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近中午,纷纷扬扬的大雪总算有了渐小的趋势。
苏远带着秦京茹、秦卫东等几个兴高采烈的小家伙回来了。
走进院子时,每个人手里都提得满满当当。
不是装着鲜艳红纸和墨汁的袋子,就是包着各式糖果、点心和鞭炮的纸包。
在门口廊下,大家互相帮着拍打掉身上和头发上沾落的雪花,嘻嘻哈哈地忙活了一阵,才带着一身寒气涌进了温暖如春的屋里。
一进屋子,各种诱人的香气便扑鼻而来,炖肉的浓香、蒸馍的甜香,还有一股奇特的、带着孜然和焦香的烤肉味儿,混合在一起,勾得人肚子里馋虫直叫,忍不住地咽口水。
在回来的路上,贪吃的秦京茹早就偷偷拆开纸包,吃了不少刚买回来的桃酥和蜜三刀。
此时一到家,闻到这更霸道的香气,她还是忍不住吸着鼻子,夸张地叫道:
“哇!太香了吧!”
“是不是姐夫说的那个烤全羊已经烤好了?”
“我好想现在就尝一口啊!”
秦淮茹眼尖,早就看到秦京茹手里捏着的半块没吃完的糕点,再看她嘴角还沾着点糖霜和芝麻,就猜到这丫头一路上嘴巴肯定没闲着。
她没好气地伸出手指,轻轻戳了一下秦京茹的额头:
“你这馋猫!”
“烤全羊才刚架上火没多久,离烤好还早着呢,得慢慢煨到晚上才行!”
“你看看你,嘴角还沾着点心渣呢!”
“出去这一趟,没少吃甜的吧?”
“小心吃多了积食,待会儿又嚷嚷肚子疼!”
她转身从旁边炉子上的一个盖着纱布的盘子里拿出几串东西,递给眼巴巴的几人:
“喏,这边有点刚才顺手烤的肉串。”
“还热乎着,大家都过来尝尝鲜吧。”
“今天中午咱们就不正经做午饭了,有什么就随便吃点垫垫肚子,留着肚子晚上吃大餐!”
秦京茹他们这才注意到,屋里那个烧得正旺的炉子边上,放着几个大白瓷盘,里面整整齐齐地码着一串串烤得焦黄油亮、撒着孜然辣椒面的肉串!
这新鲜的吃法,自然又是苏远琢磨出来的。
只需要找来些粗细合适的竹子,削成一根根光滑的竹签,把切好的羊肉、鸡肉甚至还有一些蔬菜串在上面,直接就着炉火烤。
不需要太多复杂的调料,只需撒上些盐巴、孜然和辣椒面,那原始的、混合着肉香和炭火气的味道,就足以让人垂涎三尺!
苏远管这个叫“烧烤”。
在这年头,大家还真很少见有人这么“糟践”好东西。
一方面是因为物资匮乏,寻常人家要是得了点肉,那肯定是剁碎了和上一大堆白菜萝卜,包成饺子让全家人都能尝到点荤腥。
就算条件好些的人家,也多半是做成红烧肉或者炖上一大锅。
谁会舍得把肉切成小块串起来烤?未免太不会过日子了!
另一方面,就算有肉,大家平日都忙着工作挣饭吃,哪有那份闲情逸致去研究这些花里胡哨的吃法。
但此刻,闻着这诱人的香气,看着这焦香四溢的肉串,这几个半大孩子可顾不上想那么多,一个个吃得满嘴流油,开心得不得了。
苏远也拿起一串尝了尝,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外焦里嫩,味道确实不错。
这玩意儿没什么太高技术含量,主要就是吃食材本身的新鲜和烤制时的那股烟火气,这年月还没那么多“科技与狠活”,吃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香。
吃了两串解了解馋,苏远便起身,将买回来的大幅红纸在八仙桌上铺开。
随后拿出裁纸刀,比划着尺寸,熟练地裁成一副副春联的长条。
又把新买的墨汁倒入砚台,拿起那支用了多年的狼毫笔,蘸饱了墨,准备开始写春联。
他心里清楚,再过几年,怕是连贴春联这项延续了千年的传统,都要成为被批判的“旧风俗”了。
趁着还能写、还能贴,得多写几副。
其他人见状,都忍不住好奇地围拢过来观看。
很快,苏远凝神静气,手腕悬动,笔走龙蛇,一个个苍劲有力、大气磅礴的毛笔字便跃然于红纸之上。
他的字体自成一家,既有颜体的筋骨,又带些行书的飘逸,看着就让人觉得提气。
刚上一年级的秦京茹,识字还不多,更不懂什么书法好坏,但这丝毫不影响她当个合格的“捧场王”。
她站在桌子旁边,看着姐夫挥毫泼墨,觉得厉害极了,不停地拍着小手叫好:“姐夫好厉害!写得真好看!”
