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炮灰登基为帝(穿书) 小清虚

51. 博古斋

小说:

炮灰登基为帝(穿书)

作者:

小清虚

分类:

古典言情

夜色如墨,清冷月辉泼洒在京城纵横交错的巷路上。

楚绢穿一袭湖蓝锦袍,一只羊脂玉冠将三千华发高高束起,偏偏特意留了两缕碎发垂在额边,既掩了几分女气,又添了点少年的漫不经心。

为掩去女性天生的柔和轮廓,她特意将修眉化得浓重,添了几分少年郎的英挺锐利。

她手持一柄折扇,就这样神色悠然地往京城最繁华的街市走去,路人见之,纷纷慨叹不已:如此翩翩少年郎,偏偏也生就一副放荡不羁的年轻公子哥习气,不学文、不习武,大好年华都要虚掷进那销金窟。

若细究几分的话,又发觉这纨绔公子却与一般人不同,走路时脚步极轻,且专拣那些狭窄逼仄的偏僻巷子穿行。

不似人,倒像鬼。

路人打了个冷颤,急忙脚步匆匆地回家去了。

这鬼魅般的身影走过一条弯曲曲的长巷,避开两名巡夜的武侯,又穿过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窄巷,最终——停在一处不起眼的院门前。

这院子从外面看起来与寻常民宅无异,推门而入,墙根处甚至堆着半筐新柴。

即使有人不信邪,硬要入室打探,也只能看到几间最平凡的京城民宅。

唯有楚绢知晓,这宅院的南墙后藏着一条密道。

她俯身,指尖掠过平整的地砖,在其中一块上轻巧几下,不过片刻,她面前看似平平无奇的民宅墙壁竟无声滑开,露出一道仅容一人通过的暗门。

门后是漆黑的廊道,隐约传来微弱的、风的气息。

楚绢侧身而入,墙壁在她身后无声合拢,仿佛从没人来过。

廊道两侧每隔几米便嵌着一盏长明灯,橘黄色的光焰跳跃着,将人的影子拉得忽长忽短。

楚绢足尖点地,身形轻盈地避开廊道中预设的机关,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便看到廊道尽头出现一扇遍布云纹的石门。

她从腰间取出一枚小巧至极的玉佩,轻轻嵌入云纹中的缝隙,繁复的云纹竟完美包容了这块玉佩,随着玉佩在其中转动,自墙壁内传出“咔哒”一声轻响,石门应声而开。

门外亦是一间陈设简单的民宅内室,只是陈设更上档次,空气中亦弥漫着淡淡的檀香。

屋内候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仆,见楚绢进来,躬身行礼,声音压得极低:“主子,都安排好了。”

楚绢颔首,道了声:“李伯辛苦。”被便掠过室内的八仙桌,径直来到墙角的梨花木大柜前。

拉开柜门,柜内却并没有存放物品,而是在深处藏着一道极为平坦的暗门。

推开门后,竟是通往地下、一眼望不到头的阶梯。

楚绢点起火折子,一步步朝下走,头上传来阵阵潺潺流水声,那是穿城而过的京河。

走过京河河道,阶梯也走到最后一阶,面前重又出现一条向上的阶梯。

楚绢拾级而上,走到尽头,又是一扇窄小的暗门。

通过这扇门,便是她平日号令心腹、处理事物的所在。

屋内陈设比上一间密室更为雅致,梨花木案上摆放着上好的笔墨纸砚,两侧立着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类书卷。

楚绢刚踏入密室,门外便传来三声短促、一声绵长的叩门声,正是她与心腹约定的讯号。

“进。”楚绢的声音平静无波,褪去了方才行路时的警惕,多了几分上位者的沉稳。

四名身着青衫的男女鱼贯而入,为首的青年二十岁上下的年纪,眉目清朗,气度沉稳,进门后率先向楚绢行礼:“博古斋首席拍卖师沈嫣红,见过大掌柜。”

楚绢喝了一口茶,问道:“上个月的账目可总出来了?”

青年朗声道:“上月博古斋共收入古董一百一十七件,举办拍卖会三起,拍出古董九十三件,卖得银子二十一万五千两百一十八两,金子一千八百一十四两,抵账的布帛、铜钱等折合银子一百五十六两。净得货钱、佣金共三万八千一十五两,刨去店里日常开销,净得三万一千八百两。”

楚绢点点头,“这个月生意做的不错,你辛苦了。”

沈嫣红,她曾是难民营中最瘦弱的孩子,如今已是博古斋最负盛名的拍卖师,气质温润、舌灿莲花,又记得牢每一位常客的喜好与出价。

她经手的拍卖会每每气氛热烈,能将一件寻常的古董也拍出天价,为博古斋赚来高额的佣金。

按照博古斋规矩,托付稀世奇珍级别拍品的卖主可以给拍品定一个目标价格,若卖不到这个价格则博古斋全额补上,但超出目标的部分,博古斋和卖主三七分账,卖主三,博古斋七。

楚绢和沈嫣红说好的则是,三七分账的七她全额拿住,但不达目标的补偿,也得她全额出。沈嫣红这些年拿的“七”至少几十件,补出去的差却只有一件——那是尊完好如初的前朝白玉观音像,沈嫣红母亲信佛,她拍卖时使了点小手段,自己将那观音买了回去。

紧随在她身后的是首席鉴宝师苏言,

她手中捧着一只檀木盒,在沈嫣红汇报完之后出列道:“上月收上来的一百一十七件古董里绝大多数都是妙品,唯独出了一件稀世奇珍,乃是前朝大家梁弗的墨宝。卖家不识货,开价一千两,我做主添了五百两,以市价九成收入。”

楚绢点点头,并没有指责她自作主张,反而夸赞道:“做得好。博古斋开门做生意不止靠倒卖古董,拍卖业务也很重要。让卖家知道咱们开价公道、不搞浑水摸鱼那一套。”

苏言爬满细纹的脸上爬上一抹笑,年逾半百的她博古通今、眼光毒辣,经她掌眼的古董从未出过差错。

不仅如此,博古斋给古董划分了“凡品”、“妙品”、“精品”、“稀世奇珍”四个级别,给古董核定级别也是苏言的工作,这些年她经手的古董至少上万件,还没有一次判断失误过。

这两个人,便是博古斋明面上的台柱子,是撑起这上万两大生意的核心。

另外两人,分别是擅长追踪探查的马晨,和精于情报收集的柳梦梅。马晨和柳梦梅则立在稍后些的位置,前者一双上挑狐狸眼,后者眉眼温婉,都是容貌美丽、长袖善舞之辈。

二人平日守在贵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