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白站在医院走廊的窗边,看着楼下停车场里不断进出的救护车。
急诊科的灯光二十四小时不熄。
他回到李奶奶的病房,老人已经睡了,眉头紧锁,枯瘦的手背上插着输液管。
李奶奶的儿子趴在床边打盹,眼角还挂着泪痕。
“我去买点吃的。”
苏白轻声说,替他掖了掖滑落的外套。
医院食堂挤满了人。
苏白排队买粥时,听见前面两个护工在聊天。
“3床那个老头,昨晚走了。”
“这么快?不是刚做完手术吗?”
“家属没钱用进口药,用的国产的,效果不行。”
苏白端着粥回到病房区,在护士站听见几个护士在抱怨。
“又缺药了,连最基本的抗生素都要批条子。”
“药房说这批采购的药品质量不达标,退了。”
“那病人怎么办?”
第二天,李奶奶需要做一项检查,但预约排到了一周后。
李奶奶的儿子急得团团转。
“医生说我妈这情况不能等啊!”
苏白去找主治医生。
医生办公室里堆着厚厚的病历本,墙上的排班表密密麻麻。
“我也没办法。机器就那么多,病人却每天都在增加。”
他压低声音。
“如果实在着急,可以去私立医院看看,他们设备新,人也少。”
苏白查了查那家私立医院的价格,最基础的检查费用是公立医院的三倍。
下午,苏白在医院门口的药店给李奶奶买营养品。
柜台前一位老大爷拿着药方,手一直在抖。
“这药怎么又涨价了?上个月还是六十五。”
“原料涨价了,我们也没办法。”
店员说。
老大爷数了半天硬币,最后还是差二十块钱。
他默默地划掉药方上最后一种药,步履蹒跚地走了。
苏白追上去,帮老人付了钱。
老大爷愣了半天,才颤巍巍地接过药袋。
“谢谢……我老伴等着这药呢……”
回到病房,李奶奶的情况突然恶化,开始发烧呕吐。
医生来看过,说是感染,需要换一种更强的抗生素。
“这种药医保不报销,你们要自费。先去缴费吧。”
李奶奶的儿子看着缴费单上的数字,脸色发白。
他掏出钱包,数了又数,还差一大截。
“我先垫上。”
苏白拿出银行卡。
“这怎么好意思……”
“救命要紧。”
用药后,李奶奶的烧渐渐退了。
夜里,她醒过来,看着守在床边的儿子和苏白,眼泪顺着皱纹流淌。
“给我办出院吧……这病不治了……”
“妈,您别这么说,钱的事我能想办法。”
“你想什么办法?去借**吗?”
李奶奶激动起来。
“我宁可死,也不让你背一身的债!”
邻床的病人和家属都看过来。
第二天,苏白去找医务科,想咨询医疗救助的政策。
“救助名额早就满了,明年再来问问吧。”
办公室里的工作人员说。
“可是病人等不了那么久。”
“那我也没办法。”
在楼道里,苏白遇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曾经在英才中学**的家长之一,现在穿着护工的衣服,正在推着轮椅。
“您怎么在这里?”
“总得挣钱给孩子治病啊。我女儿查出白血病,家里的积蓄都花光了。”
她苦笑着,指着轮椅上的老人。
“这是医院的**,一天两百,比当护工挣得多。”
晚上,赵斌发来一份资料。
数据显示,本市医疗资源紧张程度在全国排名前列,而私立医院的利润率却年年攀升。
“有意思的是,几家主要私立医院的大股东,都和英才教育集团有关联。他们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赵斌在电话里说。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私立医院正在大量收购公立医院的骨干医生。
“高薪挖人,年薪翻倍。现在好医生都往私立医院跑,公立医院越来越难了。”
第二天,李奶奶的病情刚稳定些,医院就通知他们出院。
“床位太紧张了,后面还有重症病人等着。回去好好休养,按时吃药。”
护士一边换床单一边说。
李奶奶的儿子办理出院手续时,发现账单上多出了好几项没听说过的费用。
“这个特殊护理费是什么?我们没用过特殊护理啊!”
“这是标准收费,都这样的。”
收费处的人说。
回到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