这次,秦淮茹倒是没有出声制止秦京茹的大呼小叫。
她现在见识多了,也能看出苏远这一手字确实非同一般。
虽然很少见他动笔,但每年家里的春联都是他亲手写的。
那些写出来的字,总是透着一股说不出的精气神,仿佛真的要挣脱纸张跳出来一样,让她也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赞叹。
梁拉娣更是第一次看到师傅写毛笔字。
她没上过几天学,现在也仅仅是勉强会写自己的名字罢了。
但她内心深处,对于那些有文化、有学问的人,总是怀着一份天然的敬佩。
本来她对苏远就充满了崇拜,此时看到师傅凝神执笔、挥洒自如的潇洒模样,更是觉得师傅无所不能,眼神里充满了仰慕。
看着看着,她忽然想起刚才苏远他们出门买东西时,秦淮茹和陈雪茹两位师娘拉着她,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过的那些话……
梁拉娣的脸“唰”地一下又红了,心跳也莫名加速,再看向苏远时,眼神都有些躲闪,不好意思再直勾勾地盯着看了。
就连没上过学、不识几个大字的张桂芳,在一旁看着,也能觉出苏远这字写得是真漂亮、真精神。
她忍不住啧啧称赞:
“小苏啊,你也太能了!”
“没想到你这毛笔字也写得这么板正!”
“这字写得跟印上去似的,贴到门上当春联,我都觉着有点浪费了,该裱起来挂中堂才对!”
此时,苏远已经一气呵成写好了好几副春联和一大堆“福”字。
听到丈母娘的夸奖,他笑着放下笔:
“妈,这有什么浪费的。”
“字写出来不就是给人看的嘛?”
“贴在门上,过年进出都能看见,图个喜庆吉利,正好!”
大家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一边吃着零嘴,一边聊着天,看着苏远写春联。
没过多久,苏远就把需要写的春联都写好了。
等墨迹晾干后收起来一看,好家伙,还真不少!
光是苏远现在住的这个大院,前院、中院、后院,大大小小的房门、院门加起来就有六七十个!
这还没算南锣鼓巷四合院那边他原先的房子。
另外,陈雪茹的丝绸店和徐慧真经营的小酒馆那边,也需要贴上崭新的春联。
这林林总总加起来,要贴的地方可真不少!
而且,这都还没包括轧钢厂后来分给苏远的房子,以及街道办早先分给秦淮茹的那间单身宿舍呢!
等春联的墨迹彻底干透,苏远便招呼上几个年轻人,准备出去贴春联。
这下,秦京茹可不乐意再跟着跑了。
屋里的烤全羊正散发着越来越浓郁的诱人香气。
这丫头像被香味钉在了原地一样,扭股糖似的赖着不肯走,眼睛时不时就往厨房方向瞟。
苏远笑了笑,也不勉强她。
便带着何紫怡、秦卫东和
陈小军几人,拿着浆糊、刷子和一大堆春联福字出了门。
不过,他们第一站还是先去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此时已是中午,又正值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
就算条件再差的人家,一顿象征着团圆和富裕的饺子是无论如何都要吃的,无非是饺子馅里的肉多肉少罢了。
苏远几人走进四合院时,院里大部分人正在吃午饭,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白菜猪肉馅饺子的熟悉香味。
一些吃得快的小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子,在院子里追逐嬉闹。
有几个半大小子,偷偷从家里摸出整挂的鞭炮,小心翼翼地拆散开来,一个一个地点着了往地上扔,听着那“啪”的一声脆响,就能乐上半天。
苏远带着人刚进前院,正好被吃完饭、端着碗站在门口消食的阎埠贵看见了。
阎埠贵连忙放下碗,笑着迎上来打招呼:
“呦!小苏来了!”
“这是……来贴春联了吧?”
“今年过年,还是不在咱们院里过?”
他目光扫过苏远身后的几人,落在秦卫东和紫怡身上,“呦,卫东和紫怡也来了,紫怡真是越来越水灵了!”
他看到阎埠贵手里还端着个粗瓷大碗,里面剩下几个饺子,看样子也是刚吃完。
虽然现在阎埠贵当了小学老师,工资不算太低。
但以他那一贯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性格,就算吃饺子,估计里面的肉馅也不会放太多,肯定是菜多肉少。
苏远也笑着回应:
“三大爷,吃着呢!”
“我这就是过来把春联贴一下,应应景。”
“今年怎么样?又给院里邻居们写春联,赚了些笔墨茶水钱吧?”
阎埠贵一听,连忙摆手,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些得意之色:
“没有没有!”
