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字狱录 李时予

2. 02

小说:

字狱录

作者:

李时予

分类:

穿越架空

月华如水,夜深人静。

刑部大牢的屋顶上有个身着夜行衣的身影在快速移动,她步伐轻快,从房顶上掠过,瓦片间的轻响引起了底下狱卒的警觉。

一个高瘦的狱卒四处观望,随后拍了拍旁边昏昏欲睡的人,问道:“你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

“这深更半夜的,有什么声音,你听错了吧。”

瘦子侧耳细听,初春的夜晚连虫鸣都不曾有,耳边一片寂静,他放下心来。

眼见天色亮了起来,巡逻的人已经来了。

“昨夜有何异常之处?”

“没有,一切如常。”

“那便好。”

话音刚落,就听见大牢内有狱卒的喊叫声。

门口的四个人面面相觑,还是瘦子先反应过来,大喊一声:“不好。”便冲了进去。

剩下三人紧随其后,进去一看,有个牢门大开,里面的刑犯已经不见了踪影。

刑部尚书批了一夜公文,天亮方止。他按了按酸涩的眼眶,才走到门口,刑部员外郎就火急火燎地跑来汇报。

“大人,不好了,刚才司狱官来报,昨夜有人从刑部大牢里劫走了一个死刑犯。”

“什么?!何人劫狱?人往哪跑了?派人去追了没有?”刑部尚书一连几个问题,员外郎都回答不上来,他吞吞吐吐地说:“尚,尚不明朗。”

“你这话何意?”刑部尚书一夜未睡,脑子有些发晕,再听到下属的回答,感觉有口气哏在胸口。

员外郎审慎地说:“据司狱官所述,等狱卒发现之时,人已经不见了踪影,没人见到劫狱之人的样貌,更不知道往哪里去了,所以无从下手。”

说到最后,员外郎不敢直视尚书的眼睛,声音也逐渐降低。

“那些狱卒都是吃白食的吗?还不去给我找!”刑部尚书冲他大喊。

“是,属下这就派人去找。”

等人走后,刑部尚书扶着椅子坐下,他揉了揉头,觉得头一抽一抽地疼。

刑部乱成一锅粥的时候,此时的锦衣卫却很振奋。

一个时辰前,探子来报,在城郊发现了可疑的踪迹。于是徐孟沅召集了人手,正打算出发去城郊。

“启禀大人,人已经召集完毕。”

徐孟沅轻点头,“出发。”

“是。”

徐孟沅骑上马,身后跟着一群锦衣卫浩浩荡荡地往城郊赶,马蹄声阵阵,带起一路的尘土,也敲击着人们的心。

“这又是怎么了?”

“怎么出动这么多锦衣卫,是出什么事了?”

“被锦衣卫盯上,又有人要倒霉了。”

路边的摊贩凑在一起七嘴八舌地讨论,没过一会儿就又各忙各的去了。这一两年来,这种场景没过一段时间就会上演一次,已经不稀奇了。

城郊外,徐孟沅的人已经埋伏在树林里,等待着前方探子回报。

不久后,有个小旗附耳在李元铎耳边低声言语,李元铎眼珠转了一圈,走到徐孟沅身边。

“大人,探子来报,疑犯的踪迹在前面消失了,不过他肯定跑不远,不到五里外就有一个村庄,估计人就躲在那里,我们的人已经守住了村的出入口,他跑不掉的。”

“好,让人在外面守着,派一队人乔装打扮成村民进村,别打草惊蛇。”

听到李元铎的声音,徐孟沅才睁开了眼,锐利的目光如剑锋出窍,不带一丝感情地下达命令。

“是。”

李元铎从她在北镇抚司时就跟着她,徐孟沅升官后提拔了他做指挥佥事,依旧跟着她做事,两人配合的已有默契。

乔装好的锦衣卫进了村,剩余人在村口的树丛中埋伏等待,青绿色的衣服跟树林融在一块,分不清彼此。雨渐渐大了,打在人身上,落在眼上,可是握着刀的人们仿若无知无觉,眼皮眨都不眨,目光鹰隼地盯着前方。

“驾——”

