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清云拿起书翻了两页,发现果然是全的。虽然《金瓶梅》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里面不太说得出口的描写,可对研究明朝时期的风俗、物价、百姓的日常生活等等,都具有很强的参考性。
特别是物价,米多少钱一斤、地多少钱一亩、绸缎布匹怎么卖,种种细节,写作的时候都是需要借鉴的。作为作者,章清云不可能不写古代题材,那就避免不了要读《金瓶梅》。
她扬了扬书,问皮特:“多少钱?”
皮特笑得特别猥琐:“漂亮的女士,您可真是真人不露相。为了回国前给女士留下最好的印象,这样,二十块钱,二十块钱您拿走。”
汉语说的还不错,不过章清云可不当冤大头,她说:“你这是二手书,而且是大部头的二手书,带到飞机上不划算吧?还得付托运费,这样,五块,五块钱我就要了。”
皮特苦着一张脸,眉毛、眼睛、鼻子和嘴巴都拧一块儿的那种,特别的夸张:“天哪,漂亮的女士,你是魔鬼吗,怎么这么狠的心。五块不行,十八块,十八块给你。”
“五块五。”
“十七块。”
“六块。”
皮特耸耸肩,一脸的肉疼,最后咬牙道:“上帝,看在你这么漂亮的份儿上,十三块,亲爱的漂亮女士,十三块钱您拿走,不能再还价了,再还我可就伤心了。”
看皮特的反应,章清云知道已经到他的心理价位了,也不再还价,掏出钱就往皮特手里塞。
拿着《金瓶梅》回到家,章清云一整晚都在研读,还特意将里面的物价抄录下来。大学的时候在图书室读过阉割版的,此时读全版,还是忍不住看得忘了时间,直到十点半,关百钺催了两遍,章清云才恋恋不舍地合上书。
一直到周日才看完,章清云也才有功夫想下一本小说的事儿。
类似《打工妹》的小说是最贴合时代的,可她在鹏城就呆了几天,对那边了解不多......对了,让陶勇和程卫东去找最近几年的报纸,能找到多少找到多少,她也好做个参考。
关家就有电话,当即给那边拨过去,将事情说了。陶勇接的电话,表示肯定给办好。挂了电话,才想起来没跟关百钺说鹏城的事儿。
如此这般一说,关百钺放下手里的书,皱眉:“那边治安真这么不好?”
章清云点点头:“估计比我看到的还糟糕。你想啊,我就去那一天,就遇到勒索保护费的,没看见的还有多少?只怕跟港城似的,打群架、勒索、绑架、仙人跳等等都少不了。”
行吧,关百钺陷入沉思,不时用手指点点桌面,良久才道:“得让陶勇盯着点儿那个阿光。二房要是想拉我下水,最好的就是通过陶勇和程卫东。而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收买两人手底下的人。特别是阿光,他在当地有势力,收买他是最划算的。就算是被咱们当成弃子,对二房来说,阿光也还有用处,毕竟还能用他钳制当地人,一举两得。”
章清云忙将电话推过去:“再打过去跟陶勇说清楚?”
关百钺拿起话筒,不急着拨号,反而道:“我得找时间去鹏城一趟。程卫东还好,陶勇心眼儿太直,怕是算计不过二房那些人。”
章清云沉思片刻,说:“有没有想过让姚燕妮和苗盼儿过去?虽说女人和孩子都去了,弱点也带去了,可夫妻这么着,我怕万一将来离婚啥的,再怨到你头上。而且女人心细,许是他俩没发现什么,燕妮和盼儿能发现呢。反正现在文工团没什么事儿,两人办个停薪留职,过去还是很容易的。”
关百钺迟疑:“那你问问她们,要是想去那边,我去的时候正好一起过去,我一个男人,路上也好照应。”
抽时间去了趟陶家,问了苗盼儿的意思,谁知人家笑着道:“不用操心,今年过年勇子就回来了,要是去的话我们年后一起去就成。”
也是,“那程卫东呢?他回来吗?”
