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现代言情 > 大学生守则[四零] 铁白

20. 第 20 章

小说:

大学生守则[四零]

作者:

铁白

分类:

现代言情

林绿鹉“嗯了声,“那我把刘绿鹉记忆里相关的部分说给你听了,谁让你失忆了呢?”

一想起这个,林绿鹉就想叹气,钱一寰这副身体细皮嫩肉的,气质又好,要是换上西装三件套,十足的民国剧里的留洋小少爷,要是他没失忆,她一定立马赶他回家拿钱,抱大腿。先去城里生活,其他的日后再说。

钱一寰心虚地移开眼睛,假咳一声,岔开危险的话题,“那你快点说。”

林绿鹉回过神来,看他一眼,缓缓说道:“三天前,刘绿鹉去过镇上一次,那一天米店的粮价是3万法币一百斤村子里的雇农日工资才500法币,一个月下来1万5千法币。不过他们大多数都不要法币来结算工资,都是用粮食来交易。一个壮劳力干一天活能赚到一斤米,当日结清。盐比米贵三倍,一斤盐要干三天活。”

钱一寰听得津津有味的,“钱一寰”家里有账房、厨娘、车夫、洗衣工、园丁、司机……,对民生物价一点都不理解。

林绿鹉啃了口玉米继续说下去,“这一年法币贬值得越来越厉害了,几乎失效,一天下来能贬值到早上的50%,所以只要不傻,一到手法币,人们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花出去,换成保值的各种物资。”

“从1000法币兑换1银元,到5000千法币兑换1银元,只需要六个月的时间,这真是太黑了,跟津巴布韦币没什么两样。”

钱一寰倒是不怎么惊讶,他不知道这时候的物价,但是那一套脆弱不堪的货币体系他是记得清清楚楚的。

“实物和贵金属才是终极信用,在农村,你想要跟乡亲买点什么,提出来要给钱,是要被打的,以物换物才是王道。比起法币,当然是银元更保值。但银元的最小额是1,凑不到1银元的商品,城里的小店铺也只愿意接受物品交易。”

“刘文清、刘景扬两个成年男人,加上周棠音和刘绿鹉,没有小孩,严格来说只有刘文清一个赚钱的。”

“这个四口之家每月要消耗100斤的米,这是在月月都要用红薯、玉米、土豆、南瓜进行补充的前提下,粮、油、菜等副食月消费平均1万法币,还有柴火、煤油等燃料也要花1万法币购买,其他杂项肥皂、草鞋等等每个月也是有或多或少开支的。合计每月要花6万法币以上。”

钱一寰顿时感到头大,嘴里的玉米都咽不下去了,他跑去给地主家种地一个月才赚1万5法币,他和林绿鹉至少要3万法币的开销。

林绿鹉没有感受到钱一寰低落的情绪,自顾自地说下去,“刘文清是私塾老师,每个月能赚5块银元,不过他不要钱,因为地全没了,吃一根菜都要向别人买,所以他干脆让学生家长按顺序每月给他送来粮食、副食品、燃料。他还能拿出一部分倒手赚钱。”

“这只是家庭的开销,还有三份上学的支出。好在刘文清每天只需要上4个小时的课,其余时间他就找零工做,每个月也能赚到几块银元,这笔钱就用在刘景扬、周棠音和刘绿鹉的学业上。”

林绿鹉说得口都有点干了,她转眼看看,想要倒碗水喝,这时一大碗清水就递到她面前。

林绿鹉抬起眼,对上的是钱一寰含笑的脸,刘绿鹉笑着说了声“谢谢”,接过碗豪迈地一饮而尽。

“还要不要?”钱一寰专注地盯着林绿鹉看。

“不要了。”林绿鹉摇了摇头。

钱一寰下意识地将碗接过来,放到一边。

林绿鹉扭过脸来,正视着他,认真地说道:“其实算下来,靠我们两个人的双手也能养活自己。”

也有不少没有自己土地的农民,他们也活下来了,可以去租地主家的地进行生产,地主6,佃农4。可以去给富农和小作坊当长工或短工,这是最普遍的做法。

她和钱一寰去帮别人种地,帮工,怎么说,至少也能赚到3万法币,不至于饿死。而且,她有秘密武器,肯定不止只赚最低日薪。

钱一寰问道:“你打过工吗?”

林绿鹉摇了摇头,“没有。”

见钱一寰愁眉不展,林绿鹉故作轻松地说道:“实在不是我们可以去借钱!”

钱一寰一听,差点从凳子上跌下来,幸好他手及时撑住了。

林绿鹉真是无所畏惧,狠人一个。他一个学金融的都比不过。

钱一寰赶紧打消她的念头,“不行,不能去借高利贷!”

林绿鹉也就是为了安慰钱一寰,随口一说而已,见钱一寰这么紧张,耸了耸肩摊手说道:“那算了。”

钱一寰长长地舒了口气,幸亏林绿鹉不是个执拗的人。

他默默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家里的物资只能撑到这个月月底。我们早做打算,尽快找活干。”

一想到口袋里没有一个钢镚,银行账户余额居然是0,钱一寰就心慌。诶,不对,他和林绿鹉两个都没有银行账户。

林绿鹉乐观地笑了笑,说:“没问题,明天我们起早点,到处转转,看看哪里招工。”

钱一寰忽然想到了什么,他迟疑地说道:“那刘文清他们的东西还送人,还扔吗?”

林绿鹉:“……”

这就尴尬了,两人之前说出去的话,还没有收回来过,无奈被现实毒打。

钱一寰替两人开口,抿嘴说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