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炫迈

第241章 吴县千人失踪案!

小说:

让你当书童,你成大夏文圣

作者:

炫迈

分类:

历史军事

自从卢璘解开心锁后,又回到了之前在临安府读书的状态。

一边为会试做准备,一边在心学藏书和沈家藏书中查询各种蛛丝马迹。

又是一个清晨。

沈府,藏书阁。

三层高的阁楼,檐角飞翘,古朴庄重。

这里收藏着沈家三代人积累的万卷典籍。

卢璘独自一人立于书架前。

会试要考的经义策论等功课,一个时辰前就做完了。

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一本厚重的《洛阳府志》,翻开书页。

手指快速划过纸面,一目十行。

很快,又将书合上,又抽出了另一本《大夏秘史残卷》。

一个时辰后,十几本古籍被摊开在长案上,卢璘站在案前,陷入了沉思。

太祖晚年的行踪,在不同的史料记载中,出现了多处无法弥合的矛盾。

尤其是关于那八座城池的记载,更是充满了大量的空白与语焉不详。

很多关键部分被刻意抹去了。

八城是哪八城?

除了临安府还有哪里?

时间又是怎么串起来的?

诸多疑问,都待卢璘去找到答案。

就在这时,一阵轻盈的脚步声从楼梯处传来。

卢璘抬起头。

沈清芷提着一个精巧的食盒,俏生生地站在楼梯口。

晨光透过雕花木窗,洒落在身段玲珑的沈清芷身上,整个人愈加明媚鉴人。

“卢公子。”沈清芷款款走来,将食盒放在桌案一角,脸带笑容。

“看你一早就来了这里,想必还没用早膳,我让厨房做了些点心。”

“多谢。”卢璘平静地点头致意。

沈清芷莞尔一笑,视线落在了桌案上摊开的那些古籍上,好奇地问:

“卢公子在查什么?这些似乎都不是科举要考的内容。”

卢璘没有隐瞒:“在查一些关于太祖晚年的旧事。”

听到这话,沈清芷清亮的眸子瞬间一亮。

“太祖旧事?我也读过一些相关的史料,确实发现了不少疑点。尤其是太祖晚年巡狩天下的路线,与官修史书上记载的出入很大。”

她走到桌案边,纤纤玉指点在《大夏

太祖实录》上。

“你看这里,记载太祖皇帝于承安三十六年秋,东巡祭天,可《江州地方志》却说,那年秋天,江州大水,天子亲临,曾在此地停留一月有余。

两本史书,记载的是截然不同的两件事。

卢璘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这处细节他方才也注意到了。

眼前这个少女,并非只是个养在深闺的大家闺秀。

“我正在查的,就是这些被掩盖起来的事情。卢璘开口。

沈清芷闻言,歪着头思索了片刻,忽然想到了什么。

“对了!我想起来了!家里的藏书中,有一本孤本,叫《江州异闻录》,是我曾祖父年轻时搜罗的坊间奇谈。里面好像记载过一桩怪事。

“百年前,江州附近的一个县城,一夜之间,有上千人离奇失踪。当时官府对外宣称是遭遇了匪患,可后来却将整个县城都封锁了,坊间传闻,是官府在**什么邪祟。

卢璘心中一凛。

千人失踪!

**邪祟!

“那本书在哪里?

见卢璘反应如此剧烈,沈清芷也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连忙带着他在藏书阁三楼最偏僻的一个角落里翻找起来。

不多时,一本封面已经残破不堪,书页严重受潮的薄册子被找了出来。

《江州异闻录》。

卢璘接过书,迫不及待地翻开。

书中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但依旧可以辨认。

“承安三十六年,九月初七。吴县夜有异光冲天,次日,县中千户人家,人畜皆空,如人间蒸发。官府至,封城,三日后,以匪患上报。然城中并无血迹,财物分文未动,诡谲至极.

承安三十六年,九月初七!

这是大夏太祖刚从鲁山回来后不久.

卢璘回想起一个关键细节。

“卢公子,可有什么发现?沈清芷在一旁轻声问道。

“多谢你,这个线索很重要。卢璘合上书,郑重地向她道谢。

两人聊着聊着,气氛不知不觉间轻松了许多。

沈清芷看着卢璘,忽然抿嘴一笑:“卢公子,你比传闻中要好相处一些。不像那些只会掉书袋的迂腐书生。

卢璘闻言,也罕见地露

出笑意。

“你也比我想象中更有见识。”卢璘想了半天才说出这么一句。

前世今生实在是没有太多和异性打交道的经验。

就在此时

“哈哈哈大哥今天运气不错!在交易监里投了两手就赚了五十两!晚上去秦淮楼听曲儿!”

“那算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