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悬疑推理 > 阴阳剥皮人 爱吃羊肉串0

第九十一章-魂没走?

小说:

阴阳剥皮人

作者:

爱吃羊肉串0

分类:

悬疑推理

那双眼睛里没有恶意,只有一种近乎冰冷的、纯粹的好奇,仿佛一个高级的捕食者在观察即将落入陷阱的猎物。

沈默没有回头,他知道那不是幻觉。

他缓缓伸出手,指尖在冰凉的镜面上停顿了片刻,随即猛地按下桌上“Echo0”示波器的电源开关。

屏幕上的绿光与那句“声音住进了骨头里”的文字一同湮灭,回归死寂。

他拔掉所有线缆,将设备用防静电袋层层包裹,最后锁入保险柜,整个过程冷静得像在处理一件与自己无关的证物。

他没有声张,甚至没有给任何人发去一张警告便条。

恐惧在确认的瞬间便沉淀为行动的燃料。

他抓起车钥匙,脑海中浮现的,是苏晚萤清晨发来的那张照片。

照片的背景是城东河道灰蒙蒙的天空和泛着油污的河水,前景却是一艘被水浸透、歪歪扭扭的纸船。

船头立着一个粗糙的纸人,胸口处,三个娟秀的字迹——苏晚萤——如同一个烙印,死死地贴在那里。

夜色下的城东河道比照片里更显阴森,河风带着腐烂水草的腥气。

沈默打开强光手电,光柱扫过浑浊的水面。

那艘纸船早已不知所踪,只剩下一些零星的纸屑在岸边的回水湾里打着旋。

他蹲下身,用一把长柄镊子小心翼翼地夹起一片最大的、尚未完全化开的纸灰,封入证物袋。

这片纸灰的边缘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焦黑,仿佛被无形的火焰舔舐过。

他凝视着袋中的灰烬,低声自语,声音被风吹得支离破碎:“不是模仿,是复制。”模仿尚有笔触的差异和人力的痕迹,而这,像是从一个源头直接分化出的另一个存在,完美得毫无破绽。

与此同时,市博物馆的古籍修复室内,苏晚萤的指尖正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

她面前摊开的,正是那卷清代“渡魂名录”的残卷。

几天前,她为了比对一种修复用墨的成分,曾在这卷档案的末页空白处,无意识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而现在,那片空白的区域,竟浮现出一圈又一圈细密的、仿佛用血写成的名字。

这些名字以一种诡异的螺旋形态向中心汇聚,而她的名字“苏晚萤”,赫然出现在第七圈第三个位置上。

更让她遍体生寒的是,在她的名字旁边,还有一个用朱砂标记的微小符号。

“这是‘血亲未尽者优先引渡’的标记。”视频通话里,她的导师林老师面色凝重,背景是堆满符号学典籍的书房。

“这种螺旋序列,我只在一本关于甲子年大水灾的地方志异闻里见过,被称为‘代偿序列’。意思是,当祭祀名单上的亡魂因故无法引渡时,仪式会启动一种补偿机制。若无直系亲属自愿献祭,它就会自动寻找那些在契约文书附近‘无意书写’了自己名字的人,作为替代品。”林老师推了推眼镜,一字一顿地说道:“晚萤,你要明白,你当时在那张纸上写下的,已经不是一个名字了。那是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一份古老的契约,进行的补签。”

沈默将车开到一处老旧的茶馆,请出了正在打牌的老周。

老周是这一带有名的“白事通”,对三教九流的门道摸得一清二楚。

他只看了一眼沈默拍下的纸船照片,脸色就变了。

“朱砂祭纸,”他捻着胡须,眼神变得锐利,“而且不是一家的纸。你看这拼接的痕迹,这块是王家村的,那块是李家渡的。都是早就废弃的祭祀遗物。”他把照片推回给沈默,声音压得极低:“沈警官,这不是人做的。这是河,在自己给自己缝寿衣。”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里面是暗红色的粉末,带着一股奇异的金属腥气。

“祖上传下的‘禁笔砂’,混在墨里写字,能断魂引,让那些东西找不到路。”他将纸包塞进沈默手里,郑重警告,“但记住,写了就得烧,不烧干净,这砂……它自己会认路。”

回到实验室,沈默立刻对“禁笔砂”和河岸的纸灰进行了成分分析。

砂中含有极为罕见的硫铁矿晶粒,其微量元素构成与城东河道百年河床的沉积层样本完全吻合。

而更惊人的发现是,当这些晶粒遇水后,会释放出一种极其微弱的声波震动。

他将这股频率输入电脑,与“EchoΩ”磁带中那段无法破译的低频噪音进行比对——波形曲线的重合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七。

他又请来了民俗专家陈婆。

老人戴着老花镜,只看了一眼纸人的照片就直摇头。

“反折法,先折人,后贴名。全反了。”她布满皱纹的眉头紧锁,“真正的渡魂,名字是要用刻刀蘸着活物血,一笔一划‘刻’进纸胎里的,讲究的是‘先名后形’,魂有归处,形才有依。现在这些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