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周里,“李英爱”的身影出现在汉城不同区域的银行网点。她总是穿着朴素,神情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和疲惫(这对她来说很容易)。
在柜台前,她会递上要取出的韩元存折,要求兑换成美元现钞。当柜员偶尔出于关心或例行询问时,她会压低声音,带着感激又有些难为情的神色说:
“之前在美国治病,借了一位好心人的钱……当时说好了,一旦缓过来,就连本带利还回去。这钱啊,还是早点还上,心里才踏实。”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一个重病初愈、知恩图报、恪守承诺的单身母亲形象跃然纸上。既解释了她为何需要美元(偿还美国债务),也巧妙掩饰了兑换行为的真实目的,甚至还能赢得旁人的一丝同情和尊重
这个过程如同蚂蚁搬家,缓慢而谨慎。
今天在这家银行换一千美金,明天去另一家换八百。
每次兑换的金额都不算巨大,不会触发任何特别的关注。
“李英爱”表现得就像任何一个处理正常财务往来的普通人。
随着时间推移,家里那个不起眼的小箱里,绿色的美钞逐渐增厚。它们沉默着,却代表着未来抵抗风暴的坚实壁垒。
到年底前,最后一笔兑换完成。
“妈妈”回到家,轻轻对我点了点头。
我心中默算:
累计兑换:约1万美金。
消耗韩元:约800万。
汇率:大约1:800。(1995年左右的汇率水平)
这意味着,我们几乎将股票盈利的大部分,加上一小部分本金,都转换成了硬通货。
看着小箱子里的美金,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踏实。这笔钱,是撬动1997年机遇的支点,也是我们母女二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兑换美金的事情告一段落,心头一块大石落下,生活的节奏似乎也轻快了许多。腊月二十几,汉城的年味渐渐浓了起来。尽管经济高速发展,但传统的年节气氛依旧占据着大街小巷。
“妈妈”拉着我的手,去了附近最大的传统市场。这是穿越以来,我第一次如此放松地融入这人间的烟火气。
市场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摊位上挂满了红彤彤的春联、福字和各式各样的灯笼,虽然韩国新年更注重祭祀,但中华文化的影响随处可见,这种红火的装饰颇受欢迎。空气中混合着炒年糕的甜辣、鱼糕汤的鲜香、还有干货和糖果的复杂气味。
“妈妈”今天显得格外有兴致。她凭借“满汉全席”的天赋,对食材有着精准的挑剔。
“世真,你看这鱼,眼睛多亮,一定要选新鲜的,寓意才好。”
“这家店的五花肉层次分明,做红烧肉最合适。”
她还买了不少韩国过年必备的食材:雪白的米糕(用来做岁馔汤),饱满的红枣,以及各种色彩鲜艳的干果。
看着“妈妈”熟练地挑选、还价,将大包小裹的食材放进带来的小拉车里,一种平凡而真切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这不再是扮演,而是我们共同在经营一个真正的“家”。
回到家里,厨房变成了“妈妈”施展魔法的舞台。
她系上围裙,开始忙碌。处理活鱼,刀工精准;腌制肉类,调料配比恰到好处。那源自顶级天赋的掌控力,让一切准备工作都如同行云流水。我也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厨房门口,帮她剥蒜、摘菜,感受着那份参与感。
锅里炖着红烧肉,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浓郁的酱香弥漫了整个屋子;另一边,她正在准备包饺子的馅料,剁肉声和切菜声交织成忙碌而悦耳的乐章。她还特意准备了几样精致的韩式小菜,摆盘十分讲究。
我知道,这顿年夜饭,不仅仅是为了果腹,更是一个重要的仪式。是对过去一年所有伤痛、颠簸的告别,也是对我们这对特殊“母女”未来新生的祈福。
除夕这天,“妈妈”先是打电话给姨母表达了新年祝福,唠了一下家常,并表示让过完年后让姨母带着表哥他们一起来汉城玩一下。
挂了电话就带着我一起进行大扫除。
我们擦洗窗户,掸去角落的灰尘,将旧物归置整齐。这个过程,仿佛也在清理着内心的阴霾。打扫完毕,整个家焕然一新。
接着,我们一起贴上了新买的春联和福字。虽然韩国的家门上少见这样的装饰,但“妈妈”笑着说:“这是我们的传统,贴着喜庆,心里踏实。”红色的纸张映着窗外冬日的阳光,给这个曾充满悲伤的房子注入了勃勃生机。
夜幕降临,丰盛的年夜饭摆满了小桌。有鱼有肉,有饺子有年糕,中西合璧,也象征着我们复杂而独特的背景。
我们面对面坐下。
“妈妈”举起盛着果汁的杯子,眼中有着温柔的水光:“世真,新年快乐。愿我的女儿,从此无病无灾,平安喜乐。”
我也举起杯子,用最真诚的语气说:“妈妈,新年快乐。谢谢你……回来找我。”
这句话,半是扮演,半是真情。无论她的本质是什么,此刻,她就是我的家人。
窗外偶尔传来零星的鞭炮声(当时韩国并未完全禁燃)。我们一边吃着美味的年夜饭,一边看着电视里播放的节日特别节目。在这个陌生的时代,陌生的国度,我们这两个孤独的灵魂,却在这个夜晚,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安定。
旧岁已除,新年将至。
大年初二的上午,阳光正好。门铃清脆地响了起来。
我和“妈妈”对视一眼,都知道是谁来了。她整理了一下居家但质地良好的新毛衣,我则小跑着去开门。
门外,正是姨母一家。姨母手里提着大包小裹的家乡特产,姨父穿着略显拘谨但干净的西装,志勇和敏浩表哥则好奇地探头探脑,打量着这个他们只听过却没来过的“新家”。
“姨母!姨父!大哥!二哥!”我露出惊喜的笑容,侧身让他们进来。
一进门,姨母一家就明显愣了一下。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氛围已截然不同。窗明几净,阳光充沛,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好闻的果香。简单的家具摆放得井井有条,墙上贴着喜庆的福字,窗台上还养着几盆绿意盎然的植物。整个空间温暖、舒适,充满了精心打理的生活气息。
这和他们想象中“孤儿寡母凄凄惨惨”的景象完全不同。
“英爱,你这……收拾得真好啊。”姨母的语气里带着由衷的欣慰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羡慕。她敏锐地注意到,李英爱的脸色虽然仍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