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瞻云座下马乃天马雪鸿,曾是她母亲坐骑,马背似龙脊,风啼入云轻。她一身马术亦是生母所教,不会走路就先上了马背,骑射练至今日比之战场骑兵不遑多让。
此刻万柳萋萋,风浮翠浪,少女纵马直道,率众卷平岗。如羽人驭龙,出入云巅。直到挂有“柳庄亭”三字的六角亭门出现,方勒缰呵马停下。
“殿下!”温颐落后她两个马身,追上来时气息微喘,却是眉目舒展。
“这会放心了?”江瞻云仰头饮了半囊水,将剩下的扔给他。
温颐接过,笑着点了点头。
今日狩猎,江瞻云在昭德台临时改了规矩。
令四州校尉一组,二王世子一组,她领人一组,射得豹狮者为胜。
又因柳庄亭入门便是围网,北去无路,身后则是他们来时路,如此南北向自然不会有花豹和洞狮,只有东西丛林可藏野兽。是故三组只能入围两组,分东西道各自狩猎。
这样安排,既全了储君行猎与臣民同乐的传承,又避开了同道同行后发生冷箭的万一状况。
“可惜阿烨没来,他骑射也不错,去岁秋狝一箭横贯羚羊耳!”江瞻云抬眸看天上掠过的雄鹰,赞道,“他今岁才十三,比孤还小五岁”。
“四州校尉中青州军亦在,他们是武安侯嫡系,如今多事之秋,小侯爷自然避着他们。”温颐叹道,“臣上月及冠给他递了帖子,他也未来,深居简出。”
“武安侯已薨,即便青州军真有些什么,阿烨是阿烨,边军是边军,孤与父皇也不会难为他。”
“武安侯一脉仅剩了他一个男丁,阖府就靠他一人顶着。他想做个闲散权贵,维护至亲平安,趁早同青州军切割也未尝不是一种生存的法子。”
“闲散权贵!”江瞻云咀嚼着这几个字。
她被催着长大,思维也比旁人快些。很清楚来日上位,重新复起的女君前路定然不畅,所以已经开始培养新血液。
薛壑、温颐、庐江、包括明烨……都是她一眼想要用的人。
“人各有志,来日方长。”
闻马蹄渐近,举目眺望,乃四州校尉策马而来,二王世子弓马之上到底不及边军。
“殿下疾风快马,吾等劳殿下久候,实在汗颜。”四州校尉打马上前,拱手见礼。
“孤率众所骑皆是天马,原就占了优势。”江瞻云笑道,“眼下东西两路,诸位远道而来,便由尔等先选。”
“殿下是君,我等是臣,君上臣下,自当由殿下先选。”
“所谓宾主之谊,理当先宾后主。”
“殿下宽怀已极,臣等惶恐,还是殿下先请。”
“殿下——”眼看两厢客套推让,温颐忍不住低声提醒,“安全为上,还是您先选。”
江瞻云瞥过他,对着四州校尉道,“既如此,孤居东宫,且选东路丛林。”
“好,臣等西去。”诸将施礼拜别。
两队人马皆是骑射好手,各自绝尘而去。
上道东路丛林,莫说江瞻云,就连一贯温文的温颐也放松不少。毕竟这处已经清道,亭门也已封口,往来皆是三千卫。至于花豹和洞狮,他早已安排妥当,东路上是花豹,西路是洞狮,如此平衡两队人马。一路过来,江瞻云已经射得羚羊狐狸、白鹄苍鹰无数,这会入柳庄亭后心思都在狮豹身上。
少女目光如炬,负箭矢,扬马鞭,速度时快时慢,观察周遭风吹草动。两刻钟后,根据第一遍巡视的足印、断草等线索,六十“三千卫”平分三队,其中两队分左右两路以捕网式寻找狮豹,寻到则发信号示警,同时赶送至储君所在的中路上。
人手散开,剩余兵甲默契簇近储君,温颐更是如影随形。
日头西沉,光芒不再如火明耀。无风的柳树层中,绿波叠涌,兽形现踪。
四下人静,眼看翠林从中一抹棕黄越来越清晰。西方天际大片大片的云霞染着夕阳最后的光,同豹纹连成一色。花豹露出一眼、前足、半身……由南至北缓缓走出,似从天上来。
江瞻云面西逆光,夕阳直射在她眼中,她尚需时机。于是抬手命温颐后退让道,拍了拍雪鸿脑袋示意它往北移位。神驹灵性,行动迅捷却落蹄无声。待到一处有光却不刺目,女郎又一拉缰绳,彻底止歇坐骑,从后背取箭搭弓。温颐这日代替驸马位,身兼卫尉职,迅速上前同储君并肩,护在她右手边。
身后训练有素的三千卫也早已御马禁声,在储君移动的同时变换队形。首领携副将二人在女郎身后半丈作盾,手势传令,以储君为圆心,以半丈为径按扇形往右侧北向变换阵行。如此可堵花豹去路,可护储君安危。
马上少女全神贯注盯在花豹琥珀色右眼上,臂膀肌肉注力,手背筋脉凸显,已是拉弓如满月,下一步便是箭去如流星。
然她尚未放箭却闻身后一声马嘶,乃首领后面的一位副将中箭倒地。
“有刺客,保护殿下。”
一瞬间,原本往北移位还不曾全部落定的队形迅速倒回,急速往东归拢,抵御东边突如其来的刺杀。亦是在这一刻,北方空出的口子里丛林中放出第二支冷箭,直射储君。
声东击西!
