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餐后,林英亥一家去了最热闹的集市散步消食。
托前朝的福,虽然改朝换代,但是也许所有人都尝到了商业的甜头,魏国跟前朝一样是没有宵禁的,只在城门处设有关卡,入夜紧闭城门,而坊市之间却不曾有这个规矩。
是以虽不如影视中其他时空的霓虹闪烁,在这中秋佳节极为热烈的欢庆下,也称得上一句“灯火通明”。林英亥劈开腿,弯腰从腿间看到的闹市景色,像极了将夜幕倒扣,脚下变成了橙红一片的星河。
许多家庭也和林英亥家里一样,冬天还远,白日还长,趁今夜佳节无云,月色也柔情明亮,在团圆后来到街上散步,临街的小摊贩大排长龙,直到延伸到看不见的尽头。
吆喝声络绎不绝,人影也摩肩接踵,橙红的灯笼高高挂起,偶尔轻轻摇晃。
“爹!我要糖画!”林英亥扯着林二牛的衣袖就往一家窗沿上插满了各式各样小动物形状糖的摊子走去。
“吃什么糖画,舔一舔还不就没了,就是图个新鲜,画得好的要十几文一个呢,反正到最后都是要进你肚子的,不如去买麦芽糖,才一文一个。”刘春花抱怨归抱怨,腿脚还是自觉地跟在后边。
“哎呀~也不是天天给她买,反正你男人现在挣得比以前多了,亥儿又不是个不体谅的,不是经常要,过节就让她高兴一回吧。”
林二牛顺从地被闺女牵过去,刘春花终于打开钱袋子,花十文给林英亥买了个小兔子。
“诶?真稀奇,你为什么不要吹糖人的?你不是比起这种扁的更喜欢能转着看的吗?”刘春花不解。
“娘,不干净,最后都要被我吃了的,你看见没,那吹糖人的大爷技术是好,但是他嘴巴一张,就是一大口烂牙,又黑又黄,就算抽不起大烟也肯定是不漱口的,一咬开肯定就是臭气和涎水,我可不敢吃。”林英亥舔着糖画解释。
“呕——”刘春花被林英亥形象极具冲击力的形容恶心到了,哕了一声,差点刚食过的晚饭就到了嗓子眼,“行行行,闭嘴,说话这么恶心,乖乖吃你的糖。”
“娘,闭嘴吃不了~”林英亥扯出一个甜甜的笑,只是怎么看怎么欠揍。
林二牛眼力好,看到远处写在灯上的灯谜,抱起林英亥托着刘春花就往那处挤:“走,我们也去凑个热闹,你也念了几个月的书,指不定也能猜上来几道。”
这个摊子可不得了,在石拱桥下的青石板路上,搭了高高的架子,精致的提灯就被挂得一排一排,底下几乎都是纸糊的款式简单的灯笼,越往上越精致。
不仅灯身从纸换成了布的,甚至有切精巧的为了更加美观用了纱和绢,款式也更加多变,有动物的,如应景的兔子和锦鲤,也有植物的,如莲花和柿子,配上灯心暖黄的烛火实在更具美感。
小摊贩在摊子前还支了一张桌子,上面摆了些折扇,团扇以及文房四宝,跟前站了个男童,岁数约莫十来岁,正给购买团扇的客人题字,身后还有好些没点燃的空白灯笼。
“客官,要不要来试试咱家的灯谜?只两文一次,我翻十只灯笼,若都能答对上面的灯谜,那便送您一盏,若是有看上的款也可直接买下,灯笼与扇子都是,我们题字十字以内算我们送的,若是有指定的字儿,劳烦各位给添个一文赏钱,算是给我们也添个彩,回一点笔墨钱。”
那老板端着一副笑脸,热络地跟四面八方迎客,看着像是他媳妇的女人手上还在扎河灯,魏国除了几个大漠与石头城,都是不让放天灯的,只因前些年过节不禁差点烧了京城,几个县还引发了山火,好在应对迅速,砍了几丈的树挖了几丈坑,才没让大火烧山。
林英亥看着满架的灯笼问:“老板,我要哪盏灯笼都行吗?”
老板笑眯眯地回道:“纸糊的哪盏灯笼都行啊,就是布的,小摊也是做小本生意,这样!给您打个对折!赚个本钱!但是只有一次机会哦。”
“爹!掏钱!”林英亥一拍林二牛大气道。
“你可喊错人了,钱在你娘那。”
林英亥便转身道:“娘!掏钱!”
刘春花不满地掏出两文,点了一下林英亥的额头:“你最好保底给我赢个纸的回来。”
摊子周围站满了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尤其是白面书生居多,不同的脸上唯独对谜题的探究之色都是一样的。
林英亥与一个身形额外挺拔的书生一同作答,想到答案直接告诉老板就好,摊贩开始随机旋转灯笼。
谜面都很有难度,第一题便是“一人一心一张口(打一字)”
林英亥思索一番把答案小声告诉摊贩,“恰”,那书生也耳语,小贩宣布,“二人都对,下一问。”
下一个灯笼被翻过来:“半推半就(打一字)”
林英亥继续作答:“扰。”而这回小贩却说,“二位客官答案不一样,但都是对的,下一问——”
林英亥意外地看向那书生,正好撞见对方同样望过来的目光。
林英亥:【那他的答案可能是掠。】
000:【嗯,这样想确实有两种答案。】
而猜灯谜继续,“言尽于此(打一字)”。
“趾。”
“二位客官真是才智非凡啊,不过接下来题目可就不会这么轻易了。”说着,灯笼在摊贩手下翻了个面,“泵(打一成语)”。
林英亥眉头一皱,是拆字解法,“水落石出。”
题目继续,“螃蟹上街(打一成语)。”
“横行霸道。”
“说书先生(打一成语)”
“身临其境。”
两个人都一直对到此处,小贩挠挠脑袋:“哎呀,这二位客官真是不同凡响之人呀,尤其这位小娘子,真是秀外慧中。”
刘春花闻言也喜上眉梢,好歹自己女儿念了书还识了字确确实实在她面前展现了一次,不禁让她内心有些酸涩,好在女儿不用像她一样,女儿没教她开始认字前,她不识字的,甚至连招工的公告都要靠听的。
“有眼没有眉,有翅不能飞,浑身亮闪闪,怕旱不怕水。(打一活物)”
“鱼。”
“来自水中,却怕水冲,回到水中,无影无踪。”
“盐。”
两人一路畅通无阻,虽然总有好事者能猜到个别的灯谜还要大声地喊出来,来彰显自己的聪慧,任凭摊贩怎么比手势请求大家安静都没用,但这些人一遇到真正有难度的谜题就彻底噤声了。
“青梅竹马两无心(打一《诗经》名句)。”
题目一出全场哗然,尤其是各位书生,围观的人都没想到这灯谜竟然出的如此有水平,竟然和《诗经》挂钩,要知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