苗盼儿:“该是一起回来的,不是说在那边找到个靠谱的小弟,两人一起回来也没事儿嘛。”
看来是说阿光了,没想到已经这么信任了。去问过姚燕妮,知道程卫东过年的时候也会回来,那就先不用管了。关百钺也不急着去鹏城,到时候陶勇和程卫东回来,抽时间聚一聚,有什么事儿大家一起商量。
图书室的工作还得做,这日正在工位上想大纲呢,白编辑满脸堆笑的找过来,章清云忙起身带着人去到门外,这才问:“怎么找到这儿来了?”
白编辑乐呵呵的:“知道你从港城回来忙,肯定得做一段时间的散财童子,到处送礼,这不,我等了一个礼拜才来找你。是这样,两件事儿。”
她伸出食指:“你那本豪门风云的小言已经连载了,反响好的不行,第一期就收到很多读者来信,我已经送到关家去了,你有时间可以看看。”
接着伸出中指:“第二,是个天大的好消息,你一定猜不出来。”
不等章清云问,自个儿哈哈哈的笑了出来,笑的满脸都是褶子,还兀自不在意,眼泪都乐出来了。等笑够了,才说:“桃夭传第一部的电视剧,被引进内地了!确定今年年末就能播,因着这么多引进的电视剧里,桃夭传是唯一一个内地作家操刀写的,因此很大概率会在春节附近播出。你放心,我替你盯着呢,播出档期定了第一时间跟你说。”
章清云也高兴起来,要是内地也火了,估计她本子的价格还能往上升一升。她乐道:“那还真得谢谢你这个报喜鸟了。这样,你先去我家歇着,我中午马上下班了,咱们一起吃个午饭,我跟你说说下一本小说的事儿,你看看适不适合如今发。”
白编辑乐:“还真是高产,行,我先去了,你快点儿回来。”
章清云点点头,图书室时间很自由,十一点半的时候就没什么人了,章清云干脆关上门回家。关百钺今天去给灿灿办小学的入学手续,到家也很早,两人在路上遇到,章清云将好消息一说,关百钺也替媳妇儿高兴:“那你以后就是国内一类编剧了。也不对,你是作家,该是一类作家才对,编剧是另一个活儿。”
章清云点头:“是,不一样的。”
灿灿跟白编辑也熟,两人到的时候,灿灿似模似样的招待白编辑,聊得还挺和谐。章清云就笑:“我们家灿灿都能当主人,替爸爸妈妈待客了。”
关灿灿昂着头,十分的骄傲:“那是,妈妈,开学我就是小学生了,可不是幼儿园的小孩子了。”
“是,我们灿灿长大了。”章清云摸摸灿灿的头,“去,问问苏奶奶,菜好了没。好了帮着拿筷子。”
灿灿蹬蹬镫往厨房跑,关百钺跟白编辑点点头,转身去书房跟父母说话了。章清云则在一旁坐下,小声说了下一本小说的事儿:“你觉得这个题材可以吗?会不会有些敏感?”毕竟牵扯到笑贫不笑娼、追求金钱至上等等价值观,在当下这个年代,还是需要讨论的。
白编辑倒是没那么保守,或者说,章清云是以后世的眼光去看当下了。她不知道,其实华国最开放的时代,还真是当下,连二十一世纪回来的她都比不上的。就听白编辑跟看外星人似的看章清云:“我说你也不像是被迫害过的啊,怎么比那些被迫害过的还保守?我给你说,思想可不能裹上裹脚布......”
章清云:“......”她,好像,对这个时代,理解错了?
可不是错了嘛,白编辑十分的恨铁不成钢:“如今才是真正的百花齐放,你怎么总是怕来怕去的!什么敏感,大胆去写!怕什么,我和主编都不怕担责任,你怕什么!再说,金钱至上是不对,但你肯定是让反派有这个价值观的,主角肯定不会这样,这有什么怕的?难道书里还不能有反派了?”
