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这是出了个神仙啊!(5.4k大章)
孔派一众厨师,此时的心情都是一样的。
震惊到难以置信。
当他们还在为一张大合照如何排座,在专访中是否会出现自己的名字而兴奋和纠结的时候。
周砚竟然已经上杂志封面了?!
而且,他还上了本期的专访?一个人的专访!
甚至……
何主编还在跟他预约下一次专访?
所有人脑子都嗡嗡的,除了震惊,便是不解。
不是,凭什么啊?
他们承认周砚天赋异禀,炒的火爆猪肝极好。
但他毕竟只学厨两年半吧?
他们这些在厨房混迹了二三十年的老油条,都觉得自己资历不够还得继续混。
郑强眉毛都挤在了一起,明明来的时候还一起畅想蹭个合照,周砚自己偷偷上封面去了?
明明大家都是徒孙辈的,你自个飞了?!
周砚也有点尴尬,斟酌着解释道:“何主编上次在我家饭店吃饭,对我们周村传承下来的跷脚牛肉颇感兴趣,所以做了一次专访。第一回上,我也不太懂。当然,跟咱们孔派传承这种大议题完全没法比。”
众人闻言若有所思的点头,周砚这么一解释,大家心里好受多了。
看来周砚确实是刚好赶上,所以被选中。
不然显得他们这一把年纪都活到狗身上去了。
“周砚同志,你这也太谦虚!”何志远连连摇头,提高了几分声音道:“你把跷脚牛肉从菜谱上复刻传承下来,汤鲜味美,还有药膳的功效!
并且在美味之外,赋予了这道菜以历史的厚重感和使命感,我认为它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嘉州名菜,甚至形成更为深远的影响力。”
众人闻言,皆面露惊色。
就连孔庆峰都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
从菜谱上复刻传承一道菜,并且得到了何志远这等老饕的高度评价,含金量可见一斑!
这说明什么?
周砚上杂志封面,并且上了专访,在《四川烹饪》杂志社编辑部看来,实至名归,且认为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众人震惊之余,更多的还是高兴!
孔派出了这样一位青年才俊,是孔派的幸事啊,这个道理大家一想就明白了。
**才和秦坤站在一旁看热闹,此刻表情略显复杂,眼中更多的是羡慕。
这样的徒弟谁不羡慕啊,太给师门争光了!
想到自家逆徒,从没给自己长过脸,丢脸倒是一点不含糊,越想越气,恨不得现在就回家打一顿。
“不愧是我们孔派的天才弟子!”孔庆峰一脸欣慰地笑道:“来,周砚,你坐中间!”
周砚看了眼那太师椅,人都傻了。
不是!师叔祖,不要捧杀啊!
“要不得要不得,师叔,这位置周砚啷个坐得。”肖磊也是连忙开口道。
“我坐得,周砚也坐的噻!”孔庆峰摆手,正色道:“我们孔派,靠本事说话。周砚上了《四川烹饪》杂志的封面,那就是给我们孔派争光,该他坐这里,我站旁边。”
肖磊闻言,有点无奈地看向周砚:“周师,你啷个说?”
“师叔祖求放过,这样嘛,我站你旁边。”周砚连忙走过来,扶着孔庆峰坐回去,
“要得。”孔庆峰点点头,和一旁的肖磊道:“石头,你就站周砚旁边。”
肖磊看了眼周砚,嘴角微微上扬,点头道:“要得。”
这下站位一下就排好了,孔国庆站在孔庆峰另一边,其他师兄弟按入门顺序排位。
第二排摆了三张长条凳,一众徒孙站在第二排。
孔立伟把鱼养在鱼缸里,还特意找毛巾把脸抹了一把,出来看到周砚和一众师叔伯站在第一排,站在师爷的身旁,旁边站着的是他师父肖磊师叔,眼睛顿时瞪大了几分。
这是什么新站位吗?
孔立伟挠了挠头,看着站在师爷另一边的孔国栋,犹豫着问道:“师父,我是不是也站师爷和你中间啊?”
“给老子爬,你站后排卡卡上,位置给你留着呢。”孔国栋给他翻了个白眼。
一个跑腿的宗门杂役,也想跟天才一个待遇?
现在是周砚站在这里,显得他们有含金量。
孔立伟一脸受伤的跑到后排角落站着,小声和身旁的郑强嘀咕道:“郑师兄,长得帅就可以站前排吗?”
“没错,是这样的。”郑强笑着点头,微微昂着下巴,尽量把自己的圆脸展露出来,心头老骄傲了。
这可是他们怀峰的天才师弟!
“来,看我,面带微笑,一、二、三!”
“咔嚓!”
随着快门声响起,众人脸上的笑容也随即被定格。
“可以,那我回头洗好了,给你们寄到培训基地来嘛,回头你们自己再来孔二爷这里取。”何志远收了相机说道。
“小何,辛苦你了。”孔庆峰过来和何志远握了握手。
“孔二爷,我们二十多年老相识了,还客气啥子。”何志远笑着道。
另一边,孔派一众二代弟子已经把周砚团团围住,惊叹声连连。
“哎呦喂!这封面拍的好好看哦!周砚,这是你做的牛肉汤啊?”
“啥子牛肉汤,何主编说了,是跷脚牛肉!”
“专访还有单人照啊,拍的硬是帅得很!”
“独占两页啊!这也太有牌面了吧?!”
