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字狱录 李时予

11. 11

小说:

字狱录

作者:

李时予

分类:

穿越架空

二月二十八,放榜之日。

礼部大堂前,礼官着绯色官服端立于一旁,手捧黄绫裱褙的榜文,待金吾卫擂鼓三声后,礼官便将黄纸书写的金榜悬挂于门外。

身旁另一人负责唱名,每唱一名,皂吏持红帖疾奔报喜。

此时的李府内,侍女奴仆皆整装在府外迎接皂吏。

赵谦还未听到马蹄声,从大老远外下人就先一步跑来报喜了。

“来了,来了,报喜的官吏来了。”

即便早已知晓,听到此消息,赵谦仍是喜出望外,吩咐身旁的侍女:“快去将这好消息告知老爷和少爷,快去。”

“是,奴婢这就去。”

皂吏踏马而来,马还未停稳便从马上跃下,边走边道喜:“恭喜,恭喜,府上大喜啊,还请知会尚书和公子一声,小的是来送捷报的。”

“贵使辛苦,还请进门喝口茶。”

“好,好,好。”

榜单上一共有九十六名考生的名字,等礼官全部唱完名,早早等待在堂前的考生们便一哄而上,围在黄榜前,迫不及待地寻找自己的名字。

“我找到我的名字了,我是第三十名,我中了!”

“哪呢?哪呢?我怎么没找到我的名字?”

“赵兄,你在这,第五十四名。”

“怎么没有我的名字?”

“……”

同一时空里,有人欢喜就有人忧愁。

早朝过后,皇帝本只想留下张淮清询问此次春闱的一些事宜,不想徐孟沅也自请留下,说有要事汇报。

于是乎,武英殿中,张淮清与徐孟沅跪在殿中,等待着皇帝的指示。

“你们起身回话吧。”

“谢陛下。”

“谢陛下。”

皇帝照例先点徐孟沅的名,“徐卿,你有何事啊?”

“陛下,还是让张大人先说吧,臣的事可容后再禀。”

“你也跟那些文臣学会了卖关子这一套。”

这话不痛不痒,徐孟沅稍微低了低身子说:“臣不敢。”

皇帝将目光放在她旁边站得挺立的张淮清身上,“张卿,今年的贡士名单朕已经看过了,一共九十六名,其中可有可造之材啊?”

“禀陛下,这九十六名贡士能从千万人中脱颖而出,自然都是国之栋梁。”

皇帝一而再再而三地被人拿这种场面话应付,已经没有了耐心。

“你也要拿这种话来敷衍我吗?”

张淮清依旧不卑不亢,“陛下息怒,臣还未说完。臣看了这许多试卷,确有一名考生引起了臣的注意。”

“是何人啊?可是此次的第一名?”

张淮清摇头,“并非第一名,而是此次会试的第三名,吏部尚书家的公子,名为李域。”

“李域?朕对他也有所耳闻,吏部尚书养了个好儿子,京中溜鸟取乐一事都少不了他,看到名单时,朕还以为是同名,不成想还真是他,朕倒不知他何时有这么好的文采了?”

徐孟沅适时插话:“陛下,张大人一番话倒是勾起了臣的好奇心,不如也让臣见识见识这位尚书公子的文采?”

皇帝起身,在原地踱步,问:“你想怎么见识?”

“不如调这位李公子的卷子来一观?”

张淮清附言:“臣亦赞同徐大人所言。”

徐孟沅不曾想他会附和自己,瞥了他一眼,张淮清却不看她。

两人一唱一和下,皇帝想了想,还是点头同意了,“调卷?此提议不错,着人去办吧。”

司礼监太监听言,出门传旨去了。

底下办事的手脚很快,不过须臾,太监就领着卷子回来了。

试卷自然要由皇帝先过目,皇帝才看几行便脸色大变,摔了案上的茶壶。

“混账。”

太监们吓得跪了一地,张徐二人在茶壶落地的瞬间也跪了下去。

“张淮清,这就是你给朕选出来的人才?你的脑袋不想要了?”皇帝气得站起身,来到张淮清面前。

殿内气压骤降,众人皆屏息以待,连气都不敢喘,怕殃及池鱼。

张淮清直视天颜,“陛下息怒,臣实在不知何处做错了,还请陛下明示。”

“你竟不知?这文章你可看过?”

