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胤祺家的咸鱼格格(清穿) 同吹月

2. 第 2 章

小说:

胤祺家的咸鱼格格(清穿)

作者:

同吹月

分类:

穿越架空

第二章

胤祺今日心情有些烦闷。

上书房是清朝皇子们日常上课之地,有谙达们传授读书明理、研习经史,也有专门的师傅亲授骑射之术,他自小养在宁寿宫,九岁之前只会说蒙语,开蒙后本就跟不上进度,太后对他的学业并未过多苛责,在她眼里只盼皇孙平安长大,至于学业并不重要。

起初他也是这样想的,小小的人儿在寒冬腊月顶着困意,一句汉话也不会说,一个汉字也不认得,好在有同龄人相伴,跟着兄弟们一起,补补觉也没什么不好。

直到康熙领着众大臣和藩国使臣来到上书房,向众人展示他饱读诗书的皇子。大阿哥胤禔年岁最高自不必说,文章倒背如流,各类典故脱口而出,太子胤礽乃康熙最宠爱的皇子,天资聪慧,谙达们也极为尽心,倾囊相授,对文章的理解听得康熙频频点头,三阿哥胤祉、四阿哥胤禛,一个勤勉好学,一个笃实稳重,虽比不过两位兄长,但在这个年纪能有如此见解,也很优秀。

唯独他,比上不足比下也无余。

小七胤祐、小八胤禩都能摇头晃脑地背上几句,奶声奶气的声音逗得康熙哈哈大笑,可他却连一句三字经都磕磕绊绊,康熙的脸瞬间铁青,纵然他听不懂众人的窃窃私语,也清楚自己惹得皇阿玛不快。于是,之后的他就像变了个人一样,格外用功,每日早早地就来到上书房温书,闲暇时也不忘锻炼身体,可他毕竟天资有限,多年努力唯有骑射上还算颇有建树。

每年八月,康熙都会举行木兰秋狝,不仅有涉猎比赛,期间还会接见蒙古各贵族首领,是阿哥们能向皇阿玛表现自己的好机会。去年因为失误,他只猎得几只兔子,今年他可要好好准备,争取一举夺魁。

其他皇子早已离开,胤祺回到空无一人的上书房稍歇片刻,见他起身,哈哈珠子立刻有眼色地收拾好笔墨跟在主子身后。

宁寿宫太监早候在宫门外,见胤祺的身影忙上前了两步,笑呵呵道:“五爷吉祥,太后她老人家惦记您,知道这么冷的天五爷还在练习骑射,特意吩咐小厨房准备了姜汤,让您暖暖身子。”

胤祺念及皇玛嬷的关爱,命哈哈珠子接过食盒,这才轻笑道:“替我多谢皇玛嬷,胤祺会的。”

得了话的太监笑眯眯地冲胤祺打了个千儿:“那奴才就回宁寿宫复命了,阿哥慢走。”

胤祺站在原地,直到太监的背影消失在拐弯处才收回目光,望着食盒默默叹了口气,他自小胃口不佳,尤其近几月更沾不得半点荤腥,但凡闻到油腻便会反胃。为了不让太后担心,每每到宁寿宫用膳时,他总会逼着自己少用一些,可回到阿哥所的住处便会尽数吐出,康熙只当他练习骑射这才瘦了,也没多问。

可眼下这姜汤……

“五哥!”

正犯愁时,十二岁的胤俄跑过来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怎么不回家,站在这里发呆?”

十阿哥胤俄是温僖贵妃所出,她是孝昭皇后的妹妹,辅政大臣遏必隆之女,母家背景显赫,胤俄在康熙的十几个儿子中算是出身贵重的。

自从去年十一月初三,贵妃薨逝,如今也已快四个月了,温僖贵妃生前性子刚直跋扈,并无深交的妃嫔,那些出身不高的阿哥,也因忌惮他的母家,不敢与胤俄亲近,胤祺心疼瘦了一大圈的胤俄,常常拉着他说话安慰,也送些点心吃喝,一来二去两人关系逐渐拉近。

“十弟,天气这么冷,怎不穿件披风?”胤祺看向他单薄的衣服,眉头紧皱,“身边的人怎么伺候的,就是如此应付人吗?内务府怎么选的人!”

听得胤祺对他的关心,胤俄心里一暖,忙替太监解释:“是我故意不穿的,本就快四月了,还穿那么厚实像个粽子一样,反正我院子近,紧跑两步也就回去了。”

皇子们一般五六岁便迁居阿哥所,太子是例外——康熙特地修建毓庆宫作为东宫给胤礽居住,其余阿哥则按年纪各分一处院子,但话是如此,但宫里人还是讲究的还是子凭母贵,有宠的四阿哥、五阿哥、十阿哥院子自然格外宽敞,风水又好,至于七阿哥、八阿哥这些生母出身不高的阿哥只能分到什么住什么了。

如今阿哥所里住着十几位阿哥,稍显拥挤,其中年纪最大的是惠妃所生的大阿哥胤禔,一大家子都挤在一个院子,听说快不够住了,年岁最小的则是德妃所生的十四阿哥胤禵,今年只有七岁。

“正好。”胤祺将怀里的食盒递了过去,“这里面是熬好的姜汤,还热乎着,回了院子赶紧让下人伺候着多喝几碗,这天儿还得冷一阵子,明日可不能这么穿了。”

胤俄拱手谢过:“多谢五哥。”说完又垮下脸来,语气中带着几分逗弄,“哥哥们都有妻妾侍奉,别说姜汤,更贴心的也有,五哥你现在还不回去,不怕有人惦记?”

“你这小子?也敢编排起五哥来了?”胤祺宠溺一笑,伸手摸了摸胤俄的脑袋,他如今个头窜得都长到胤祺肩膀了,只是温僖贵妃去世,无生母在旁操心,总是无人替他打算,“别急,你八哥九哥不还是孤家寡人吗?”

胤俄生得像他额娘,脸庞圆润,天庭饱满,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他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听了这话也害羞地挠了挠头。

胤祺笑着说:“你现在还小,先专注读书,等过两年宫里也该给你备下了。”

*

刘菽圆在长廊下陪下人们一起等候。

暮色渐沉,各院都挂上了灯笼,暖黄的光透过窗户纸映出来,将地上的人影拉得老长。

刘菽圆穿一身淡粉色旗装,外面套了件素色夹袄,料子都是份例里发的,领口连滚边暗纹也没有,头上斜插了朵绒花,依旧简单寻常,叫人挑不出半分错处。

东偏院的马佳芸珞也特地换上一身豆绿色旗装,暗绣白色蝴蝶,小圆髻上插一支梅花银簪,手上套只素面银镯,整个人清丽婉约。

两个人门童似的守在前院,一人身后跟着数名宫女太监,这阵仗知道的是等阿哥回来,不清楚的还以为什么领导莅临指导了呢。

不过她刘菽圆的确是把胤祺当领导侍奉的。

阿哥们酉时初下学,宫里的晚膳也是这个时间。

清朝宫廷实行“两餐制”,早膳、晚膳相对隆重,其余时间只用些点心小食,刘菽圆一下午就垫了两块糕点,这会儿早就惦记上晚上的锅子,可都从酉时初等到酉时中了,胤祺的影儿都没一个。

刘菽圆爱睡懒觉,早上容易睡过去,午膳用些糕点根本吃不饱,她就盘算着等什么时候能自己动手做午膳,总不能一直叫她这么饿着肚子啊。

马佳芸珞看向一旁走神的刘菽圆,忍不住露出嫌弃的表情,她家虽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