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架空 > 潮湿地带[破镜重圆] 宜兔宜家

27. 林越

小说:

潮湿地带[破镜重圆]

作者:

宜兔宜家

分类:

穿越架空

周日,海城机场人来人往,拖着行李箱的旅客步伐匆匆。借机区站满了翘首等待的人群。

崔羡鱼也在其中,一身掐腰包臀的湖蓝色无袖连衣裙,纤细的脚踝上是一双裸色细高鞋,站在乌泱泱的人群里,亦是艳光四射。

林越的飞机已经降落,不一会儿,头等舱开始下客。陆续出来几位疲惫的男女老少,一抹熟悉的身影终于映入眼帘。

那是一个身材挺拔的男人,单手拖着一直银灰色行李箱,从廊桥走了出来。他穿着缎面黑西装,里面是件绣了只蜂鸟和刺绣花的同色系衬衣,将其精壮的身材勾勒得极好。巨大的墨色飞行员墨镜遮去大半张脸,只余下线条干净的下颌,以及唇角噙着的浅笑。

有点优雅,又有点痞。这就是林越。

看到崔羡鱼后,他极轻地挑了下眉梢。

“你真来了?”

崔羡鱼把一捧无尽夏塞到他怀里,红唇微勾:“没想到吧。”

林越漫不经心地笑了笑,伸手将墨镜推到头顶,露出细长俊秀的眉眼。他张开手,神色温柔了些许:“好战友,抱一下。”

崔羡鱼大大方方地抱了上去。

这个拥抱浅尝辄止,和顾平西的那个深而浓的拥抱全然不同。两个人分开后,林越自然地接过花,朝车库的方向走。

“你没开车来吧?带你去见下我的司机,顺便送你一程。”

“哪种司机?”她玩味地送去一瞥。

“包吃包住包睡。”

“那是得见见。”

林越的车是台拉风的慕尚,“司机”是一个人高马大的拉风青年,看起来几乎有一米九,浓眉俊眼,野性十足。

崔羡鱼只看了一眼,就知道林越是下面的那一个。

“这位是乔池,我的司机。这位是崔羡鱼崔小姐,我的婚姻战略合作伙伴。”

乔先生性格比较高冷,脸上没什么表情,礼节性地和崔羡鱼握了手。

于是上了车,崔羡鱼和林越坐在了后座。路程大概有一个多小时。俩人互相交换了一下近况。林越这次回国主要是为了一个新能源绿色基金项目。这是他今年的大KPI,被家里的老头子赋予重望,不惜横跨大洋特地回国跑一趟。当然,也顺便解决“备孕”大事,一箭双雕。

“你和你的顾先生怎么样了?”他不忘八卦一嘴。

崔羡鱼扯了扯唇角:“也就那样。”

“老古董都是硬骨头,但是啃起来最香。”

崔羡鱼心想,确实挺香的。这个人穿上衣服和脱了衣服完全像两个人。但是可惜她还没吃到嘴,自己状态也不好。

想起最近的事,她顺势问:“叶汶有联络你吗?”

“没有。”

“我不知道她那通电话是什么意思。”

“你能理解才怪了,你又不是精神病。”林越对叶汶一向不客气:“她脑子多少有些问题,但你现在在国内,她的手伸不了那么长。”

林越是在安慰她,崔羡鱼明白。她被叶汶荼毒太深了,或许是她想太多,或许叶汶只是看不得她过得太好,单纯想恶心她一下。

或许真是自己想太多了。

于是便不再谈这个话题。

林越这次回国声势浩大,带了自己悉心栽培的得力干将,势必要将项目拿下。为此,还将商务酒会一并定在周四晚上,算作会议餐叙。他把定下来的地点和时间发给崔羡鱼,还有拟邀请名单。崔羡鱼打开看了一眼,都是海城的各界风云人物,其中还有顾平西。

她看到这个名字,以为自己看错了,扭头瞥了眼林越。他似乎早有预料:“你的顾教授是我这次项目评审会的外部专家,他可是重要角色,能帮我牵线政府资源。所以晚上的商务酒会,我也会邀请他。”

海城大学属于正部级单位,又是国内顶级名校,有很多政府的合作项目,往来甚密。顾平西已经是行业内的顶尖学者,他的很多项目都得到了海城政府的鼎力支持,话语权很重。

崔羡鱼挑眉:“他一向不喜欢社交场合,估计不会去商务酒会。”

林越笑得胸有成竹:“我赌他会来。因为我比你,更懂男人。”

崔羡鱼无可辩驳,低头继续看名单。

乔先生车技很好,一路上都开得稳稳当当,不一会儿便到了公寓前,车子靠路边停下。

下车前,崔羡鱼和他告别:“Alex,祝你成功。”

林越的眉眼染上几分真诚:“崔羡鱼,也祝你幸福”

……

周四天气晴朗,中心大厦的12楼是金融城最豪华的会议室,巨大的弧形落地窗将鳞次栉比的写字楼尽收眼底。

一场跨国绿色能源基金项目评审会即将开始,会务员们紧张忙碌地准备着茶水和席卡牌,每一个名字都有着响当当的名声,所有的细节都是按照最高标准来要求。

不一会儿,参会人员陆续入场,会议室慢慢坐满。顾平西到的时候,林氏资本的投行部总监周明立刻迎了上去,语气热情洋溢:“顾教授,您能来真是太好了。这个项目是我们首次进军国内的新能源赛道,今天还望您多指点!”

顾平西颔首,目光扫过会议室长桌,除了他以外还有几个高校学者和合作券商领导,都是业内熟人,此时都细细翻看着桌子上的会议资料。桌子另一侧是特邀席,坐着发改委能源局的干部,和新能源行业协会的代表。主位空着,显然是留给林氏资本的CEO林越的。

他的座位被安排在林越旁边。周明递给他一分更厚的会议材料,是规格更高的版本。

“这是会议的补充材料,今天上午美国更新了《清洁能源投资法案》,涉及新能源组件进口认证标准的更改。给您一份完整版做参考。”

林氏不愧是美国的公司,信息同步速度,比他预想中更扎实。顾平西接过,仔细地查看起来。

两点钟一过,会议大门再次被人打开,一个西装革履、清贵优雅的男人带着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人走了进来。那个男人便是林越了。果然,他来到主位这边,跟大家介绍起了身边的这位外国友商。

“不好意思让各位久等了,和大家介绍一下,这位是德雷克全球合作部的Colin总监,也是本次跨国基金的联合发起人。”林越看着十分年轻,不过三十出头,风格却意外地雷厉风行:“时间有限,咱们就直接进入正题,先请我司项目组做汇报。”

投影仪亮起,林氏资本的项目经理陈悦打开了PPT,开始汇报。她一身干练的白色西装套装,手持激光笔,口齿清晰,声音响亮:“大家下午好,我先介绍一下本次绿色能源基金的基本情况。基金总规模50亿美元,投资聚焦分布式光伏、风电与储能,联动德雷克的技术团队做设备研发支持……”

汇报到了半个小时,几位高校专家打断了发言,陆续开始提问。

“我打断一下,你们要引进德雷克的技术设备,是否涉及到储能芯片?据我所知,目前美国对核心芯片的管制尚未松口。这个风险你们能解决吗?”行业协会的人突然丢了个难题:“另外,这个技术合作的费用是多少?”

陈悦早有准备,调出一份文件:“张先生,这是我们与德雷克签署的技术本土化协议,在项目启动后,德雷克承诺会在一年内将将储能芯片的生产转移至海城。至于合作费用,我们采用的是年费模式,大约每年180万美元,不超过项目经理润的3%。”

行业协会的人点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