“自然看过。”

“看过还敢说不知,来人,把他拉下去砍了。”皇帝怒极了,门口的金吾卫已经一左一右架住了张淮清,要将他拖出去。

徐孟沅连忙出声:“陛下。”

皇帝转身回到了龙座上,“你要为他求情?”

“臣并非要为谁求情,只是何不让他死得明白一些,臣也想知道张大人到底何处触犯了陛下。”

“哼,你自己看吧。”

金吾卫暂且住了手,太监将李域的卷子交到了徐孟沅手里。

徐孟沅一目十行地读完了,又将这卷子递给了张淮清。

张淮清理了理被人扯乱的衣袍,接过来,几秒后,恍然大悟。

他跪地请罪:“陛下,此卷所书内容,臣一概不知。”

“你还想狡辩?你既说欣赏他的文采,怎会不知?你还想欺君不成?”

张淮清笃定道:“陛下,这并非李域的试卷,或者说,并不是臣所见到的那份卷子。”

张淮清的话如一阵惊雷,皇帝一时有些头昏脑涨,他稳了稳神,传了负责批阅李域试卷的同考官来。

那同考官与张淮清所言一致,这卷子竟不是原先批红的那份。

徐孟沅:“陛下,臣有话要说。”

“说。”

“臣前几日收到密信,信上说此次春闱有人舞弊,其中严明舞弊之人乃是吏部尚书之子,李域。”

徐孟沅的话无异于火上浇油,皇帝手里捏着呈上来的密信,怒极反笑:“给我宣李秉来见朕。”

太监还未出殿门,皇帝又说:“不,让李域一个人来。”

旨意传到李府时,李秉有一瞬间的慌乱。

“公公,陛下为何要传小儿进宫面圣?”

“圣意岂是你我可以随意揣测的,陛下有命,照办就是了。”传旨的太监是宫里的老人了,即使面前站着的是吏部尚书,也照样不给面子。

他虽没在皇帝身边贴身伺候,不过他可是听说了,陛下刚才在武英殿发了好大一通火,接着就着人传吏部尚书家的儿子入宫,这怎么看都像是要大祸临头的架势。

他清了清嗓子,催促道:“李大人,还是请公子快些跟咱家走吧,别耽误了时辰。”

“爹,怕什么,我看陛下就是看我文章写的好,想见见我。”李域觉得他爹太杞人忧天了,他拉着传旨的太监就往外走,“公公,陛下不是急着见我吗?咱们快些走吧。”

“李公子,你慢些,咱家跟不上了。”

李秉看着李域拉着太监急冲冲跨出门的身影,嘴角抽了抽,“赵谦,你说就他这个德行,陛下能看中他什么?他什么时候才能成事?”

赵谦倒是笑了,“老爷,您太低估少爷了,他虽然爱玩,但是还是懂得轻重的。”

李秉看不透皇帝此时为何要招李域进宫,他的心悬在中间,不上不下的。

“事情都处理好了吗?”

赵谦闻言收了嘴角笑容,“小的都办妥了,您放心。”

“嗯。”

李秉稍稍放下心来,但愿只是他杞人忧天了。

武英殿外,奉茶的太监立在门外,不敢推门进去。

他趴在门上听,瞧着里面没动静了,才大着胆子进去。

才走到帘后,皇帝爆怒的声音又传到了他耳朵里,他扶着茶盘的手抖了抖,用右手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汗,掀开帘。

还未瞧真切,那边飞来一样什么物什,太监的脑袋被东西击中,脚边一滑,手里的茶盘就丢了出去,连疼都不敢喊,他就先跪下身去请罪。

这边,皇帝连个眼神都没给他,殿中所有人像是看不到他似的,没有人有心情管他的死活。

最后还是皇帝身边的德子斥了他几句,把他赶出了殿。

这时候让他出去就是救了他一命。

李域整个人快要趴到地上,脑袋抵着冰冷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