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和crush闪婚了 东袅

12. 开学(一)

小说:

和crush闪婚了

作者:

东袅

分类:

穿越架空

书法班的课程接近尾声,空气中开始弥漫着一种淡淡的离愁。程覃一看着前座闻弋的背影,心里盘算着该送她一件什么样的礼物,才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感谢。

那本《追风筝的人》已经送出去了,书页间甚至还留着他阅读时偶尔划下的、不甚美观的痕迹。一本看过的旧书,总觉得分量太轻,承载不住那个夏天她带给他的所有善意和光亮。

他思前想后,最终决定送她一个最新款的MP3。

他记得很清楚,那次在剧院后门,闻弋提过,她母亲对她管教极严,认为听歌会分心,从不允许。他还记得说这话时,她眼里有一闪而过的向往。

他想,如果能送她一个装满音乐的、小巧到可以轻易藏匿的MP3,她会不会很开心?至少,能让她在那些被严格规划的时光缝隙里,偷得片刻属于自己的欢愉。

他特意挑了一个通体哑光黑的款式,小巧不惹眼。他用电脑下了很多时下流行的歌曲,古典、轻音乐也选了一些。操作到最后,鬼使神差地,他把几首自己平时循环播放的音乐也拖进了文件夹。

这算不算夹带私货?他脸上有点发烫。

随即他又想,闻弋那样温和的人,大概也不会介意吧?万一……万一她也恰好喜欢呢?这个念头让他心底生出一点期待。

书法班的最后一天。下课铃响前,程覃一终于鼓足勇气,将那个小小的、沉甸甸的盒子递了过去。

“你已经送过我一本书了,我不能再收你这么贵重的礼物了。”闻弋不好意思地说。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你花了那么多时间教我练字,我这个学生要是没有一点表示,那才叫不好意思呢。就当是……课时费?”

最后,闻弋还是收下了那个礼物。

看着她收下礼物,程覃一的心刚落下半分,更大的失落汹涌而来。今天之后,这个充斥着墨香、孩童喧闹的教室,这个他整个夏天最期待的避风港,就将与他无关了。他可能,再也见不到她了。

他打算给闻弋要一个□□号,留一个联系方式。

她应该有自己的□□吧。

但是她摇了摇头。

“我妈不允许我和别人在网上聊天,我没有自己的□□号,也没有其他的联系方式。”她居然连一个自己的□□号都没有。

她妈妈为什么管得这么严呢?明明她已经这么优秀了。

程覃一感到一阵失落。

他不甘心,撕下一张练习纸的边角,飞快地写下一串数字,塞到她手里。“这是我的□□号,”他语气急切,“等你以后……等你以后有自己的号了,一定要加我。”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束缚她的绳索会松开一角。也许那时,她还能记得这个夏天,记得这个字写得歪歪扭扭的男孩,记得这串号码。那么,他们或许就能在虚拟的世界里重新连接,聊起这个闷热的青少年宫里发生的事,属于十五岁的夏天。

程覃一成绩不是不好,恰恰相反,是很好。

影响他成绩的是他的字。

他的数学和英语成绩特别好,但是语文成绩很糟糕。

他写的英文和中文简直是天壤之别。

初中的老师都认识他,了解他的“特殊情况”。阅卷时,遇到辨认不清的字,几位老师甚至会凑在一起,像破译密码一样,结合上下文语境,连蒙带猜地研究他写的到底是什么。鉴于他答案的核心内容往往精准无比,老师们也愿意多费这份心。

整个初三下学期,他的模拟考成绩一路高歌猛进,稳居年级前列。

然而,中考的阅卷老师可没有这份耐心和闲情。几万份试卷,看不清就是看不清,绝不会多给一分情面。

结果毫无悬念。程覃一的中考成绩一落千丈。

原本目标是冲击市前十,最终却只排在了全市七百一十七名。这个分数,仅仅比市一中的录取分数线高出了几分。

班主任找他谈话,语重心长地建议:“程覃一,你这个分数,去一中只能去普通班,压力会非常大。不如考虑十中,以你的成绩,进去就是实验班的苗子。俗话说,‘宁当鸡头,不做凤尾’啊。”

程覃一沉默地听着,但志愿表上,第一志愿那一栏,他依旧固执地填上了“市一中”。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他有些忐忑不安。

前不久,他从闻弋和书法老师的对话中得知,闻弋报的志愿是市一中,而且有很大的概率进重点班。

万一他真去了市一中,那岂不是就能和闻弋做同学了?

