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口中的大钱也就是大额货币。
用后世纸币举例有的面额是一元有的面额是一百元。
本质上都是一张纸无非上面印刷的数字不同。
时下一枚五铢钱的面额可以视作“一文”刘巴的意思就是把一枚五铢钱的面额直接改成“一百文”。
历史上刘巴做过同样的事情这种钱币被称作“直百钱”。
看上去是个很简单的事情跟后世纸币的情况类似。
但是古代铜钱与后世纸币两者有本质上的不同。
抛开国家信誉作保:
纸币的本质就是一张纸本身并不具备价值擦屁股都嫌硬。
但是铜钱不一样不管是搓圆、还是捏扁哪怕熔化掉本质上乃是“铜”。
铜本身就值钱不管是以“钱”的形态存在还是以“铜”的形态存在都无法否定其本身的价值。
毕竟铜就算不铸币还可以用来打造武器、甲胄、农具、器具.
简而言之一枚五铢钱之所以价值一文是因为本身就值一文。
反观纸币一张纸之所以值钱则是因为国家信誉保障本身并不具备价值。
那么把本身只值一文钱的铜币突然改成一百文的面额会发生什么?
老百姓不认可!
五铢钱与直百钱都是一枚铜钱但后者的价值是前者的一百倍。
因为两者明明一模一样都是一个铜板。
你用一个铜板换我一百个
一旦朝廷发行直百钱并且通过政策强行赋予直百钱价值从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民间百姓财富缩水。
缩水多少呢?一百倍。
本来攒了一百个铜板有直百钱后只剩下一个铜板了
在古代发行大额虚值货币就是在掠夺民间财富。
这不是什么新鲜招式隔三差五就有皇帝使用。
一般都是国家穷急眼了然后就通过这种方式割韭菜**百姓手里的仨瓜俩枣。
这么做的后果也会很严重往往会引发民不聊生。
老百姓本就不富裕财富突然缩水一百倍跟天塌了没啥区别
故而在刘巴提出的一瞬间庞统就毫不犹豫表示反对。
“主公大钱无疑是苛政万万不可推行。”庞统严肃道:“否则荆、益二州要不了多久就会怨声载道、民不聊生。”
通过政策推行通过武力保障。
一旦
如果喜欢本书请记得和好友讨论本书精彩情节,才有更多收获哦
推行大钱,初期必然能收割大量财富。
但到了后期.必然是经济崩溃的局面。
“军师之言,未免武断。刘巴不以为意,“何不听完再评价呢?
“别吵。周瑜出言制止二人,“子初不是不知轻重之人,既然他提出政策,咱们不妨听完在下结论。
眼见周瑜这么说,庞统只好耐着性子,不过心中还是非常抵触铸造大钱,认为这是竭泽而渔。
“主公。刘巴正色道:“大钱的恶劣影响,属下一清二楚。
“不过我想了个办法,也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如此,主公既可以发行大钱收割财富,又不会产生什么负面影响。
此言一出,就连庞统都精神一震,顿时认真起来。
“计将安出?周瑜连忙请教。
“说来。刘巴轻笑道:“还是主公解决了这个问题。
“怎讲?周瑜一头雾水,“我什么也没做啊。
“我知道了!庞统突然激动道:“雪盐!
“然也。刘巴抚须而笑,“军师以为如何?
“善!大善!庞统拍案叫绝,“子初妙计也!
“先前是我武断了。庞统起身鞠躬,致歉道:“还望子初见谅。
“军师言重了。刘巴连连摆手,“你也是为主公着想,何错之有?
这时,主位上的周瑜隐隐也明白过来,问道:
“敢问子初,可是想把直百钱的价值,与雪盐直接挂钩?
“主公英明。刘巴点头道:“正是如此。
“只要直百钱能保证价值,大钱就不会成为苛政恶政,百姓们更不会有意见,说不定还会觉得方便呢。
先前有言,纸币之所以值钱,不在于纸张本身的价值,而在于背后的国家信誉。
铜钱之所以值钱,不在于国家信誉,而在于铜本身的价值。
刘巴要求直百钱与雪盐挂钩,其实就是赋予铜钱国家信誉,从而得到百姓的认可。
如何让百姓认可直百钱?
