童生真的来信了?这次不是骗子吧?”
因着王童生是莫名失踪因此街坊邻居说什么的有有人说他是被人杀了丢进了护城河有人说他是和人私奔了也有人说他是得罪了人逃命去了。
还有人眼见他家中如今只有女眷还只有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女儿起了贪心。
有如王家亲戚那般想直接侵吞家财的也有混子穷鬼想入赘给林娘子当夫婿的还有人假冒王童生给婆媳两人写信编个借口要钱的。
也好在林娘子和她婆婆都一一躲了过去那假冒成王童生的骗子一开始倒是也仗着两人急切骗了一笔只是太贪又写信来要钱让她们看出了端倪。
报官之后将人抓了出来只是银钱却是要不回来了还要给一些钱打点负责抓人的差役。
说来也是唏嘘一场天降横祸一个好好的家人财两失就这么破败下来了。
女人也进了灶房说着:
“这次是真的我不认字但林娘子和她婆婆认字说是那字迹和王童生一模一样。”
她从水缸中舀起一瓢水结结实实喝了好几大口才算是稍稍缓了口渴。
方才因着和其他娘子们一同凑在林娘子身边打听安抚说得是嗓子都哑了。
感觉嗓子好点了她这才继续说着有力证据:
“不光有信还托人送回了两串钱呢哪个骗子还没骗到钱就先自己送钱的。”
听到那边还送了钱来中年男人便也觉得这次是真的了。
“真是叫拐子给拐了?”
“可不是王童生那日回来的晚些那拐子胆大得很这般一个大男人直接趁黑将人绑了带走被卖到了柳州做黑佣户。”
中年男人咂舌:“柳州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两年都没有消息。”
“可不是,倒是没说那帮人是怎么看管的,只说一直不得出去,直到官府查到了拐卖案子,一路顺着查到了买了他们的主家头上,才将他们给救出来。”
中年女子说到这里,自己也觉得稀罕:“那官府的主官是个好官,还消了他们的奴籍。”
一般像是这种跨州的案子,哪怕是朝廷还在的时候,良家被掠卖成奴籍,若想消奴籍,那是要这些人的家人找户贴地官府开了条子,千里迢迢赶过来,确定了身份才行的。
像是柳州官府这样干脆利落消掉奴籍,允许被掠卖的良家自行归家的情况,还真是头一回听说。
“因王童生如今身子虚弱赶不了路,就先留在了柳州,他有功名,如今就在那官府中做事,每个月都有俸禄拿,待养好了身子,又攒够了路费,就能回家来了。”
中年男人便道:“那等他回来了,我也去祝贺祝贺,这两年林娘子她们婆媳支撑艰难,可算是熬出头了。”
“是该去的,王童生给我们文儿启蒙过,虽说没拜师,但他逃过大劫家来,我们肯定要去看看的。”
中年男人:“这也是王童生的运道了,被掠卖出去,竟还能遇上这般稀少的好官,说不得也看在了他有功名的面子上。”
两人又说了几句闲话,女人和他一同垒完了灶台,干完活本该歇息,但她突然想到:
“文儿的纸是不是要用完了?你再去买一些回来。”
“诶,我洗个手就去。”
文儿是两人最小的一个孩子,不像是其他的哥哥们一样,他从小就秀秀气气。
家中长辈说这孩子有文气,买了些糕点米粮,送到了王童生那托他开了蒙,结果竟也读下来了。
原本指望着将文儿供出来,结果朝廷没了。
好在念过的书不是白念的,朝廷没了,但各地都被大人物分别占据,官府也还维持着原本的效力,读书人照样比普通人家更有出路。
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家来说,哪怕是孩子去做个账房先生,那都是改头换面了。
且,都供到现在了,眼看就要出成果的时候,这个时候放弃,任谁都不肯甘心。
因此,一家子依旧是咬牙顶着压力供着。
中年男人洗了手,出了小巷,一路熟门熟路的准备往离家中最远的那个书肆去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
不去离家里最近的那一家自然是因为最远的那家才是最便宜的。
虽然也便宜不到哪里去但能省下一笔走一些远路也不算什么。
元洲城内还是很热闹的。
他走过茶肆走过织布坊走过街头小吃又走过小酒楼路过几个跑跳追逐打闹的小孩又走过卖纸摊再走过糖葫芦摊……
嗯?等等走过什么??
中年男子猛然一回头吓了他后面卖糖葫芦的小贩一跳。
“郎郎君……是要糖葫芦吗?”
“不买不买。”
小贩:那你突然回头吓我一跳。
他看着中年男子大踏步的朝着自己走来……绕过他走向了他后面的卖纸摊。
“这纸张怎么卖得这般便宜??能不能瞧瞧货?”
卖纸摊的摊主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管家角色穿着不算多贵但绝对不穷。
卖纸嘛也并不需要叫卖写上价钱认字需要纸张的自然就来买了。
现在见到有人上来了他淡定回答道:
“自然可以这里就是了。”
中年男子虽自己不读书但儿子用的纸一向都是他去买的买多了自然也知晓怎么看纸张的好坏。
此刻小心翼翼拿起一张纸眼睛瞪大左看右看都看不出哪里有毛病。
“这质地细腻连发黄都无到底哪里有瑕疵
摊主道:“郎君不知这是柳州纸柳州纸造价便宜因而卖价也便宜我们卖的可都是好纸并不是因为瑕疵在降价的次品纸。”
“柳州纸……”
因着今日刚听到了来自柳州的消息中年男子一下就对上了号。
可柳州产纸吗?从前怎么没听说过?
诶呀不管了!
他个买鸡蛋的难道还要管鸡是怎么下的蛋吗?!
“我要半……不一刀纸。”
一刀纸就是一百张他们家文儿用的节省也能用上许多天了。
“好嘞!”
中年男子正等着摊主包纸就见前方突然冲出来几个穿着长衫的书生。
“就是此处!!”
听说看这本书的人都是很幸运的,分享后你的运气会更棒
“我早晨便是在此处买的纸!
眼见这几人气势汹汹,他心里一突。
这几个书生他都认得,和他儿子可是在一个书院的。
这纸张不会是有什么问题吧?
不过想想也是,他就是去书肆买纸,都买不到质地这样好的纸,怎么可能路边一个小摊子,就能以这般低廉的价格买到这样好的纸张呢?
还好,还好他还没有给钱。
中年男子脚步微微往后移,准备直接跑路。
就听那为首的书生颇为激动道:“好用极了!!且价格还十分便宜!说是柳州来的,快些,快趁旁人还没发现,我们多买些囤起来用!
中年男子:“……
他后撤的右腿迅速回拢,且还往前一步,伸手拿荷包掏钱递给老板一气呵成。
“老板,再买一刀,先帮我装上,我可是先来的。
还好他反应的快,刚说完,跟在为首书生后面的几个书生都冲了上来:
“老板,给我来三刀。
“我要一刀!
“冷兄你怎么只买一刀,此等便宜纸张千载难逢,只买一刀哪里够,你若是钱不凑手,我先借你也行。
“也是,那我要两刀!
摊主依旧是老神在在的模样:“大家莫急,这纸绝对够买,我一个一个的装。
又有几名书生听到消息赶来,应当也是先是有人买了,发现如此便宜的纸竟还质量这么好,同样告知了身边的同窗好友。
很快,小摊就被书生们围满了。
中年男子包着自己买下的两刀纸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