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典言情 > 凡成仙路 土逗先生

第160章 福至心灵

小说:

凡成仙路

作者:

土逗先生

分类:

古典言情

夜色如墨,药庐内只余几盏长明灯摇曳着昏黄的光晕。苏小婉躺在榻上,辗转反侧。白日里宗门内的紧张气氛,以及脑海中那些挥之不去的、源自幽谷方向的细微悲鸣,都让她心神不宁。胸前的玉坠散发着恒定的温润气息,是她唯一的慰藉,但今日,这份慰藉似乎也有些力不从心。

她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清幽苑,想起了那个名为孟凡成的神秘客卿。他看似平凡,却拥有着连刘长老都为之惊叹的手段。尤其是他出手干扰魔影锚点时,那种仿佛触及世界本质的玄妙波动,即便相隔甚远,也让她灵魂深处产生了一种奇异的共鸣。

“清幽苑……那里,会不会不一样?”一个念头悄然浮现。苏小婉知道随意用神识探查他人居所是极为冒犯的行为,但一种难以抑制的好奇与渴望驱使着她。她只是想远远地、小心翼翼地感知一下,就像轻触水面,只求一丝涟漪,或许就能平息内心的躁动。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绪,将《凝元诀》运转到极致——并非为了凝聚多少真气,而是借此将心神收束,变得更加凝练、敏感。随后,她集中意念,一缕极其细微、几乎难以察觉的神识,如同初生的藤蔓,怯生生地、带着几分忐忑,越过了药庐与清幽苑之间的距离,向着那片被竹林掩映的区域缓缓探去。

穿过院墙的瞬间,苏小婉预期中的阻碍或警示并未出现。相反,她的神识仿佛投入了一汪温润的泉水之中。一种难以言喻的舒适感瞬间包裹了她的意识核心,驱散了连日来的疲惫与不安。

这里的灵气……好奇特!

药庐的灵气因种植诸多灵药而充满生机,但也略显繁杂;宗门其他地方的灵气或磅礴,或清冽,却总带着一种“锐利”之感。而清幽苑的灵气,给苏小婉的第一感觉是“干净”,一种剔透无暇的纯净,仿佛被最细腻的绢纱过滤了千百遍,不含丝毫杂质。更奇妙的是,这些灵气似乎格外“听话”,它们并非无序飘荡,而是以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律缓缓流淌,温和而有序。

甚至……她感受到一种情绪?不是悲伤,那太浅薄了。是一种沉淀了无数岁月的宁静,如同深潭之水,看似平静无波,实则内蕴着浩瀚的过往。这种宁静与她灵魂中因那些悲怨之声而

产生的褶皱悄然共鸣,竟像是在轻柔地抚平那些无形的伤痕。她胸前的玉坠似乎也受到了激发,微微发热,散发出的光芒比平日更加柔和、内敛,与周遭的灵气环境水**融。

苏小婉心中惊异更甚。她不敢造次,控制着神识,如同一条灵活的小鱼,在竹林外围的区域轻轻游弋,小心翼翼地避开中央那间散发着淡淡威压的静室。竹叶沙沙,灵石铺就的小径在神识感知中泛着微光,一切都显得如此和谐自然。

就在她的神识掠过几处看似随意散落的石子和几片形状特别的落叶时,异变突生。

一股温和却不容抗拒的意念,如同一位引导者,轻轻接引了她的神识。这股意念浩瀚如海,却又细腻如丝,没有丝毫侵略性,只是带着她,让她“看”向了那几处石子和落叶的排列。

起初,苏小婉有些惊慌,以为触怒了此间主人。但那意念中传递来的只有平和与引导,让她渐渐安定下来。她凝聚心神,仔细“观察”。

刹那间,她的“眼前”不再是简单的石子与落叶,而是浮现出一些模糊却意蕴深长的画面——并非真实的景象,而是一种直指本源的意象:

那是一片干涸龟裂的广袤河床,烈日灼灼,生机断绝。然而,有几处关键的、看似普通的鹅卵石,被一股无形的力量轻轻移动了分毫。就是这微不足道的改变,仿佛触动了某种冥冥中的规则,上游被淤泥堵塞的涓涓细流,竟自然而然地改变了方向,顺着新出现的、更顺畅的路径流淌而下,巧妙地绕开了最大的淤积区域,开始重新汇聚,虽然缓慢,却坚定不移地滋养着旁边干渴的沙土,带来了一丝微弱的生机。

“顺势而为……不强行疏浚,而是引导其自寻出路……”苏小婉福至心灵,脑海中仿佛有惊雷炸响!这意象与她之前隐约听说的、孟凡成向刘长老提议的“导引灵枢阵”的精义何其相似!但这意象所传达的,远比“阵法”二字更深刻。这是一种近乎“道”的运用,是以最小之力,引动天地自然之势的极高明手段!它无关复杂的符文与庞大的能量,只在于对规则、对流向的精准把握!

她以往所学的阵法知识,多是强调如何构建强大的能量结构,如何刻画繁复的符文以引动、束缚、爆发灵气

。而此刻的领悟却为她打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