“明天才开卖嘛,我一定去报刊买几本回来,到时候你给我签个名哈,我拿回店里好吹牛。”
周砚把装在信封里的照片先单独收起,面对热情的师叔伯们,属实有点招架不住,只得微笑点头称是。
“啥子封面?啥子专访啊?我错过了啥子?”孔立伟一脸懵逼,看着被团团围住,已然成为团宠的周砚,不明所以。
“周砚师弟上了最新一期的《四川烹饪》杂志专访,而且这一期的封面用的是他做的菜。”郑强给他解释道:“咱们孔派来了一位天才。”
孔立伟眼珠子都要掉地上了,好一会才把这劲爆的信息消化,一脸震惊道:“铲铲哦!学厨两年半,上《四川烹饪》杂志封面!”
“这不是来了个天才,这是出了个神仙啊!”
何志远把相机收好,在一旁等着,并不着急。
瞧瞧孔派这些弟子的热情,嘉州报刊的《四川烹饪》杂志怕是明天就会被买空。
这可都是在为他们的杂志销量做贡献啊。
等众人聊完了,何志远才和周砚进了院子,找了个僻静角落把明天做专访的事情商议了一遍。
“不好意思,何主编,我这卤水的配方确实无法公开,因为这是我奶奶传承下来的手艺。”周砚态度坚决地摇头。
“这样啊……”何志远虽在意料之中,但还是有些遗憾。
本以为周砚听完了他师爷慷慨授艺的故事,会受到鼓舞,也把卤味秘方公开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这卤肉专访的深度可就不太够了。
周砚犹豫了一下,开口道:“而且,我觉得我担不起卤味的专访,相比之下,我奶奶张淑芬老太太,才是张记卤味的传承人。
她从民国开始卖卤肉,一度让张记卤味成为苏稽乃至嘉州的味道记忆。靠着一个卤肉摊,独自拉扯大五个儿子。
让我爷爷能够在前线抗日、抗美,最终为国献身。
她的卤味见证了中国从动荡中走来,见证了那个时代,她的故事远比我有深度。
要不你试试?标题我都给你取好了:震惊!这个女人竟靠一锅卤肉撑起了半边天!”
何志远闻言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拍手道:“卤味传承!妇女顶半边天!川军牺牲精神!好啊!要素太足了!”
作为一名副主编,他对内容的嗅觉非常敏锐。
周砚这么一说,他脑子里已经有了文章的大概脉络。
“周砚同志,你可真是个天才!”何志远看着周砚满眼赞叹:“要不是你做菜确实好吃,天赋满满,我一定请你去杂志社编辑部上班!你的文章肯定也写得好,而且写的精彩!”
“何主编过奖了,我可不会写文章。”周砚笑着摆手。
不开玩笑的说,他的视频文案可都是他自己写的,震惊部那一套都是过时多年的东西,但胜在确实有噱头且简单。
何志远说道:“那就有劳你回去先和老太太打声招呼,看她是否愿意答应接受我们的杂志社的专访,而且我现在也不能保证采访之后就一定能刊登,因为这是比较临时增加的项目,还要编辑部讨论之后才能做决定。”
“我懂,反正老太太也不会在意。”周砚点头。
老太太不在意,他在意。
他就想让所有人都知道张记卤味,知道张淑芬同志!
就当是他的私心吧。
或许很多年后,有人翻开老旧杂志的某一页,读到张淑芬老太太的故事,还会念出她的名字。
那多好啊。
晚餐比午餐还要更丰盛些。
新晋孔派圣子周砚,被迫下厨烧了个藿香鲫鱼和双椒碎花牛肉,得到了一致好评。
一众师兄吃完之后,看向他的目光都清澈了。
“郑师兄,周师弟真的只学了两年半?不是从两岁半开始学的?”孔立伟拿碎花牛肉拌了一碗饭,凑到郑强身边问道。
除了羡慕,剩下的只有服气。
周砚在一旁沉浸嗦红烧黄辣丁。
【一份极其不错的红烧黄辣丁】
孔庆峰亲自下厨烧的黄辣丁,味道实在太好了!
周砚认为,虽然评价是极其不错,但应该无限接近于完美。
麻麻辣辣中又带着泡椒和酸菜的酸香,复合的口味,完美浸入鲜嫩的黄辣丁中。
野生的黄辣丁,挑一指半大小的,几乎只有一根主刺,鱼肉滑嫩,入口一嗦即化,鲜美无比。
周砚看了眼一旁也是认真嗦黄辣丁的何志远,不禁在心里给他竖了个大拇指。
何主编是会吃的,完全知道该点什么。
吃完晚饭,趁着天色尚未黑,周砚和肖磊、郑强先告辞,骑车返回苏稽。
“周师,你明天还要接受专访啊?”回去的路上在,肖磊和并排而行的周砚问道。
郑强闻言猛踏了几脚,从旁边跟上,和肖磊一左一右夹住周砚,有点忧愁道:“周师,明天我们有个坝坝宴要准备哦,能不能延后两天嘛?”
周砚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上杂志的决心,略带无奈道:“刚刚何主编跟我商量了,觉得我撑不起第二个专访,所以取消了。”
“取消了?”
“好可惜!”
肖磊和郑强闻言皆是一脸遗憾。
上《四川烹饪》杂志是多长脸的事情啊,要是能连着上两回,那可就扬名厨师界了。
周砚解释道:“何主编想做卤味传承的专访,我给他推荐了我奶奶,他可能会去采访她,但最终也不一定会刊登。”
肖磊闻言若有所思,点头道:“如果是做卤味专访的话,张记卤味确实会更有代表性,那是真正的嘉州味道记忆,张老太太也确实值得书写。”
话到这里,肖磊和郑强也就没再提杂志的事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