国家信誉看不见、摸不着,老百姓们也不懂。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跟一样刚需商品直接挂钩。
只要这个钱能花出去,老百姓自然就认可背后的价值。
哪样东西对老百姓是刚需?
盐!
但盐其他地方也有,还是不够保险。
正好,周瑜弄出来的雪盐,不仅具备刚需价值,更是全天下独一份。
你的朋友正在书荒,快去帮帮他吧
用雪盐来担保直百钱的价值,既稳妥又保值。
举个例子:美元直接挂钩石油。
由于石油是全世界的刚需,所以美元值钱!
同样,在雪盐问世后,要不了多久也会成为全天下的刚需,与之挂钩的直百钱就能值钱。
一枚五铢钱价值一文。
一枚直百钱价值百文。
本质上,两者都是一枚铜钱,但面额差了九十九文。
雪盐的作用,就是为这“九十九文”的虚拟价值做担保。
老百姓拿着直百钱,只要能花出去,自然就不觉得亏本。
尤其,还能买到最刚需的雪盐,也就无所谓钱币本身的价值,甚至还会觉得方便。
为何?
铜钱有分量,尤其大额交易时,往往要带很多铜钱。
沉!
原本上街要带一百斤五铢钱,换成直百钱就变成一斤了。
若说对老百姓还不明显,那么对于各大商贾而言,这种便利就会更明显。
本来需要拉几十车、几十船的大量铜钱,有了直百钱后,就能减轻百倍分量。
尤其对于远距离的商贾来讲,运输成本会大大减少。
可想而知,有了直百钱后,商贸往来会更加繁荣。
“妙啊。”庞统感慨道:“往后,咱们绝不会为缺铜而发愁。”
华夏地大物博,但其实有个很尴尬的问题。
缺铜!
别看古代一直用铜钱作为货币,其实历朝历代都会面临这个尴尬,缺铜去铸造钱币。
铜钱的需求量本就很大,还有武器甲胄方面的消耗,以及钟鼎各种青铜器的需求。
简而言之,需要用铜的地方太多,就造成了缺铜的窘境。
尤其,古人还贼喜欢往地下埋点陪葬品.
直百钱的出现,可以让钱币的“耗铜量”缩减百倍,周瑜治下自然不会缺铜。
“不止于此。”刘巴得意道:“往后,咱们铸币不仅不会赔钱,而且还会赚钱!”
“对啊!”庞统一拍大腿,“铸一枚直百钱,就能赚九十九文!”
先前有言。
一枚五铢钱价值一文。
一枚直百钱价值百文。
两者本质上一样,都是一枚铜钱而言。
自然,铸造一枚直百钱,就相当于赚了九十九枚五铢钱。
至于刘巴所说的铸币亏钱,在古代也的确存在。
印钱这种事情,放在后世肯定血赚,但在古代
恭喜你可以去书友们那里给他们剧透了,他们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
多少有些出力不讨好的意味。
还是那句话,铜本事具备价值。
把价值一文钱的“铜”,加工成一枚价值一文的“钱”,本质上没有赚。
铸币过程中,还要付出采矿、运输、人工、燃料、火耗.等等成本。
自然而然,铸造“良币”就是个亏本买卖。
有的时候朝廷因为穷,故而不得不削减铜钱的含铜量,以此减少铸币的成本,这也就是“劣币”的由来。
如今有了直百钱,就不用担心铸币赔钱。
因为本质上,直百钱就是一种特殊的“劣币”。
直百钱的含铜量,肯定不值一百文,省下来的铜就是朝廷的“赚头”。
只不过雪盐的出现,弥补了直百钱劣币带来的负面影响。
简而言之,未来发行直百钱,也就不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周瑜治下的经济也不会崩溃。
“大钱若不能消弭负面影响,无疑是害国害民、竭泽而渔的苛政。”周瑜总结道:“反之,能够消除隐患,就是利国利民、刺激商业的善政。”
作为一个穿越者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