教训了章清云一通,直到吃完午饭,章清云都觉得脑袋嗡嗡嗡的,好吧,这时代很多人保守,思想还没转过弯,或者不敢转弯。但也有像白编辑这样的年轻人,比任何时候都大胆,追求革新。那她怕什么呢,大胆,不畏首畏尾,勇敢向前。
于是,接到从鹏城寄过来的一大摞报纸和杂质,章清云彻底放飞了。不就是大胆去写嘛,既然编辑都发话了,她也不藏着掖着,只管去讲好她的故事,至于能不能发,都交给编辑去处理。
不知不觉到了十月初,章清云临产的日子越来越近,十月一日就住进了关盈钺安排的病房。可能孩子是个慢性子,住进来四天了还没生,亲娘陈静和婆婆梁秀英急啊,嘴上都起了大燎泡,一喝水就疼。
没办法,关盈钺又去找老中医给两人开药,安慰两人别着急,有些孩子就是这样,生得比预产期晚半个月的都有,没事儿。
也是奇了,孩子不经念叨,十月六日一早,就在一副下火的中药还没喝完的时候,章清云生了,六斤六两的大胖小子,头发乌油油的,一看就在胎里养得好。
章砚臻抱在怀里不撒手,乐的嘎嘎的:“大名儿还是让亲家这个文化人取,小名就叫小顺。人都说六六大顺,这话太大,我就希望这孩子小顺,什么事儿小顺就好,小顺即安,小顺是福。”
陈静觉得好,当即小顺小顺的叫,梁秀英也觉得不错,看着小孙子直乐呵。
关家康就笑:“那就跟着灿灿的名字,也取金字旁的。嗯......就叫关锐好了,锐意进取的锐。既然什么事儿都能小顺,那何妨不展露些锋芒,什么事儿都往前冲一冲,也是男孩子该有的样子嘛。”
“关锐。”章砚臻跟着念了两遍,恭维道,“还是亲家有学问,关锐好,事事小顺还能锐意进取,这才是大丈夫呢。”
灿灿只听到弟弟的名字是跟着她取的,当即笑开了花。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太爱她了。那弟弟也挺可怜的,她就替长辈们多爱他一些吧,当即“小顺,小顺”的叫,还伸手握了握弟弟的小手。
顺产两天就能出院,十月坐月子还是很舒服的,窝在房间里就当冬眠了,还能每天构思构思新的小说,日子不要太逍遥。
小顺比灿灿还要好带,其实孩子只要吃好喝好,身体舒服了,基本很少会哭。章清云奶水足,小顺每次都能吃得饱饱的,而抱孩子拍奶嗝、给孩子洗尿布或者是陪孩子睡觉的事儿,不论是关父关母、周末过来的陈静还是关百钺,都是熟手,根本不用章清云上手,她只管喂奶就行。整个月子期间,章清云都没遭什么罪,很轻松就出了月子。
一个月里,小顺也长开了,外甥像舅,跟章清远还真有几分像,不过眼睛随了关百钺,桃花眼,将来肯定是个多情的。章清云弹弹小家伙的嫩脸蛋,不知道以后怎么骗小姑娘呢,可得好好教,别作孽。
出月子了,当天就迎来好消息,第一部桃夭传当晚播出,比预定的时间早了好几个月。白编辑是这么说的:“原本是打算播《XX》的,可是那边好像突然加价了,没办法播,这才将桃夭提前了,记得看啊。”
行吧,还挺突然的。出月子正好也是小顺的满月,又是周末,章家一大家子、师家人还有洪家人都来了,闻言自然表示晚上一定捧场。
章砚臻直接道:“回去就把电视搬到院子里,大家一起看。”
因着这个消息,众人都没心思吃午饭了,都等着晚上看电视剧。洪安娜更是直接起身,给同学、朋友的四处打电话,说晚上一定要看某某电视剧云云。
对章砚廷和邵华夫妻而言,只知道这个侄女大学毕业后成了作家,几个孩子还都说写的不错,也应该是不错,杂志编辑进进出出的,看起来很是受单位重视。可对于孩子们说的,一本小说卖多少多少钱,他们俩还真不咋相信。
那写的再好,不当吃不当穿的,别人能花那么些钱买这个?这就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有和没有,对生活全没影响的。还是手艺实在,有手艺,就是世道再不好,也不缺一口饭吃。写东西就不一样了,那些年,写东西的人,不都下放了?可见写文章这事儿,不实在。
也不怪两人这么想,只要上些年纪的,都跟两人想的差不多。就算再挣钱,能有他们卖衣服挣得多?这也就是章清云卖了好几个版权,大杂院那边都没动静的原因。实在是认知不一样,想事情的角度和方法就不一样。
想的挺好,在大杂院的院子里一起看。奈何回去的路上就刮起了大风,就是把电视搬出去,也没人会冒着寒风出来看电视的。都十一月了,青江早下过两轮大雪,可见天气有多冷。得,只得全家都窝在东厢的正房里,等着看电视。
“爷爷,我要吃酸梅粉。”
“我要喝甜酒酿......”
