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两京纪事 穷其枝叶

20. 回纥(二)

小说:

两京纪事

作者:

穷其枝叶

分类:

古典言情

“是一个不太重要的女人,但是那个女人怀了他的孩子。”

“那是三郎的第一个孩子,所以他应该比较重视吧。”

李恪告诉李泌:“那个女人说话冲撞了父皇,身份也很低微,是边城的一个营妓。”

只是说到“营妓”李恪就忍不住皱眉了,“朕也认为这件事三郎做的过于出格了。”

“是我没教好他。”

“这样的事情传出去,一定会有失身份,也会丢了皇家的颜面,所以先生不知。”

李泌恍然一惊,停下脚步注视着李恪:“那个女人现在在哪里?”

李恪摇了摇头。

李泌是上皇从小给他找来的伴读,年纪比他大上十几岁,对他亦师亦友,对李泽尤为如此,可以说,他是看着李泽长大的。

天子出逃,李恪登基,拜李泌为皇家资政,侍谋军国,李泽带兵打仗,李泌在一旁指导,李泌推荐的人,李泽必用,但是唯独接上皇回来这件事,他说“不行”。

给出的理由也很明白。

“弃城而逃的天子,不配回来。”

“这样的人活着回来了,天下的百姓将不会再为李家效忠。”

李泌总算知道李恪忧心在哪里了,李泽不仅不想让上皇回来,他还想让上皇死。

领悟到这层意思,即便如李泌这般自以为勘破一切的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他扶着椅臂的双手颤了一下,李泽跟他对视,转开犀利的眸子,散漫地去看窗外枯萎的梅树上落下的鸟儿,唇线绷紧如玫瑰花瓣的边缘。

随着他的动作而微微敞开的衣襟,露出一片冷色的肌肤,其上覆盖着一段斑驳花纹,吸引着人的目光去窥探。

李泌见过他裸着上半身的模样,知道那是一条黑蛇纹身,盘曲的蛇身斜贯腰腹,肩下转弯,吐着猩红的信子静静地蛰伏在胸前,黑蛇的纹路正好覆盖过战争在他身上留下的刀伤和剑伤。

他现在突然觉得再跟李泽讨论父子之情,是非常多余且矫情的无稽之谈,因为他可能根本不需要,他也感觉不到。

李泌点头,他现在也感觉上皇还是不回来的好,不让他回来可能已经是李泽在发善心了。

他转而像一个长辈那样试图跟李泽说几句轻松的话,譬如问问他,以后有什么打算?

“长安已在手中,收复洛阳也是指日可待,殿下是皇太弟,又是众望所归,荡平天下,消灭叛逆的责任全在你身上了。”

“我看着殿下长大,今日却不想勉励殿下孜孜以求,只想怜你一片苦心,试图去了解殿下的心意。”

“魏王妃已经故去,殿下丝毫没有再娶的打算,是太忙不愿,还是有不可言说的苦衷。”

李泌看着他,委婉提醒:“殿下这个年纪,该娶妻了。”

“李家有皇位要继承,殿下总得上点心吧,生几个孩子陪你打江山不是更好吗?”

虽然他感觉这个理由一点也不成立,天底下不遑有爱孩子的夫妻,也不缺敬重父母的孩子,但那绝不可能出现在李家。

李泽却忽然慢慢站起来,走到窗前若有所思地重复他的话,“生几个孩子陪我打江山?”

“也对,父皇的江山是我打的。”

“江山在我,父皇的命,也在我。”

他蓦然回首,沉冷的眼睛深如寒潭,不带一丝犹豫地盯紧了李泌,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李泌后背一阵发冷。

李泽笑道:“先生不要害怕,谢谢先生让我想通了。”

“皇兄一定允诺先生,劝我接回父皇,就了却先生心愿,送先生出宫回山吧?”