说不定他可能会在走廊的转角遇见她,可能在操场边看到她奔跑的身影,可能在图书馆的书架间与她擦肩而过……

他还没有拆开那个决定命运的牛皮纸信封。所有的期待与幻想,都建立在“录取”这个脆弱的前提之上。如果里面是另一所学校的名字,那么一切不过是他的痴心妄想。

他第一次如此地懊悔,中考时为什么不能再认真一点,把字写得工整些。哪怕多一分,或许就能离她更近一步,甚至有可能,和她分到同一个重点班……

当然,现在的事实已经无法改变。

他深吸一口气,用微微颤抖的手指,小心翼翼地拆开了信封。

当“s市第一中学”几个烫金的大字映入眼帘时,他胸腔里那颗狂跳不止的心,奇异地、缓缓地平静了下来。

还好。

是市一中。

只要和她在同一个校园,就够了。至于在哪个班,已经不重要了。

他开始无比虔诚地相信缘分。只要在同一个地方,总会有相遇的时刻。哪怕只是远远地看上一眼,哪怕无法上前说一句话,也足以慰藉他整个灰暗青春期里的贫瘠时光。

从书法班结课到开学的那段日子,变得异常漫长而煎熬。程覃一在等待中,数着日历上的日期,第一次对“开学”充满了如此强烈的期待。

报到那天,奶奶执意要陪他去学校。校门口人声鼎沸,挤满了新生和家长。巨大的公告栏前更是水泄不通,上面贴满了密密麻麻的分班名单。

他从第一个公告栏开始找自己的名字,还有她的名字。

第一个公告栏,没有。

第二个公告栏,没有。

第三个公告栏,没有。

第四个公告栏,有。

直到第四个公告栏,“闻弋”两个字,清晰地跳入了他的眼帘。

她在292班。

奶奶来之前,特意和他在公园里遛弯时遇到的一位市一中退休老教师打听过情况。老人如数家珍地告诉他,今年高一,292班到295班,是四个重点班。

闻弋在292班。不仅是重点班,按照往年的惯例,数字靠前的班级,往往汇聚着成绩更为拔尖的学生。

他想过闻弋很优秀,但是没想到居然这么优秀。

他定了定神,继续在拥挤的人群中挪动,终于在最后一个公告栏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

他自己是在普通班——299班。

市一中的普通班的学生,不是踩线生就是找关系进来的。

他就是踩线生之一。

原本,如果父亲还在家,他或许会选择住校,以求清静。但在开学前一周,父亲带着那对母子,如同他们突然出现时一样,又突然地离开了。家里恢复了往日的宁静,但程覃一却提出了新的想法。为了上学方便,他希望在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子。奶奶几乎没有犹豫就同意了,她念叨着:“住校好是好,但要是有舍友打呼噜,你一晚上都睡不好,肯定影响学习。”

置身于陌生的校园,周围是熙攘的人群,程覃一却感到一种熟悉的孤独。初中同学考到一中的本就不多,分散到各个班级,更是难见踪影。

他们班考上来的女生居多,也有四五个男生,但是那几个男生自成一个小团体,和他不熟,甚至现在,说不定聚在学校哪里,议论着他的成绩,议论着他的班级……

在初中,他就一直是独来独往的。他并非没有机会结交朋友,而是本能地抗拒。

他固执地认为,朋友是这世上最无用的东西。那些曾经围绕在他身边的人,要么是看中他家的条件前来巴结,要么是因为他成绩好,被父母叮嘱着要多“接触优等生”。那些女生投来的目光,也多聚焦在他这张还算不错的脸上。

人际交往,不过是利益的交换,是“向上社交”的功利选择。一旦你从高处跌落,那些曾经的热情便会瞬间冷却,化作背后的指指点点。他中考失利后,那些关于他“成绩造假”、“平时考试作弊”的流言,就是最好的证明。

甚至他父母的婚姻破裂,在他看来,也与他们各自那些所谓的“朋友”脱不开干系。是那些外在的诱惑和交际,最终导致了家庭的分崩离析,让他成了被弃之不顾的累赘。

起初,他也曾怀疑,闻弋对他的好,是否也带着某种目的。但他很快发现,她对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同样温和友善。他喜欢她的善良,心底却又卑劣地希望,这份善良能只对他一个人绽放。

父亲总骂他自私。

他曾经嗤之以鼻。

可现在,他忽然觉得,这或许是父亲对他说过的,唯一一句实话。

他对闻弋,确实产生了不该有的、强烈的占有欲。

这些“变态”的念头如同藤蔓,在他脑海里疯狂滋生,驱之不散。或许,这才是他潜意识里最真实的想法。

他得承认,他就是很自私。

他挣脱了人群,开始在偌大的校园里漫无目的地闲逛。开学日的热闹是别人的,与他无关。天气也配合着他的心情,阴沉沉的,不见阳光。明明是下午,却沉闷得像黄昏。

当他从篮球场旁一条栽满香樟树的小路穿出,准备走向前方另一片更茂密的树林时,脚步顿住了。

他看见了闻弋。

她穿着他们初次见面时那件淡蓝色的防晒衣,正和一个比她稍矮些的女生并肩走着,言笑晏晏。

程覃一的心跳骤然漏了一拍,随即是慌乱的疾鼓。

几乎是下意识的,他加快脚步,近乎狼狈地钻进了前方的树林里,让自己的身影迅速被浓密的树荫吞没。

躲进去之后,他才开始懊恼。

为什么要躲?

他应该大大方方地走上前,打个招呼。“嗨,闻弋,好久不见。”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