“我要吃糖豆花生......”
一个个都是小祖宗,给过钱,让孩子们都去买了零食,等再次消停下来,已经八点五分了。
邵华赶紧喊:“快了,快了,都别说话,好好看。”
以前都盯着演员的名字,对于导演、编剧、原著这些的,都不在意,如今主题曲一响,大家都睁大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屏幕瞧。可每个演员都播了,还是不见章清云的名字,章清宇这才有些急:“不会没有吧......”
话音刚落,主题曲也随之进入尾声,只见屏幕一黑,“根据章清云原著改编,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几个字就这么出现在众人面前。
啊,清云,是清云的小说。
章清远指着屏幕:“是大姐的名字,真是大姐的名字。”
只是那名字眨眼间就没了,章清远还有些不高兴:“这也太快了。对电视剧来说,原著作者才是那个讲故事的人,该是比导演和演员还重要的,可这也太快了,这么快就没了,一点儿也不尊重原著。”
吐槽完,不等人接话,电视剧就开始了。正房内立刻安静下来,一屋子的人都是冲着章清云来的,可等故事缓缓展开,大家立刻被里面的侠女吸引,被巍巍大唐的魅力所折服。
第一集更像是背景介绍,人物一一出场,结尾才有了第一个矛盾点,更像是留着钩子,吸引大家看第二集。
要说多华丽的打斗,那还真没有,吸引大家看下去的,反而是剧里面的背景,穿梭在大唐市井之间的贩夫走卒,在宫殿疾走的胖宫女,以及迈着八字步潇洒来去的高官,每一个都如此鲜活灵动。随着他们的视角,大家更像是做了一场穿越古代大唐的梦,瑰丽奇幻,偏又不想醒来。
直到第二集,死了人,大家才知道,原来这是一部武侠兼悬疑的电视剧。凶手是谁,为什么杀人,又是如何在宫宴这么富丽堂皇的地方,在众目睽睽之下实施的杀人?有没有目击者?侠女桃夭又会如何破案?会遇到什么阻挠?凶手会不会落网?
两集一放完,章清海忍不住说:“这也太快了,不过那人死的时候,还真有点儿吓人。刚开始还挺美的,丝竹吹着,还有人跳舞,我还以为是后宫剧呢,谁知突然就死人了......”
