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季郎中念了几个字,直觉告诉他,玉容跟一般的妇人不一样。
笔墨来了后,玉容握笔姿势不准,但勉强写出来了,虽然大小不一,但细看,没一个错字。
“回头买字帖练一练,字会写好的。”
“老二,你先教她认药材,学抓药,算账,我这边有几本简单的医书,上面有各种药材的画像和用法,你没事多看看,往后一个月我先给你三百五十文的月钱,等你学会坐诊,能治病救人,月钱是可以涨的。“
前者只要不蠢,半年就能学的差不多,认识药材,抓药称重不是难事。
后者,是需要年头的,更要耐心。
“您愿意教我已经是很好的,月钱不给也成,我日后若有钱,一定付您束脩跟孝敬。”
季郎中一笑。
“日后叫师父就好,束脩跟孝敬,你且记住,咱们做郎中的,治病救人,一定要有仁心,等你有朝一日学成,日后碰到一些穷苦人家,少要,或者不要诊费就好,我也不缺钱,就当是给自己积福。”
玉容长时间生活在乡下,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有些人生了病没钱看病,等死的不是没有。
中医学起来很难,可跟着一个老郎中,从基础的辨认药材学起,日后怎么也是个傍身的技能。
这钱不多不少,多少够她眼下在县里的生活。
“师父。”
“好。”
“日后天亮就要到医馆,天黑才能回家,多学多看。”
“是。”
“带她去忙吧。”
坐诊的郎中,都是季家人,这医馆是人家家里的。
玉容跟着下了一楼,季管事叫来一个医童,他态度冷淡,玉容也没太当回事。
“刘丛,这位是我父亲新收的弟子,你先教她认药材,抓药的时候给她讲一下,日后她跟你们一起干活。”
“你除了学这些以外,早晚还要收拾卫生,擦拭整理。”
玉容点了点头。
小季郎中说完就回了自己的屋子。
“姐姐,你过来。”
这个叫刘丛小药童看起来十分机灵,也很和气有礼貌,玉容跟他进去,他十分认真的教玉容,先过了一遍药材柜里的药材,有些长得很奇特的,还是很好记的。
有些味道比较特殊,他还拿起来让玉容闻一闻。
“姐姐,刚开始难,但认真学很快就会记住的,今日医馆的人不多,你多看看。”
“多谢,明日我给你带糖来。”
小孩看起来不错,玉容心情好了不少。
眼下,她倒是真的有了一份糊口的工作,还能跟着学东西,自古以来,郎中都是个好职业,真能学会的话,受益终身。
人吃五谷杂粮,就没有不生病的,不论是现代还是古代。
看病救人,也是做好事,等她学会这个,空间里的积分也会涨,也能兑换各种东西,她的生活会更好。
头天在医馆,玉容兴致十足,十分认真。
晚上回家,她给自己蒸了一碗鸡蛋羹,吃完就睡。
早起扔了些菜叶子到鸡圈,浇了之前播种的菜种子,锁了门就出去。
今日,季郎中没有来坐诊,医馆内人不少,她跟着两个药童一到就打扫卫生,整个一楼被收拾的一尘不染,二楼也是一样。
二人一人收了她一块糖,冲着她笑。
小孩还是很好哄的。
“过些日子就要立秋了,我家地有六十多亩,今年秋收的时候,我兄嫂若是忙不过来,我还是要请假的。”
跟玉容说话的药童叫刘丛,是个小孩,但已经学了两年。
“你家六十多亩地啊?”
玉容跟他坐在柜台,有些惊讶。
“是的,都在县郊,我爹留下来的,多半都是上好的良田,我娘本想让我读书,后来找算命先生给我算了算,他说我不适合读书,适合学医,我娘觉得学医也不错,就带我来医馆拜师,去了好几个,最后只有师父愿意收我。”
小季郎中某种程度上都没出师,小孩子的师父跟玉容的是一个,都是季老先生。
学医不是免费的,一年要给学费加孝敬钱近十两银子,这都算是少的。
县里百分之八十的百姓跟村民,想学都没机会。
跟着季郎中学,这银钱是很值的,他在县里也有名气,教的很认真仔细,也不欺压这些医童,只让他们干杂活。
“姐姐,你家几亩地?”
刘丛好奇的问道。
“我家连你家一半都没有呢。”
“那你夫君是做什么的?”
“他是个读书人,童生。”
玉容这话一出,小季郎中从屋内出来看了她一眼,倒也没说说话。
这个时候,有病人拿着方子来抓药,刘丛叫玉容跟自己一起,称重拿药,最后用纸包好,当然还要算钱,算盘珠子也得会用。
玉容仔细看着,神色认真,光从她梳的发髻来看,就能知道她不是没成婚的妇人。
客人走后,人越来越多,不到晌午,门口已经开始排队。
玉容学着抓了几幅,慢慢也能上手了,她跟两个小药童,一直干到晌午,都没喝水的空隙。
有的是直接拿着方子来抓药的,有的则是去二楼看完郎中下来抓药。
二楼的郎中也姓季,是季家人,他是老先生的弟弟,比他年轻几岁。
这人脾气不好,有的病人甚至被他骂了,也没敢还嘴。
玉容站在一楼,时不时就能听到二楼的骂声。
小季郎中则是习以为常,压根没说话,其余两个药童也是。
等太阳出来,人少了很多,玉容坐在前台椅子上,拿起茶壶给自己倒了杯水,大口喝水,真是太累了。
“姐姐,我们经常吃对面那条街道的酱肉面,你要的话,我帮你也带一碗。”
这次跟他说话的是另一个药童,他叫徐后,医馆是不管饭的。
季家人一到晌午吃的是家里人送来的饭。
玉容点了点头,开口道谢。
“多谢,一碗多少钱?我把钱给你。”
玉容拿出钱袋子,她也不知道这附近有啥好吃的。
“大碗还是小碗,小碗是五个铜板,大碗是八个。”
“小碗就好。”
“我走了,刘丛。”
刘丛挥了挥手。
“昨儿是我买饭,今日是他,明日就到姐姐你了。”
两个小孩子,有名有姓,家底都是有的。
学医刚开始投入不小,但只要学成,几年就能回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