“瞧你说的,就是街坊邻居信得过,帮大家伙一点小忙,混两包烟抽抽。”
“谈不上赚钱,谈不上赚钱!”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那笑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早就把他那点小心思暴露无遗。
苏远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也不点破,笑了笑,便招呼秦卫东他们,开始给前院属于他的那间屋子和紫怡她们家的房门上贴春联。
贴完之后,苏远也没有多在院里停留。
和阎埠贵又寒暄了两句“过年好”,便带着人离开了。
并没有去中院、后院里和其他邻居多作寒暄。
陈小军几人,拿着浆糊、刷子和一大堆春联福字出了门。
不过,他们第一站还是先去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此时已是中午,又正值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
就算条件再差的人家,一顿象征着团圆和富裕的饺子是无论如何都要吃的,无非是饺子馅里的肉多肉少罢了。
苏远几人走进四合院时,院里大部分人正在吃午饭,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白菜猪肉馅饺子的熟悉香味。
一些吃得快的小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子,在院子里追逐嬉闹。
有几个半大小子,偷偷从家里摸出整挂的鞭炮,小心翼翼地拆散开来,一个一个地点着了往地上扔,听着那“啪”的一声脆响,就能乐上半天。
苏远带着人刚进前院,正好被吃完饭、端着碗站在门口消食的阎埠贵看见了。
阎埠贵连忙放下碗,笑着迎上来打招呼:
“呦!小苏来了!”
“这是……来贴春联了吧?”
“今年过年,还是不在咱们院里过?”
他目光扫过苏远身后的几人,落在秦卫东和紫怡身上,“呦,卫东和紫怡也来了,紫怡真是越来越水灵了!”
他看到阎埠贵手里还端着个粗瓷大碗,里面剩下几个饺子,看样子也是刚吃完。
虽然现在阎埠贵当了小学老师,工资不算太低。
但以他那一贯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性格,就算吃饺子,估计里面的肉馅也不会放太多,肯定是菜多肉少。
苏远也笑着回应:
“三大爷,吃着呢!”
“我这就是过来把春联贴一下,应应景。”
“今年怎么样?又给院里邻居们写春联,赚了些笔墨茶水钱吧?”
阎埠贵一听,连忙摆手,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些得意之色:
“没有没有!”
“瞧你说的,就是街坊邻居信得过,帮大家伙一点小忙,混两包烟抽抽。”
“谈不上赚钱,谈不上赚钱!”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那笑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早就把他那点小心思暴露无遗。
苏远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也不点破,笑了笑,便招呼秦卫东他们,开始给前院属于他的那间屋子和紫怡她们家的房门上贴春联。
贴完之后,苏远也没有多在院里停留。
和阎埠贵又寒暄了两句“过年好”,便带着人离开了。
并没有去中院、后院里和其他邻居多作寒暄。
陈小军几人,拿着浆糊、刷子和一大堆春联福字出了门。
不过,他们第一站还是先去了南锣鼓巷的四合院。
此时已是中午,又正值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准备过年。
就算条件再差的人家,一顿象征着团圆和富裕的饺子是无论如何都要吃的,无非是饺子馅里的肉多肉少罢了。
苏远几人走进四合院时,院里大部分人正在吃午饭,整个院子都弥漫着一股白菜猪肉馅饺子的熟悉香味。
一些吃得快的小孩子,已经迫不及待地跑出屋子,在院子里追逐嬉闹。
有几个半大小子,偷偷从家里摸出整挂的鞭炮,小心翼翼地拆散开来,一个一个地点着了往地上扔,听着那“啪”的一声脆响,就能乐上半天。
苏远带着人刚进前院,正好被吃完饭、端着碗站在门口消食的阎埠贵看见了。
阎埠贵连忙放下碗,笑着迎上来打招呼:
“呦!小苏来了!”
“这是……来贴春联了吧?”
“今年过年,还是不在咱们院里过?”
他目光扫过苏远身后的几人,落在秦卫东和紫怡身上,“呦,卫东和紫怡也来了,紫怡真是越来越水灵了!”
他看到阎埠贵手里还端着个粗瓷大碗,里面剩下几个饺子,看样子也是刚吃完。
虽然现在阎埠贵当了小学老师,工资不算太低。
但以他那一贯精打细算、恨不得一个铜板掰成两半花的性格,就算吃饺子,估计里面的肉馅也不会放太多,肯定是菜多肉少。
苏远也笑着回应:
“三大爷,吃着呢!”
“我这就是过来把春联贴一下,应应景。”
“今年怎么样?又给院里邻居们写春联,赚了些笔墨茶水钱吧?”
阎埠贵一听,连忙摆手,脸上却忍不住露出些得意之色:
“没有没有!”
“瞧你说的,就是街坊邻居信得过,帮大家伙一点小忙,混两包烟抽抽。”
“谈不上赚钱,谈不上赚钱!”
虽然他嘴上这么说,但那笑得眯成一条缝的眼睛,早就把他那点小心思暴露无遗。
苏远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也不点破,笑了笑,便招呼秦卫东他们,开始给前院属于他的那间屋子和紫怡她们家的房门上贴春联。
贴完之后,苏远也没有多在院里停留。
和阎埠贵又寒暄了两句“过年好”,便带着人离开了。
并没有去中院、后院里和其他邻居多作寒暄。
陈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