所幸右侧温颐反应快,闻“有刺客”时便直接扑向江瞻将她护在身下。于是这第二支暗箭从他背上擦过,挑破他盔甲。南侧是草地斜坡,温颐抱着她本能地滚出数丈远,却丝毫不敢停下,爬起拉着她一直往南疾奔。南地每隔十丈为平地,之后就会遇见下一个斜坡,如此经四个斜坡之后,再往下便是泾河。
“东边、北边都有刺客,各去三人查寻。”首领一边发信号召人护驾,一边厉声下令,“剩余人随我保护殿下。”
温颐带着江瞻云直奔逃过三个斜坡,在最后一方平地力竭倒下。若说奔行距离算上斜坡不过两里远,若说时辰亦因斜坡之故,更不到半刻钟。对于习武的温颐而言根本不会力竭,他之所以在这一刻倒下,实乃箭上有毒。
江瞻云将他从地上抱入怀中,环顾四下除了滑下来的坡壁算块掩体,东西两处不是平野便是丛林,若遇刺客便活脱脱一块靶子,于是将人拖至斜坡边紧挨坡壁躲避。温颐虽尚有意识,但已唇瓣发黑,四肢无力,后背伤口鲜血泛乌。
“不知刺客有几人,不能这般干等。殿下将臣衣衫脱下,我们换……”温颐明显也发现了东西两处的危机,刺客能出现在禁军层层防卫下的柳庄亭中,那么这处也随时可能出现,遂撑着一口气催促,“换了……臣现身,无人最好,若有人,臣引开他们后殿下自己隐蔽,等三千卫……”
三千卫当看见他们逃奔方向,两里路很快就会到,只需争得这片刻功夫就好。
“快啊!”温颐抓着她的手,望向最后一个斜坡,“如果……最下策,殿下跳入泾河,泾河下游首个出口在镐赢县,那处也有我们的人……”
江瞻云看他又看周遭地貌,终于触上他衣襟,却在这一瞬滞了动作。
她的余光瞥到西边柳树林中有黑影奔跃如兔朝她冲来,几个点跃间搭箭引弓,一入射程范围则脚落地,手松箭,箭离弦,一气呵成。
是守株待兔的架势,一击即杀的利落。
脖颈上的项圈在方才的撞击中就已现出裂纹,一个铃铛落掉落下去,碎成两半。
夕阳晚风里,少年储君的瞳孔骤缩又放大,柳庄亭万千翠柳凋零色泽,枯黄叶落,她的眼中唯剩一个夺命的箭心逼近自己。
季夏的太阳落下去,萧条秋日来临。
“射中了!”
“好!”
“中了!”
“中了!”
三箭连发,前头两箭接连命中靶心,最后一箭入两箭之间,射穿靶子直入靶子后面的一块石头中。
烟尘四起,石生裂缝,箭难拔出。
又准又狠。
青州城郊马场上,一众将士正在比赛骑射。
将将三支箭,正是驸马薛壑射出。
屯于这处的五千兵甲乃是三月里从京畿随薛壑一道遣调过来增援青州军的。他们中很多人虽知晓这位驸马出身将门,但对他最大的印象还是御史台上朱袍法冠的文官模样,以至于当日增援而来时心中多疑,直到其布局谴将,亲作先锋突袭,一战击退高句丽解青州之危,军心才定下来。
战胜之后,薛壑又常一人纵马射猎,锻炼身心。将士们仰其风采,遂有了今日之赛事。
果然,是天上玄鹰,草原骐骥。
“秋日时节,已生寒意。都去沐浴更衣,别染风寒。”
两个时辰的赛事,十里亭比马,一线天夺兵,半里坡组队,最后归来比射箭,酣畅淋漓之际亦是大汗淋漓。
薛壑念及将士们都是长安子弟,恐他们不服气候,好心提醒让其归队。诸人谢过,各自策马离去,有些与他走得稍近的,还不忘再约下回。
薛壑笑着送别他们,不拒不应。
只待人陆续离开,方回不远处一间陋室擦身换衣。再出来时,已是窄袖直裾,系衽封腰。虽不是武官装扮,但比之御史台的广袖朱袍,也是利落许多。
“其实京畿风水把你养得不错,数年未见,愈发俊朗了。”说话的是他小叔父薛允,方才赛箭时,有侍从来禀,他便见得草庐畔一人正烹茶以候。
“不知小叔父今日前来所为何事?”薛壑将马牵至一旁喂食,没有入座饮茶。
“你不知?”薛允闻言都懒得和他周旋,开门见山道,“你该回京了,这里不是你该待的地方。”
“怎不是我待的地方?家族有训,守君护国,我在此正是护国安民。” 薛壑将草料喂入马口中,轻抚马头,“再者,我乃奉陛下旨意离京来此。”
“陛下给的旨意是让你援兵青州城,给你驻守的旨意了吗?”薛允沏茶毕,分了一盏至对案空座上。
薛壑闻言,给马顺毛的手僵了僵,转头继续喂食。
“退一步说,你如今暂居刺史府,官位不明,同城西驻守的青州军两厢尴尬。你想想,若是陛下真要你长留此地,怎会在你击退敌军后,毫无声响。”薛允起身端过茶盏,送来侄子身边,“还有,你今岁二十加冠,陛下可是赐你‘御河’二字为表字?”
“你莫与我说,你不知此二字为何意!”薛允将茶递上去。
薛壑低垂的视线里,看见碧色茶汤中映出半张面庞。
长安风水是养人,养得他肌润面白,金尊玉贵,眉目都少了张扬肆意,多出算计圆滑。
他当然知道“御河”之意。
“壑”字本义“山谷”,取此字为名原是双亲盼子心胸似山谷深广。
然及冠之时,天子亲自设宴赐字,道是,“‘壑’字引申为“沟”,沟中盈水便是护城之河。护皇城之河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