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里的水稻陆陆续续开始出苗,这个阶段稻苗已经稳定下来。
沈大山去田里的次数也开始变少,反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开荒。
山洞附近的杂草和灌木都被清理干净,整理出一大片平地,林禾打算用来种黄豆。
“娘,这黄豆已经晒了两天,今儿还要拿出去晒吗?”
王三娘又把黄豆拿了出来。
这两天难得开太阳,大人去山上开荒,大妞二妞就守着晾晒在洞口的黄豆。
一是怕下雨,二是怕有鸟来偷吃。
“两天就够了。”
黄豆种子晒两天是为了提高发芽率,两天足矣。
沈大山照例先去了梯田,回来后揣着两个糍粑、两个土豆和一大罐水去翻地。
林禾没让王三娘跟着,而是带着她往油茶树林走。
二人手上都拿着一把小锄头,这也是林禾用石头和木棍做出来的。
虽然瞧着简陋,但挖东西却很方便,拿在手上也比大锄头轻便许多,出门要用时只需要别在腰间或者拎在手上。
“娘,咱们是要来挖什么东西吗?”王三娘的语气中带着些兴奋和期待。
每次跟着娘出来,总会找到好吃的!
“嗯。”林禾应了一声,抬手把拦在面前的油茶树枝撇开。
前几日过来,这些折耳根都还只是冒了个芽,嫩到不能挖。
但今日林禾隔着油茶树的树枝都能看见随风摆动的折耳根叶子。
紫红色的嫰芽变成了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是紫红色的叶子,这个时候的折耳根正是最佳食用期。
“这是折耳根,根和叶子都能吃,挖回去凉拌或者当调料都行。”
林禾蹲在旁边,扒开周围的杂草,揪住一簇折耳根叶子,用小石锄一点点挖开周围的土。
折耳根本就脆,很容易断,埋在土里的根又连在一起,稍微粗心些就容易折断。
王三娘蹲在另外一边,跟着林禾一起往下挖,二人不到一刻钟就挖出一大片。
折耳根有长有短,长的能有十厘米,绕成一团盘在地上,短的也有两三厘米的,还有没长出来,可以带回去种上。
林禾抖落最后一簇折耳根上带出来的泥巴,将挖出来的土都填埋回去。
王三娘看着还剩下一大半的折耳根,“娘,这边的我们不挖了吗?”
“不挖了,总要留下一些,以后还能找过来挖。”
林禾把清理干净的折耳根放进一旁的竹篮里,率先往回走。
她一直记得前辈们的话,山里的食物你能碰上都是馈赠,再好的东西都要留一点。
既是给其他动植物活路,也是给未来的自己留活路。
折耳根几乎一年四季都在生长,发现一片折耳根之后能吃很久。
回去的路上,林禾绕路去上次发现野蒜的地方挖了几株野蒜。
之前没有全部挖完,这次挖的野蒜都是后来新长出来的。
山洞前林禾特意留了一小块地,就是为了种些野蒜和折耳根。
这样的调味品种在家门口再好不过,需要的时候一出门就能摘到,既方便又无需操心保鲜的问题。
折耳根适应力强,林禾移栽的时候没费太多功夫。
至于野蒜,林禾将其分株后晾了半个时辰才栽种好。
午膳沈大山为了省时没回来,林禾她们也就着干笋汤,吃了几个早上煮的土豆。
王三娘扛着锄头去找沈大山,林禾则留在家里做豆腐。
昨晚泡在陶盆里的黄豆,林禾端了出来,伸手去捏黄豆,吸饱水分的黄豆轻易就能捏碎豆皮。
这个程度就代表黄豆已经泡好了。
林禾把陶盆里的水都倒干净,将泡好的大豆分批放进石臼中,用清洗干净的木槌反复捶打。
“咚咚咚”的声音停下,林禾擦了把额头上的汗,“大妞、二妞你们俩帮我倒些水进来。”
大妞拿着陶碗站在蓄水池旁,“奶奶,要舀一碗水吗?”
“不用,只要盖住碗底就行。”
林禾没让她打满一碗水,是怕她把握不好度,倒水的时候倒多,干脆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