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默、冯怀章和耿晓波就茶道谈了一会儿,一杯茶喝完后,耿晓波主动看着冯怀章说道:“老冯,你跟着我和陈县长一起去六安镇吧。”
“镇委**祁孝川可是你一手提拔上来的,他听你的。”
“镇长何水彤是江南农业学院毕业的,这女人是学校的优秀毕业生,后来考上了选调生,就到了六安镇。”
“农业特色种植是何水彤提出来的,本来六安镇是以贡米为主打的,孝川**走的就是传统的贡米种植,可水彤镇长非要搞什么特色套种。”
“水彤镇长那套特色套种,一开始听着挺新鲜。”
“她要在贡米田里插空种金丝皇菊,说水稻长到半尺高时把菊苗栽进去,稻子遮阴能护着菊苗,菊花开花时还能吸引蜜蜂,给稻子传粉。”
“她还说要在田埂上种紫花苜蓿,既能当绿肥养地,又能割了喂镇上的养蜂场,搞稻—菊—牧循环。”
“一开始孝川**是不同意的,说六安镇种贡米种了几十年,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最稳当,瞎改容易砸了贡米之乡的招牌。”
“水彤镇长偏不,拉着农业局的人来测土,还找江南农院的老师来做技术指导,硬是在镇东头划了两百亩试验田。”
“头一年确实见了效,稻子没减产,菊花还卖了好价钱,镇上几户试点的农户赚了双份钱,何水彤这下更有底气了,去年非要把试点扩到一千亩,还说要申请‘稻菊套种’的地理标志。”
说到这,耿晓波叹了口气道:“可问题就出在扩种上。去年夏天雨水多,菊花喜干,田里湿度一大就招了**病,一开始没当回事,等发现时已经蔓延开了。”
“水彤镇长急得天天泡在田里,找专家来治,药没少打,钱没少花,最后菊花还是减产了三成。”
“更糟的是,打药的时候没控制好量,有几户的稻子也受了影响,穗子比往年小了一圈。”
“孝川**本来就憋着气,这下直接炸了,在镇党委会上跟水彤镇长吵翻了,说她为了政绩瞎折腾,还把农户的抱怨往上报了。”
“水彤镇长也不服软,说只是技术调试期的小问题,非要接着搞。”
“现在镇上分成两派,支持孝川的觉得该退回去种纯贡米,稳扎稳打。”
“支
持何水彤的觉得套种是长远路,不能因一次减产就放弃。”
“两人为这事儿闹得不可开交,六安镇的特色农业项目也卡在了这儿,没人敢拍板下一步该怎么走。”
“这事我给陈县长提了一嘴,他当时就说没收益的农业项目就得停。”
“所以,这次郭清泉就是借着我说的这个点,把省报记者搬来了,于是水彤镇长带头接受采访,又找了一些农户接受采访,就有今天的头版二题。”
耿晓波说完这些话后,从手提包里拿出了一份今天的省报,递给了陈默。
陈默一大早被欧阳芸的**吓着了,还顾不上看报纸,此时,他接过耿晓波递过来的报纸认真看了起来。
郭清泉还真是阴险啊,找来的记者实力还不错,标题搞了一个“特色农业项目叫停当地农户质疑政策‘急转弯’”,这题目就暗指是陈默这个代县长搞的鬼。
果然,在文章中就提到了县里的决定,还提了停工损失,没提病害成因和技术补救措施,倒是把代县长的决定,扣得很准。
冯怀章这时凑过来扫了眼报纸,眉头拧成疙瘩,极不满地说道:“县长,这报道明着冲项目来,实则是针对你。六安镇这摊子事,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
“越是烫手,越得接稳。”
陈默放下报纸果断地说道:“走,去六安镇。但不是以叫停项目的姿态,是去解决问题。”
“老耿,通知农业局派两名植保专家,再带上去年的气象数据和土壤检测报告。”
陈默直接叫的是老耿,没再用官职称呼他,显然已经完全接纳了耿晓波了。
耿晓波赶紧应道:“好的,陈县长,我先去安排,一会儿我们楼下会合。”
说完,耿晓波就先出了小会议室。
耿晓波一走,冯怀章看着陈默说道:“县长,你这是原谅了晓波县长?”
陈默笑了笑说道:“我看看网上还有没有我的作风问题贴子?”
陈默拿出手机,搜索了一下,果然没有乔良传真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