宋甜甜附和:“就是,那宫女猛的一叫,吓得我直哆嗦。”
章清宇是个急性子,忍不住回头问章清远:“你不是看过小说嘛,凶手是谁?怎么动手的,说说,快说说。”
这下所有人都向章清远看过去,章清远耸耸肩:“三哥,你慢慢看不就知道了。才二十四集,半个月就播完了,很快的。”
章清宇啊的一声,起身就要去呃住章清远的脖子,逼问出凶手。
另一边,看完电视剧,章清云却有些失望。大唐的巍峨,如今的电视剧还是展现不出来。首先,电视屏幕太小,就算场景再壮观,也展现不出来,和后世影院里看到的过的没法比。第二,港台那边拍电视剧,场景还是小家子气。那宫宴,都没港城章家的欢送酒宴大气。第三,演员不论是长相、装扮还是言谈举止,都不像古人。可见还是缺乏正规的礼仪培训。看看八七版红楼梦就知道了,不论演技如何,单就演员们的一言一行,那都是充满了古韵的。
看儿媳妇不大高兴,梁秀英笑着评价:“很不错,听说在港城那边很火的,我看在内地这边也是,早晚大火。”
可不是,电话叮铃铃响起来,是白编辑自《北方文学》编辑部里打过来的。原来为了给章清云捧场,编辑部的大部分编辑和主编都没回家,一起在主编的办公室看了电视。
章清云一接起来,就听到白编辑哈哈哈的大笑声:“清云,你看了吧?太好看了,那场景,那细节,如今内地的电视剧还真做不出来。”
是,如今内地的电视剧,普遍投资小。只有四大名著改编的本子,或是名导,投资才会稍微多一些。桃夭传要是卖到内地,估计拍都不会拍。
问了两句白编辑和其他人的观看体验,章清云这才放了心。她和关百钺看多了后世的大场面,对如今的电视剧还真缺乏鉴赏力。
事实也正是如此,电视剧一经播出,立刻引发观看热潮,众人都被瑰丽的大唐吸引,为剧中的杀人案和古代破案手法惊奇。没抓到凶手的时候,章清云走在路上都会被大爷大妈拦住,问她凶手是谁,桃夭会不会有危险。
报纸后面不太重要的板块,甚至出现了电视剧的一些点评,从服装、道具的考古,到对凶手的猜测,别说,角度还挺多,说的还都挺有道理。关键是各个报纸都有,自然,猜测的凶手也是五花八门。而且不知是不是有人花钱了,写的还不错,章清云都看下去了。
她还看到过大家拿着不同的报纸,互相争吵。大娘说支持这个,谁谁谁才是凶手,对面的大爷则举着另一份报纸,信誓旦旦的说那谁才是凶手,你那个报纸上说的不对。还别说,章清云躲在树后边,觉得大家分析的还挺对,都怪她当时想的太少了。
这么高的热度,首播完之后,第二轮重播依然很多人看,去食堂打饭、去菜站买冬储菜,耳边听到的也都是桃夭传。
剧是真的火了,不过认识章清云的却不多,毕竟她只是个写书的,隐在幕后没什么不好。本来以为剧红人不红的,谁知这日正吃午饭呢,门被咣咣咣敲响,
打开门一看,除了白编辑,旁边还站着一位戴眼镜的女士,气质十分知性,章清云请人进来,路过身边的时候,白编辑低声道:“省报的记者,来采访你的。”
章清云挑挑眉,没想到还真有人想到她。
人家记者很会说话,没急着采访,而是先套近乎:“谢云飞谢哥是您大学同学吧?”
章清云愣了一瞬,点点头笑着道:“对,都是青江大学中文系的,我记得听人说他之前在省报工作,原来是真的。”
记者女士就笑,很会说话的一个人,这话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她和谢云飞不熟。既然不熟,那事先从谢云飞那里得到的消息,很可能就不真实了。她笑道:“我姓王,这次来呢,除了桃夭传播出完毕,引发大家的议论热潮,另外就是,听说京城那边,章小姐的《钢铁大院》也已经拍摄完毕,预估明年初就能播出了,请问章小姐是如何既写武侠,又写这么严肃的题材呢?不觉得矛盾吗?”
章清云:“......”能说武侠就是冲着赚钱,《钢铁大院》这种的,纯碎是一时灵感迸发,事先根本没打算写吗?这么一想,她还真是太现实了。
“我觉得作为专业写小说的,不论何种题材,都应该能驾驭才行,没什么矛盾不矛盾的。而且青江作为钢铁城,相信很多人对
【当前章节不完整】
【阅读完整章节请前往原站】
【ggds.cc】