他保持笑容,负手睥睨窗外,仿佛外面不是冬天的景致,仿佛看到的一花一石都是天下。

李泌听到从他胸腔里发出来的沉稳有力的声音,深知再也没有办法让他回头。

“本王在此恭喜先生,你办到了。”

至德二年十月丁丑,上皇返抵长安,陛下和魏王素服以待,亲自迎接,长安百姓一万余人观览,陛下伏地痛哭,上皇亲自取来黄袍披到他的身上,亦哭泣不止。

陛下给上皇牵马,送他回到兴庆宫,居长庆殿。

十一月,回纥唐朝联军收复洛阳,回纥剽掠洛阳三日,洛阳官吏向洛阳百姓征收三百万布帛贿赂回纥军官,回纥掠夺的行为才停止。

回纥唐朝联军继续北上,意图收复河北。

上皇于南街长庆楼上设宴招待旧属,过往的长安百姓在楼下见到上皇仪仗,纷纷仰头参拜,上皇命高力士在楼下摆设酒食,赏赐行人。

宴飨完毕,李隆基扶住高力士,他已经年迈,腿脚都不太灵便,心思也跟小孩一样,却还保持着年轻时遵循的各种习惯留下的惯性,叱咤风云的天子,饱经风霜的老人,两重身份在他身上交织,让他显出一种天真的残忍。

高力士亦年高,鬓发皆白,也到了该由人搀扶的时候,所以他其实并不能扶稳有些醉酒的李隆基,有一个年轻的矮子宦官上前,把自己的脊背承放到李隆基的眼前,刚好够他扶住,李隆基笑着对众人夸赞:“肉茶几。”

他年轻时就有这样一个“肉茶几”,但是恃宠生娇,后来被他杖杀,因为只要他想要,会有无数个“肉茶几”摆到他的面前,死一个两个一点也不足惜。

现在自然一样,再失败他也是天子,是天子的父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他还想再去看看芙蓉园。

高力士吩咐人备撵。

华丽的仪仗队簇拥着李隆基,陪他度过漫长岁月,好的坏的都一起陪他尝过的近亲宦官,从蜀地回来还依然愿意坚定不移守卫在他身边的近卫军,通通跟随在他的身后。

他们没走出多远,甚至都没走出春明门,就被杨玄礼率领的神策军拦了下来,各个高头大马,手持弓箭,带头的杨玄礼,尤其一身紫衣,风光无限。

他们甚至都没下马,杨玄礼只骑在马上跟他作揖,脸上挂着宫廷宦者多年来习惯使然的职业微笑,笑中还夹杂着一点令人不舒服的轻蔑,但是看到的人也不能单纯归结为他小人得志,可以视为苦尽甘来,也可以说,也许一开始,他就是这般模样,为了能随心所欲呈现自己的本真,他静静等待了很多年,当午后的阳光照进那双桃花眼的时候,轻蔑又变成了不屑一顾,讥讽和淡然。

他在马上不卑不亢地说:“臣参见上皇,魏王殿下有请。”

他恭谨地笑了一下,补充道:“请你到大明宫用晚膳。”

李隆基看了看周围,除了高力士之外,其他的人都低下了头,风吹过,他的头发、长眉毛和胡须都有些散乱,全部往一侧倾倒,大概看起来有些狼狈吧。

他下了御撵,高力士为他整理好衣冠,当年的场景依稀再现,现在是杨玄礼把高力士拦在了门外,不过他对高力士的态度尚且称得上尊敬,他说:“高内官随我来。”

神策军上前将其他的宦者和卫军全部控制起来,四个魏王身边的近卫,两个射生将,将李隆基逼上了一辆狭小逼仄的马车。

李泽在蓬莱殿招待他的父皇。

殿中设下歌舞丝竹,美酒盛宴,李隆基进了殿门,颤颤巍巍被宫女扶着上前,李泽一点起身的意思也没有,冷淡地看着他老态龙钟的父亲,有好一会儿他都没说话,好像刚刚进来的是空气一般。

还是李隆基先跟他说话,“三郎长大了,比我年轻的时候能干。”

“当年怪我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