槐序头戴斗笠驾着马车,斗笠遮住了他大半张脸,只能看到他紧绷的下巴,车轮碾在青石板上,留下了两行夹杂着泥土和野草的痕迹。

似乎察觉到了什么,槐序骤然扯紧马缰,停下车。

“吁——”

他回头对车内的人低声说道:“公子,这里好像不太对劲。”

闻言,坐在里头的玄英掀帘坐到了车架的另一边,他手里握着剑,注视着道路两旁。

他跟槐序对视一眼,两人长得有些相似,年岁也相仿,只是细长的眼以及常常蹙着的眉让玄英看起来更加沉稳一些,此刻两张脸上皆布着凝重。

这里太安静了,像是有人刻意为之。

“公子,您坐稳了,我们得尽快进城。”

“好。”

听到回复,槐序抽动马缰,加快了速度。

李元铎正留心村口的动静,忽然听到马蹄声,他立马跟徐孟沅汇报。

“大人,前面有辆马车正朝这来。”

“拦下来。”

“是。”

道路两旁冲出一群官兵,槐序早有所察觉,扯动缰绳,拽回马头,在距人两丈远之处停驻,马儿因为急停而猛地扬起前蹄,嘶鸣一声。

槐序和玄英立马抽出手中剑,直指前方,眼底的杀意比冰冷的武器更胜。

“你们是什么人?”

李元铎从手下的包围圈中走出来,亮出腰间的牌子,“锦衣卫在此办案,闲杂人等速速离开,若是妨碍了我们捉拿犯人,就拿你们治罪。”

平常人听到锦衣卫的名头吓得掉头就跑,没想到眼前的两人却无动于衷。

甚至左边头戴斗笠的半大少年还敢当面讽刺:“锦衣卫?好大的官威啊。”

听到此处,李元铎的脸色变了,他不知道是该佩服眼前人的胆量,还是该嘲笑他的不知死活。

“晾你年纪还小,放你一马,速速离开。”

槐序还欲还口,身边的玄英制止了他,看着他的眼睛,轻轻摇了摇头。

想到公子还在马车上,槐序抿了抿唇,将头转到一边,将话吞下。

玄英说:“我们要进城,便只有这一条路,你放我们过去,你们接着办你们的案,我们互不打扰。”

“不行,我们大人有令,在抓到犯人前,任何人都不许过去。”

“那就是没得商量了。”

玄英不欲再与李元铎废话,与槐序两人围着马车,微弓着背,手里的剑已蓄势待发,样子看上去有些骇人。

对面的锦衣卫也呈现出战斗姿态,等待着李元铎一声令下。就在这一触即发之际,徐孟沅骑马而来。

李元铎抬手示意手下不要轻举妄动。

马上之人穿着大红蟒衣,衣服上饰有四爪飞鱼纹,腰系銮带,佩绣春刀,坐于马上,睥睨地望着马下众人。

槐序玄英交换了一个眼神,眼里皆有惊讶,随即更加警戒地看着来人从马上跃下,走到人前。

她的身量在女子中算是极高的,大约在五尺至六尺之间,銮带系着的腰堪堪一握,浓眉星目,唇上未点女子所用朱红,也没敷粉,一副男子的打扮,看起来像极了话本中唇红齿白的书生。

京城什么时候出了这样一位人物,看来他们久不在京城,发生了许多他们不知道的事情,玄英心想。

徐孟沅侧目迎上玄英端详的目光,目无波澜,似是不把他放在眼里,淡然开口:“马车里是何人?让我们掀帘查看,若无异常,就放你们过去。”

“车里除我们公子外,别无旁人。”

“口说无凭,若不是心中有鬼,为何不敢让我们查验?”

徐孟沅语气加重,示意李元铎动手。

“玄英,让他们查。”

马车里穿出一个清亮的男声,徐孟沅抬手,身边人停下了动作。

“公子!”

槐序和玄英出声劝阻。

“无妨。”

徐孟沅倒是对车内之人有了兴趣,她轻挑细眉,高声说道:“你们主子都发话了,这下可以查了吧。”

说着,提步向前,走到马车旁,槐序一脸戒备。

“槐序。”

张淮清似是能看到车外的一切,他叫了槐序一声。

玄英率先把剑收入鞘中,槐序见状不情不愿地让开,只是目光依旧黏在徐孟沅身上,注视着她的一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