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境之中,樊渊依然记得自己是谁,自己要做什么。
他不哭不闹眼神清明,落在族人眼中,这孩子乃是天人之姿。樊渊也不负所望,三岁的时候就已经博学广知声名显赫。
一日,樊渊在思索何时离家寻找樊天的时候,一为老神仙从天而降,赫然是天一道人。令樊渊惊诧至极。
天一道人笑语:“此子与我前世的缘分,今生注定入我门下,你等为他的生身父母,可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好前程才是!”
樊渊父母虽不舍,可知道自己的孩子非同常人,便含泪割舍。眼看着樊渊随老神仙凌空远去。
来到天一道人山门,已经有三位师兄师姐在山下等候。四人正是天一道人的三个亲传弟子与莫枫房辉等人。看着眼前活生生的人,樊渊一时有些恍惚。
“难道,这是天意?在我眷恋故人的时候,天不遂我愿。在我放下一切的时候,故人却因缘而聚。”樊渊心中不安,觉得这像是一场梦。
天一道人仿佛猜得到樊渊的想法,笑道:“世间之事多不可强求,更不因你一人的愿景而有所改变。聚就是聚,散就是散,成成败败,好好坏坏皆是人心不稳之故。”
樊渊点点头道:“多谢师傅指点,是弟子想岔了。”
话虽这样说,可他总是思量着自己与樊天的事,犹豫着不知如何与天一道人说。
天一道人没有给他离开的机会,每日与他谈法论道。
这一日,樊渊问起天一道人因何修成如今的法力。天一道人淡然说道:“还记得当初你入禁地救我的时候么?我肉身虽然消亡,灵魂却归于新天道之中。”
樊渊道:“我当然记得。在那里,我仿佛可以看到听到无数生灵心中所想,我就是他们,他们就是我。当日,我想带你离开,却不知从何处寻你。”
天一道人还未说话,一旁打坐的三师兄突然接口道:“我们并不知道那个地方是什么。但我觉得那是一种念力,是众生的念力汇聚在一起生成的东西。只要入了那白光,便无法逃离。”
天一道人道:“确实是一种念力,更是一种信仰。是那时候的众生对于大道的信仰,也是对于天道的理解。也许你不懂得,但我们深陷其中,知晓其玄妙之处。”
樊渊真的不解,忙问道:“既然是旧世界的生灵念力所化,为何会从中诞生出新天道?”
天一垂目扶了扶胡须,反而问道:“你觉得什么是天道?”
樊渊立即答:“掌管下界一切的力量就是天道。”
天一摇头道:“非也,你想岔了。大能修士也可掌管天下一切,他可不是天道。”
樊渊皱了皱眉,说:“再大的修士也难逃生死。他自然不是天道。”
天一道人笑了笑:“那什么能逃过生死?”
樊渊语塞,细细想了半晌,语气不甚笃定,道:“生死?轮回?众生皆入轮回,死就是生,生就离死不远。这么说,众生皆在生死之中循环,却又不生不死有生有死?这到底算什么?”
天一道人叹了口气,道:“你这孩子!怎么总是着相?□□的死去,□□的新生,不变的是什么?”
樊渊道:“是灵魂!”
天一道人笑而不语。樊渊恍然大悟,喃喃道:“灵魂不死不灭,即便灭去也是化作看不见的东西,等待着有朝一日重新补全。灵魂是天道?每个生灵的灵魂都是独一无二的,难道有无数天道?或者说,众生的灵魂是天道的载体?”
一抬头,樊渊发现天一道人与不知何时到来的师兄师姐都笑着望向他。他讪讪一笑。
天一道人呵呵一笑:“这有点意思了。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是想听听你怎么说。”
樊渊嘴角一撇,叹了口气。心里有了些若有若无的了悟,却怎么也抓不住。
天一起身一抖衣摆,道:“整日里谈这些也怪没意思的。早些睡觉吧。”
众人忙起身离开。
夜晚睡梦之中,樊渊突然睡意全无,对自己说道:“众生的念力,不是修士的念力!凡人,野兽,草木皆是众生。他们在灵气充足修士为尊的世界生存艰难,自然盼望着有朝一日世间不再有修士。当念力汇聚在一起千千万万年,旧的天道便自然而然消解,新的天道应运而生。灵气断绝,可仙途未断。自己还是应该找到樊天试一试。”
幽冥之地,江碧云与七八位古神的灵魂正在喝着茶,从一潭泉水之中饶有兴致地看着樊渊幻境之中发生的事。看到樊渊依旧倔强的想要与樊天合二为一,江碧云一拍脑门,忍不住笑骂:“这臭小子怎得油盐不进?白浪费我一番口舌。”
老树笑道:“是你白天说的话不对。你告诉他灵魂是天道的载体。这样一来,他岂不是更想要与樊天兄弟融合成完整的灵魂了?我当时就提醒你,你非是不听!”
江碧云眉毛一竖,道:“我说的是事实!他悟的也是事实。谁能想到他突然一下子倔劲儿又上头了?罢了罢了,我可不管了!”
老树劝解道:“莫急,他想这么做,我们就给他个机会。让他瞧瞧真这么做是无用的。”
就这样,江碧云心念一动,天一道人在樊渊实在忍不住想要下山的时候,忽然放樊渊出去济世救人,体会人间疾苦。他和蔼的说道:“你从来没有做过凡人,体会不了凡人的喜怒哀乐。你出去走走,也许对你修行有益。”
此时,樊渊十五岁。
他从南山深处来到大漠,穿越大漠来到人族海族聚集之地。在海族,他终于找到了樊天。此时樊天身染重病卧床不起,他犹豫再三,以吞噬之法与樊天相融合。融合之后,却一切如常。
樊渊飞回山门,向天一道人急急问询。天一道人犹豫片刻,道:“从前,成仙是一种气运。如今,成仙是返璞归真。人活得越久,灵魂就越斑驳。七窍迷离,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他人。一个浑浊的人,即便依靠神通破了天劫,成为上界仙民,那又如何?还不是要经历天人五衰?与在下界活着又有几分区别?”
看到樊渊失魂落魄,天一道人语重心长劝解道:“你虽从九重天而来,心思澄明灵魂洁净。可修行上百年之后,你也难免被这世间的因果与业障缠身,被七情六欲裹挟。你的欲望无法自抑,双眼看不清过去,看不清未来。你的心思也起伏不定。唯有自净,才能让自己超脱出凡尘俗念,看得清自己,看得清他人。你什么都看得清的时候,此界必留不住你。”
樊渊不言不语。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