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无意惹惊鸿 有山不青

34. 乾坤未定民本论成

小说:

无意惹惊鸿

作者:

有山不青

分类:

古典言情

酒宴散过,孝和帝已有些醉意,他酒量好,很少会放任自己喝这么多,此刻思绪松懈下来,显得有些飘飘然。

他抬眼扫了遍下头,赵惊鸿与裴凌云夫妻二人早早便告退了,倒是高蔓枝高兴得紧,一直劝着他多喝些。

他摆摆手不再喝了,叫人扶去后殿歇息,李元溪等几名大臣见孝和帝入了后殿,也随之一同前去了。

他们是为沈以之事前来。

李元溪与沈以交情不深,沈家与高家交好,每每李元溪见了他们都嗤之以鼻,全然不放在眼中,他对沈以算是意见颇多,但要说他能做出如此天理不容的事来,李元溪是不相信的,毕竟他们也算是一同对抗过赵惊鸿的生死战友了,品性如何他大抵是清楚的。

虽说为人刚折了些,得罪的人多了些,可在教导帝王之事上却是尽心尽力,可谓殚精竭虑,对几位皇子向来也是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唯一被人诟病狠了些的,大概就是他家里头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早早丧了妻,自己又忙着皇子们的事儿,以至于儿子不学无术,娶回家了个蠢笨刁蛮的儿媳,生了个坚决不嫁人的孙女,可谓是桃李满天下,自家结苦瓜。

这回事发得突然,众人还未反应过来,便已定罪问斩抄家一条龙了,李元溪心中虽可惜,但当时并未想那么多,事后才回过味来,按照沈以的为人,应当是不会这么做的,更何况,就他那个滴水不漏的性子,怎么可能让人这么快发现罪证。

最开始的那个舞女就不对劲。

想通了这一点,李元溪速速联合了几位大人四处搜寻那名舞女下落,可那舞女如同人间蒸发了一般,无论如何也寻不得她踪迹。

此刻他才确定,背后一定有更大的势力在阻止他们调查,也就更加说明了,沈以很可能是无辜的。

会是谁呢……

赵惊鸿吗?

何笙青那件事沈以确实没少骂赵惊鸿,可也只是逞逞口舌之快,赵惊鸿应当没有小心眼到要将其杀之后快。

会是高蔓枝吗,可除掉沈家对高家有什么好处?

其实嫌疑最大的应该是三皇子,真的会有学生大义凛然,亲自问罪自己的老师吗?

也许有,但绝不会是三皇子,那个可怜的孩子在世上少有依靠,沈以于他亦师亦父,比起自己的儿子,沈以明显对他更加尽心,一个占据了他生命中大半时光的人,他真的会痛下杀手吗。

不,不会的。

李元溪摇头,很快否定了这个想法,他虽然不负责皇子们的教导,但几位皇子的品性他都是了解的,二皇子虽然鲁钝但心性单纯,断不会有害人的想法,三皇子淡泊明志只求安稳度日,更不用说四皇子尚且只是个稚儿。

真正的凶手一定隐藏得极深,扮猪吃老虎,他一定不会收手,此刻也许正蛰伏在暗处,寻找下一个目标,伺机而动。

他带着几位交好的大臣候在殿外,等着孝和帝的传唤。

苏海没有叫众人等太久,不过一字功夫,他便笑着引了他们进去。

李元溪大致说了来意,孝和帝一直没有说话,方才的酒意上头,此刻额头隐隐作痛,他疲倦地闭着眼,两指不住地揉着眉心,似乎想缓解这疼痛。

苏海弯下身低低问了句:“圣人,现在喝醒酒汤吗?”

这话似乎惊醒了孝和帝,他猛地一震,兀自睁开眼,道:“先不用。”

他松了松领口,长呼出一口气,看着下头等着他发话的诸位大臣,想了想还是道:“诸公啊,你们说的这些朕又何尝想不到呢,只是此次事件实在是太过恶劣,闹得百姓们人心惶惶,朕必须要给朕的子民一个交代,所以沈公必须要赎罪。”

“你们说真正的凶手另有其人,好,就算有,谁能把他找出来?谁能将他绳之以法?你们现在连凶手是谁,凶手为什么要害沈公都不知道,就匆匆忙忙来告状,打草惊蛇,太沉不住气了!”

“李公啊,你也是老人了,不至于如此冲动啊,你这是怎么了?但凡用脑子想想,你今天就不该来找朕,凶手在隐秘处监视着所有人的一举一动,沈公死了,也许那个所谓的凶手会暂时放松警惕,可你今天一来,反而适得其反,被凶手察觉,他往后只会越来越谨慎,要找到他就难上加难了。”

确实,李元溪并不是个冲动的人,不然也不会坐稳宰相之位这么多年,今日着实是失态了。

他正懊恼着,苏海又进来通传:“圣人,二殿下求见。”

孝和帝髯眉几不可察地皱了皱,这个时候不在前殿招待,跑来后面做什么。他压下心中的不喜,摆手让人进来。

赵世景手捧着本书大步昂扬走了进来,面上眉梢全是喜悦,浑然没注意到孝和帝沉静的脸色,进殿便喊:“父皇,儿臣完成《民本论》了!”

李元溪等一众大臣的目光霎时全都移了过来,他特意选在这个日子完成《民本论》,其中目的不言而喻。

虽然这并不一定是赵世景的意思,但一定少不了他背后高家人的撺掇。

众人各怀鬼胎,都等着孝和帝发话。

他眼中辨不清神色,只略一抬手,苏海便接过赵世景手中的书册呈了上去,孝和帝也没接,只将那放在桌案上的册子随意翻了几页便合上不再看了。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的敷衍。

李元溪转了转眼珠,低头敛下目光。欲速则不达,事缓则圆,看来高家没明白这个道理。

“你辛苦了。”孝和帝淡淡地开口。

他鲜少夸赞孩子们,也不曾关心过他们是否辛苦,在孝和帝看来这只是一句客套话,可在赵世景耳中却并非如此,他从小到大敬仰的父皇,终于也愿意分给自己一些目光了,这一认知让他欣喜若狂,也忽略了孝和帝寡淡地面色。

他两眼亮晶晶地看着孝和帝道:“不辛苦,能为父皇分忧是儿臣的荣幸,儿臣愿意一辈子都为父皇效力!”

闻言,孝和帝皱紧的眉头微微松动了些许,只是他一直没说话。<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